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三代从军记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吴家三代从军记

不久前 , 刚刚从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毕业三天 , 吴绍健便匆匆赶回武警云南总队昆明支队报到 。 四年前 , 正是从这里 , 吴绍健考进了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 在军事文化传播系学习深造 。

他说:“上大学前 , 有了部队入伍的经验 , 我更合理地规划了四年的军校生活 , 找到了差距、补足了短板 , 收获很多感动 , ‘当一个好兵’的信念更加坚定 。 ”

“你为啥想到当兵?”这个问题 , 在23岁的吴绍健那里 , 反而不是一个问题 。 他说:“我爷爷、我父亲都当过兵 , 觉得当兵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 ”


吴家三代从军记

吴家三代从军记// //

吴绍健的爷爷吴伟仁的证件照

吴绍健的父亲吴深荣曾在武警部队服役 , 吴深荣说:“我的双胞胎儿子吴绍健、吴绍康从小在军营中长大 , 对部队生活十分熟悉 , 高中毕业时 , 两个儿子都要求去当兵 。 ”当过兵的父亲 , 知道军人的不易 , 尽管有各种不舍得 , 但心中多了份理解和支持 。


吴家三代从军记

吴家三代从军记// //

吴深荣退伍前的军装照

第一次步入军营、第一次执行任务、第一次深造锻炼 , 吴绍健在部队的日子里 , 满是挑战和新鲜 。 吴绍健觉得:“军人身份 , 就是要时时刻刻记在心中 , 不管是在部队里 , 还是在生活中 。 ”一次返乡经历 , 给吴绍健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


吴家三代从军记

吴家三代从军记// //

吴深荣与自己的双胞胎儿子 , 右一为吴绍健

吴绍健祖籍浙江义乌市前洪村 , 早在1926年 , 前洪村成立了义乌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前洪村有34名村民赴朝参战 , 获得54块功章奖章 。 为了留住老兵记忆 , 吴绍健返回家乡 , 为老兵拍摄视频 。 “小时候 , 我回老家过暑假 , 总是听人讲起村子里出了很多当兵的 , 但从来没有具体了解过 。 ”吴绍健说:“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 , 我知道了村里前辈不怕牺牲、带伤作战的事迹 , 他们的精神让我备受感动 。 ”据介绍 , 前洪村红色传统悠久 , 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夫妻上战场、兄弟上战场等诸多事迹 , 目前村里青壮年仍然踊跃参军 。


吴家三代从军记

吴家三代从军记// //

吴绍健军营照片

吴绍健的父亲吴深荣便生在、长在前洪村 , 他们一家的参军传统由来已久 。 据吴深荣回忆 , 他的父亲吴伟仁1958年3月入伍 , 很快在部队学会了爆破等技术 , 成为爆破骨干 , 于1959年、1960年分别荣立三等功 。 如今 , 吴伟仁已经去世 , 但前洪村的拥军记忆却得到有效传承 。

不久前 , 前洪村吴深移等村民自筹资金建立了义乌市前洪红色记忆陈列馆 , 占地2149平方米 , 场馆面积398平方米 , 馆藏文物100多件 , 涵盖名人手稿、书信、文集、旧书籍、图片、证书、奖章等珍贵藏品 。 陈列馆内设中共义乌县委旧址陈列馆、前洪农民运动讲习所等六个场馆 。 陈列馆开馆以来 , 当地多所学校在这里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很好地传承了红色精神、彰显了红色文化 。

“我们家三代参军 , 我感到很光荣、很幸福 , 这是我们这个小家的一种传承 , 也是我们老家的一种传统 , 希望我们的红色教育展馆能够留存珍贵记忆 , 也能够影响当代青年、激发爱国精神 。 ”吴深荣说 。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金台点兵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