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 , 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 是唐宋时期 , 八位优秀散文家的合称 。

八大家中 , 苏氏父子占了三个席位 , 人称“三苏” , 分别是苏洵、苏轼、苏辙 。

北宋时期大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才识》中写道:“苏氏文章擅天下 , 目其文曰三苏 。 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 。 ” , “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 。


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 , 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 , 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

朱德元帅曾说:“一门三父子 , 都是大文豪 。 诗赋传千古 , 峨嵋共比高 。 ”

一门三文豪 , “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 , 最为大家熟知;“小苏”苏辙官做的最大 , 政绩斐然;而他们两个的父亲“老苏”苏洵 , 其所著的《颜书四十韵》等名篇 , 历来被当做经典传诵 , 他作为父亲的成功 , 更是为人称道 。

中国式管理之父曾仕强曾说:“家庭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 , 那到底是怎样的家学 , 让三大文豪同出一家门的呢?

01 人杰地灵 , 家风优良

眉山 , 古称眉州 。 两宋期间 , 眉山共有886人考取进士 , 史称“八百进士” , 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 。

这个“进士之乡”眉山 , 就是苏洵父子的故乡 , 但是苏洵却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资格的文学家 。

《三字经》里有这么几句话:“苏老泉 , 二十七 。 始发愤 , 读书籍 。 彼既老 , 犹悔迟 。 尔小生 , 宜早思 。 ”

我们从这几句中可以知晓 , 苏洵二十七岁之前 , 读书并不认真 , 所以他十八岁时乡试没中 , 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 乡试没中 , 苏洵干脆就彻底放飞自我不读书了 , 从此 , 游山玩水就成了青年苏洵生活的主旋律 。

相比于苏洵的我行我素 , 苏洵的两个哥哥却打小就读书十分努力 , 并早早考中了进士 。

哥哥们功成名就 , 苏洵却整日吊儿郎当的瞎混日子 , 不少同乡人问苏洵的父亲苏序为什么不对苏洵严加管教 , 苏序答:“犬子年幼 , 心性未稳而已 , 何必担心?洵儿特立独行 , 定非凡人 , 倘加以磨炼 , 定有出头之日 。 ”

苏序眼光锐利独到 , 看人很准 , 再加上知子莫如父 , 所以他坚信早年游手好闲的苏洵 , 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


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 , 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 , 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

苏氏家族家风优良 , 一路传承 , 苏序在苏家家风的影响下 , 也成了一个人品不凡的无私之人 。

苏家在眉州 , 有不少良田 。 苏序不像别家那样大量种植稻米 , 他也不储存稻米 , 还以米换谷 , 在自家谷仓中存了三四万石之多 , 乡人们都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做 。

后来 , 荒年歉收 , 苏序开仓散粮 , 先给他自己的近族近亲 , 然后才轮到他妻子的娘家人 , 再后给他家的佃农 , 最后给同村的贫民 。

这时乡亲们才知道他当初为什么广存稻谷——因为稻谷可藏数年 , 而稻米天潮时则易霉变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苏序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 , 并且熟悉农业知识 , 同时乐善好施 , 但他的优良品质 , 远不止此 , 他的个性和人品对后代同样影响深远 。

不过 , 苏序对于后辈的文学生活并无什么大的影响 , 只是一点 , 苏序的名字是“序” , 这可难坏了经常写序的“三苏” , 尤其是最为出名的苏轼 。

因为苏轼是个名作家 , 所以写序对他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 苏轼若用“序”这个字 , 便是对祖父不敬 。 于是他只好把他作品中所有的“序” , 都改称之为“引” 。

不称父母与祖父母的名讳 , 在中国是很古老的风俗 , 这种禁忌是由禁写当朝皇帝名字的禁忌而起 。

苏序去世时 , 苏轼十二岁 , 多年之后 , 深爱爷爷的苏轼 , 曾请求同门曾巩为爷爷书写了一篇墓志铭 。

曾巩在《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中写道:“为人疏达自信 , 持之以谦 , 轻财好施 , 急人之疾 , 孜孜若不急 。 ”

苏序为人豁达 , 乐善好施 , 他到老年时才开始作诗 , 不过只是创作了一些较通俗简单的诗作 , 并无流传下来的作品 , “三苏”也未曾在诗文中引用过他的诗 。


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 , 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 , 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

“青 ,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冰 , 水为之 , 而寒于水 。 ” , 苏序的儿子苏涣和苏洵后来都成了当地的名士 , “三苏”的作品更是流传千古 , 着实给苏序老人家长了一把脸 。

02 慈母严父 , 叔侄情深

十九岁那年 , 苏洵娶了当地富豪程文应的女儿为妻 , 这位程小姐受过良好的教育 , 知书达理 , 温良贤淑 。 娶了个大家小姐 , 不久后还有了女儿 , 但苏洵并没有身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感 , 依旧过着游手好闲 , 我行我素 。

二十七岁那年 , 苏轼出生 , 苏洵的人生态度才渐渐发生了转变 , 他也慢慢开始应验父亲苏序对他的期许 。

或许是感动于妻子长久以来的辛苦持家 , 或许是看到哥哥前途一片光明 , 相较之下自己羞愧难当 , 亦或许是感受到了身为父亲的责任感 , 苏洵自此发生了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 他开始发愤读书 , 争取光明的人生 。

苏洵发愤读书之后 , 对自己的要求就格外严格 。 有一天 , 他在书房整理以前的书稿时 , 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 于是他将从前的数百千书稿通通焚烧了 , 并暗暗发誓 , 一定要写出传世名篇 。

苏洵对自己要求严格 , 对两个儿子要求同样十分严格 。

六十多岁时 , 身在海南的苏轼 , 梦到父亲监督自己读书的场景 , 仍惊出了一身冷汗:

“夜梦嬉游童子如 , 父师检责惊走书 。 计功当毕春秋余 , 今乃粗及桓庄初 。 怛然悸寤心不舒 , 起坐有如挂钩鱼 。 ——《夜梦》”

因为贪玩 , 没及时完成父亲布置的作业 , 很是害怕父亲的责罚 , 心中焦躁不安 , 好像嘴里挂了鱼钩的小鱼一样的惶恐 。

苏轼八到十岁之间 , 父亲苏洵外出求仕 , 吃了很多闭门羹之后 , 苏洵开始四处游历 , 借此放松心情 。


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 , 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 , 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

父亲不在家的这段时间 , 苏轼从张易简道士那里退了学 , 改由母亲教读 。

一天 , 母亲在教苏轼学习《范滂传》时 , 苏轼突然发问:“母亲 , 我长大后可以做范滂那样的人吗?”

母亲答道:“你若能做范滂 , 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范滂是一个疾恶如仇 , 刚正不阿的清官 , 深受百姓爱戴 。

在党锢之祸中 , 他被诬陷 , 朝廷下令缉拿他 , 县令郭揖欲弃官与他一起逃亡 , 他不肯连累别人 , 自己投案 , 最终死于狱中 。

死前 , 他的母亲赶来与其告别 , 范滂对母亲说:“弟弟仲博孝敬 , 足可供养母亲 , 我现在将跟随父亲于泉下 , 存亡各得其所 , 希望母亲不要过度悲伤 。 ”

范母则说:“我儿能与忠直之臣李膺和杜密齐名 , 应当死也无遗憾了 。 你今天得到好名声 , 不必再求高寿 , 二者何必兼得 。 ”

听了母亲的话 , 范滂安心赴死 , 时年三十二岁 。

范滂的不畏奸佞 , 忠孝节义感天动地 。 而程夫人与苏轼的一问一答 , 则给大家呈现出了程夫人的教育观念:不仅重视言传 , 同样重视身教 。

毋庸置疑 , 苏洵夫妇的言传身教对苏轼苏辙的影响深远 , 两人的伯父苏涣对兄弟俩的影响也不小 。

苏涣是属地的第一位进士 , 苏轼苏辙兄弟俩从小就将伯父视为自己的偶像 , 伯父的勤奋上进 , 给了兄弟俩莫大的鼓舞 。

父亲苏序去世后 , 苏涣回乡守制 , 在这朝夕相处的两年多时间里 , 苏涣对两侄子的教诲 , 让兄弟俩受益匪浅 。


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 , 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 , 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

一天 , 苏涣告诉兄弟俩:你们要严于律己 , 做事要有始有终 , 切忌半途而废 。 如果才能不如别人 , 多努力 , 勤能补拙 。

伯父的谆谆教诲 , 兄弟俩受益良多 。 后来 , 苏辙还将此事记于《伯父墓表》中:

“予少而读书 , 师不烦 。 少长为文 , 日有程 , 不中程不止 。 出游于涂 , 行中规矩 。 入居室 , 无惰容 。 故当是时 , 学者虽寡 , 而不闻有过行 。 尔曹才不逮人 , 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 ”

03 因材施教 , 教学相长

苏轼十二岁时 , 屡考不中的苏洵结束了游历 , 回到了家中 , 开始正式教二子读书 。

苏洵首先为两子取了学名:兄名轼 , 字子瞻;弟名辙 , 字子由 。

苏洵后来还做了《名二子说》一文 , 介绍二子的性格以及名字的由来 , 以此来告诫儿子 , 并且表达对儿子的期望 。

“辐盖轸 , 皆有职乎车 , 而轼独无所为者 。 虽然 , 去轼则吾未见其完车也 。 轼乎 , 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 天下之车 , 莫不由辙 , 而言车之功者 , 辙不与焉 。 虽然 , 车仆马毙 , 而患不及辙 , 是辙者 , 善处祸福之间也 。 辙乎 , 吾知免矣 。 ”

“轼”指的是车厢前供扶手的横木 , 没有它 , 并不影响车辆使用 , 只是车会不美观 , 苏轼生就聪颖豁达 , 所以苏洵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 , 不要锋芒毕露 。

“辙”指的是车轮碾压过的痕迹 , 天下车皆循辙而行 , 虽然论功劳没车辙的份 , 但如果出现事故 , 也不会怪罪的辙身上来 , 苏辙向来沉稳内敛 , 所以苏洵为他取名“辙” , 希望他安稳的度过一生 , 避免祸端 。


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 , 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 , 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

其实 , 苏洵的《名二子说》 , 表面上看是对儿子名字的解释 , 其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苏洵很注重因材施教 。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 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 , 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 ”

而苏洵恰好是苏霍姆林斯基口中的优秀教育者 , 他根据二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 从而让二子释放出了最大的光彩 。

在父亲的引导之下 , 苏轼苏辙兄弟俩熟读了大量文学经典 , 自己一直未能考中 , 从而放弃再参加考试 , 但苏洵却并没丧失对儿子高中的信心 。

其实 , 当时的科举考试有着固定的规矩形式 , 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套路 , 要想高中 , 必须得摸清套路 , 苏洵虽然发愤读书后成效显著 , 但过高的才气与创造力 , 有时候反而成了科举考试的障碍 。 好多有才气的文人 , 像词人秦少游 , 都是和苏洵一样屡考不中 。

在亲自教授二子近十年之后 , 苏洵带着二子去成都拜见了大官张方平 , 张方平很是欣赏父子三人的学识和修养 , 建议苏洵带着孩子尽快去京城应试 , 临行前 , 张方平还为苏洵写了一封举荐信 , 收信人是欧阳修 。


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 , 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 , 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

到达京城之后 , 苏轼苏辙经过一系列文官考试之后 , 不负众望 , 同榜高中进士 。

天有不测风云 , 这时 , 从眉州传来了一个坏消息:程夫人已于本年四月初八去世 。

父子三人强忍悲痛 , 匆匆赶回家 , 为程夫人寻了一块上好的墓地 , 将她安葬 。

依礼守制近三年之后 , 父子三人搬离了眉州 , 开始在京城定居 。 此时 , “三苏”也正式开始了一波三折的政治生涯和波澜壮阔的文学生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