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立一等功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 , 立一等功

韩泽民已经82岁 , 一头白发 , 拄着一根黑色拐杖 , 提起过往经历时 , 神采奕奕 。 一枚白边红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 被他小心翼翼的锁在书桌抽屉里 。

他是河北邯郸大名县供电局的退休人员 。 他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 曾是我国第一批地空导弹部队当中的一员 。

2019年八一建军节前夕 , 大名县电力部门对退休职工中有过参军经历的老人上门统计普查时 , 在确认符合相关规定、不会泄密后 , 韩泽民打开那口老式大皮箱 , 把深藏的“一等功”和“提前晋级晋衔”奖状 , 拿出来示人 。 此前41年来 , 家人朋友从不知晓 , 这位退伍军人 , 曾经参加什么战役 , 立下过什么战功 , 获得过什么荣誉 。

原来 , 韩泽民在入伍22年中 , 曾两次参与伏击战 , 两次参与击落美制的U-2高空侦察机 , 因此获得一等功 , 提前晋级晋衔 。 在媒体诸多报道后 ,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老人的事迹 , 他开心的 , 是那些失去联系的战友们 , 通过报道辗转联系到他 。

每当人们问起 , 军旅生涯中最宝贵的事情是什么 , 他都会指向墙面上挂着的照片 , 那是他所在地空导弹二营和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合影的照片 , “你看 , 我站在毛主席后方的第十二个 。 ”

全文4122字 阅读约需8分钟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立一等功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 , 立一等功// //

▲韩泽民1992年“提前晋级晋衔”奖状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左燕燕 摄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立一等功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 , 立一等功// //

▲韩泽民1994年获得一等功奖状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左燕燕 摄

代号“543”

穿过大名县供电局老家属楼 , 破旧的房屋多数已经搬空 , 沿着小路走到深处 , 是韩泽民的家 , 堂屋正中间 , 毛主席的照片挂在墙面正上方 , 照片右下方 , 是一张上百人的合照 , 题字“毛主席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同志接见空军英雄部队全体指战员合影” , 显示时间是1964年7月23日 。 这是韩泽民最宝贵的一张照片 , 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 。

家人同事知道韩泽民曾经入伍当兵 , 曾经和主席合影 , 但他们都不知道的是 , 韩泽民在部队期间 , 当的是什么兵 , 打过什么战役 , 立下什么样的功绩 , 才得以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合影 。 这荣誉 , 韩泽民隐藏了41年 。

故事还得从1956年说起 。

那一年 , 新中国开展征召第一批义务兵工作 , 19岁的韩泽民作为家中独子 , 正跟随父亲来到北京 , 复习筹备高考 , 他瞒着家里 , 填报了入伍申请书 。 回忆起当时的选择 , 韩泽民内心坚定 , 在他看来 , 部队是一个大熔炉 , 高考还要复习一年 , 当兵可以保家卫国 , 是每个青年人应尽的责任 。

收到通知书后 , 韩泽民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 那是一位老革命干部 , 思想比较开明 , 父亲很高兴 , 鼓励他 , “这是好事 , 你去吧” 。

韩泽民先是在北京军区新兵连集训 , 后调入空军雷达部队 , 平时驻扎在保定地区 。

1956年3月 , 中国政府决定在空军建制内组建地空导弹兵 。 公开资料显示了这段历史的背景和过程:是为了打击美国和国民党空军高空侦察机对大陆的窜扰活动 , 在百废待兴、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 , 由苏联向中国提供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 并派专家组来华帮助组建和训练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 。 同年10月6日 , 空军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地空导弹第1营成立 。 12月6日 , 北京军区空军抽调精兵强将 , 组建了地空导弹第2营 。 1959年1月18日 , 南京军区空军又在江苏组建了地空导弹第3营 。 从此 , 地空导弹兵成为人民解放军序列里的一个崭新的兵种 。 当时为了保密 , 部队代号为“543” 。

1958年 , 在雷达部队锻炼了2年的韩泽民成绩突出 , 被选入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二营 , 成为绝密“543”的一员 ,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导弹兵 , 开始了另一段艰苦的军旅生涯 。

经过苏联专家的集训、甘肃酒泉的试射训练 , 韩泽民在“指挥中枢”一连担任导弹指令发射车操作手 , 回忆那一段训练的过程 , 韩泽民觉得最困难的 , 是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 , 和实际设备的操作 , 从无线电基础理论 , 到指令发射车的操作 , 再到设备里有诸多零件维护和检查 。 而他们的日常工作 , 就是要保证所有的设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 时刻备战 。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立一等功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 , 立一等功// //

▲韩泽民家中挂着和毛主席的合影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左燕燕 摄

两次打下U-2高空侦察机

韩泽民的家中 , 一个旧式的灰色大皮箱里 , 锁着两份发黄奖状 , 被卷成圆筒形深藏箱底 。

一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司令部和政治部于1962年9月颁发 , 韩泽民在完成任务中因成绩优异获得一等功 。 另一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于1964年7月颁发 , 显示韩泽民在保证完成作战任务中 , 成绩优异 , 授予提前晋级晋衔 。

两张奖状 , 记录了他在地空导弹部队 , 曾参加的两次战役 , 两次参与打下U-2高空侦察机 。 41年来 , 从未示人 。

U-2高空侦察机 , 由美国研制 , 飞行时高度是两万5千米以上的平流层 , 是普通飞机的2倍以上 。 公开资料记载 , U-2侦察机能不分昼夜于高空执行侦察任务 , 装备有8台照相侦察用全自动照相机 , 在和平时期、危机、小规模冲突和战争中为决策者提供重要情报 。 1958年3月开始对中国进行侦察 , 有资料显示在中国共计损失五架 。

“U-2当时被击落时 , 国外都在疑惑 , 到底是被什么打下来的 。 ”韩泽民回忆说 。

韩泽民介绍了当时导弹营的分工与合作 。 二营分为四个连 , 他所在的一连 , 属于指导连 , 是全营的大脑和心脏 , 根据营长的命令 , 发射导弹 。 2连是发射连 , 负责把导弹安装到发射键上 , 和雷达同步转;3连是技术保障连 , 保证导弹加入氧化剂 , 测试导弹各种所需设备是否正常;4连是通信连 。 而打下敌机 , 是全营几百名战士合力的成果 。

第一次战役 , 是在1962年9月9日 。 韩泽民描述 , 当时全营300多人 , 上百辆车 , 伪装成地质勘测队 , 进入U-2经常窜扰侦察的江西南昌 , 在山上扎营 。 经过一个多月的埋伏后 , 9月9日 , U-2进入了二营火力范围 。 此时他是一名导弹兵 , 负责导弹发射定位工作 。 三枚导弹直冲云霄 , 敌机瞬间被击落 。

经过这第一次的击落 , 敌人提高了警惕 , 加装了电子干扰装置 。 要想再次击落 , 就要在被发现之前发射导弹 。 韩泽民回忆 , 从打开制导雷达天线到导弹升空 , 必须在8秒钟之内完成 。

为此 , 韩泽民和战友们辗转甘肃、云南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反复试验 。 为了不暴露目标 , 他们夜行到达阵地 , 住帐篷、吃野菜 。 那是一段艰苦的经历 , 韩泽民想起 , 吃饭的时候 , 忽然来了一阵风 , 刮得碗里边都是沙土 。 “我把上面那层沙土拨一拨 , 就那样吃了 。 ”

1964年7月7日 , 韩泽民所在二营在福建漳州再次成功击落U-2高空侦察机 。 这一次 , 韩泽民担任作战指令发射车主任技师 。 伏击前 , 他和战友们再次便服夜行到达阵地 , 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 , 就连家里人也无法知晓 。 击落U-2后 , 韩泽民回忆当时自己激动的状态 , 从车里面出来时 , 他说“我们中国人算是出了一口气 , 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国威 。 ”

《解放军报》 2004年07月20日也报道了这段历史 , 1962年9月9日 , 一架U-2经福州、南平 , 沿鹰厦铁路北进 , 直飞江西境内 。 3枚导弹直插云霄 。 敌机翻滚着在南昌东南15公里处坠毁 。 1964年7月7日 , 台湾两架U-2和一架RF-101A高空侦察机同时从上海、汕头和广州方向入窜 。 12时30分 , 南路一架U-2调转航向向漳州飞行 。 当敌机距我阵地32.5公里时 , 两枚导弹直向U-2扑去 。 敌机飞行员刚接到预警 , 未等机动转弯 , “轰”的一声 , 敌机折戟沉沙 。

因为这两次伏击战 , 韩泽民受到空军司令部、政治部的奖励 , 提前晋级晋衔 , 被破格提拔为2星中尉 。 1964年7月23日 , 韩泽民所在的地空导弹二营被授予英雄营称号 , 韩泽民荣立一等功 。

同年7月23日 ,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二营干部战士 , 并和他们合影留恋 。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立一等功

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 , 立一等功// //

▲9月26日 , 韩泽民在家中拿出“庆祝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左燕燕 摄

退伍深藏功与名

1978年 , 军队裁军 , 韩泽民结束了22年的军旅生涯 。

其间 , 他在1966年 , 离开了地空导弹二营 , 到上海的导弹十四营任一连连长 。 1968年 , 韩泽民调至导弹三十一营任营长 。 1969年 , 韩泽民调至导弹六十营任营长 。 1978年 , 41岁的韩泽民选择服从部队安排 , 到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作 , 任电务段段长 。 3年后 , 考虑韩泽民和爱人常年两地分居 , 家中还有5个孩子 , 他被转到老家大名县任城关镇电力站站长 。

从部队转业后 , 韩泽民深藏功与名 , 从未向别人提起自己过去的作战经历 , 在他看来 , 这些战功 , 都是国家机密 , 需要自己一辈子去保守的秘密 。

供电局的工作和日常的生活中 , 韩泽民军人的作风未曾改变 。

韩泽民负责的辖区机关多、工厂多 , 还有29个行政村 。 当时的电网结构薄弱 , 经常停电 , 如何安全保障电力供应 , 是对他最大的考验 。 半年时间 , 他骑着自行车看遍了辖区内所有变压器 , 带领同事施工和抢修现场 , 到居民区普及用电知识 。 同事们常常开玩笑 , “老韩只有工作得空了 , 心里觉得没啥事了 , 才想起来回家 。 ”

辖区内小企业和小作坊多 , 当时 , 偷电漏电的情况时有发生 。 查偷堵漏 , 成了韩泽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 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 同事马继书这样形容 , 他不讲情面 , 只要发现有偷电的 , 就会按照全国供电规则办理 。 在供电局 , 韩泽民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

在孩子眼中 , 父亲是严苛的 , 家中五个子女 , 他严格要求 , 会纠正孩子们的走路姿势 , 家里的灯泡必须用度数最小的 , 连种菜都必须排列得十分整齐 。 家中长子找工作时 , 想让父亲利用关系帮忙 , 韩泽民也拒绝了 。

现如今 , 韩泽民和二儿子生活在供电局老旧的家属楼里 , 已经面临拆迁 , 他身体依然健朗 , 只是腿脚不便拄着拐杖 , 日常生活 , 都是自己打理 , 房间里被收拾得很整齐 , 闲暇时 , 他喜欢坐在那个旧的书桌前 , 看报纸 , 写毛笔字 。

二儿子回想以前 , 不禁笑了 , 院子里有点菜地 , 包括种蒜 , 老人都要用尺子标着量 , 一颗一颗的种着 。 以前他们时常不能理解 , 直到自己也当兵三年后 , 才开始慢慢懂得父亲的严谨 。

1997年2月 , 韩泽民正式退休 。

退休22年后的2019年 , 在确认符合相关规定、不会泄密后 , 韩泽民才打开那口保存着荣誉和战绩的老式大皮箱 。 一段尘封的历史被揭开 。 在供电局对外宣传后 , 不断有媒体来采访 , 那些已经泛黄的奖状被不断地拿出来又放回去 , 他才想着 , 让家人拿出来装裱起来 。

不断的有人问起他 , 在部队里最重要的荣誉 , 却从不能和外人提起 , 他如何坚守了41年 。 韩泽民整理着熨烫平整的衬衫 , 面色平静 , “没什么难的 , 作为军人 , 就要对得起国家给我的一套永不褪色的军装 。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左燕燕 编辑 曹林华

值班编辑 王洪春 校对 李立军

本文为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原创内容

欢迎朋友圈分享

--以下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