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友 | 关于英雄、枭雄、奸雄及其它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李青友 | 关于英雄、枭雄、奸雄及其它

点击


李青友 | 关于英雄、枭雄、奸雄及其它

李青友 | 关于英雄、枭雄、奸雄及其它// //

文|风行卧龙

生活中一些词语 , 用习惯了就不会深度考虑 。 一旦稍微留意 , 觉得颇有意思 , 比如“英雄” 。

我们现在一提到“英雄” , 马上想到那些才能勇武过人的人、具有杰出品质的人、无私忘我的人 , 为公众利益勇于牺牲的人、令人敬佩的人等等 。

其实 , 最早说的“英雄”并不是现在这么的概括 , “英”指聪明与智慧 , “雄”指胆气和力量 。 也就是《人物志》中说的:“聪明秀出 , 谓之英;胆力过人 , 谓之雄 。 ”两者兼而有之 , 方可称为英雄 。 粗浅地讲 , “英雄”的标准是既能文又能武 。

无可置疑 , “英雄”一词一直是褒义的 。 曹操告诉刘备“今天下英雄 , 惟使君与操耳” , 杜子美“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 辛稼轩“千古江山 , 英雄无觅 , 孙仲谋处” , 严遂成“英雄立马起沙陀” , 毛泽东“喜看稻菽千重浪 , 遍地英雄下炊烟”……“英雄”意象 , 经久不衰 。

“英雄”是褒义的 , “枭雄”“奸雄”就不是那么好听了 。

理解“枭雄” , 重点看“枭” , 它强调的是骁勇 。 枭 , 本意就是猫头鹰 , 一种捕食能力很强、反应极快的动物 。 因此“枭雄”有行事果断迅猛 , 善于察觉局势变化之意 。 所以“枭雄”这个词是中性的 , 如果没有语境 , 就看不出来明显的褒贬 。 《三国志·鲁肃传》中说“刘备天下枭雄” , 这里应该没有褒贬 , 只是强调勇力罢了 。

说起“奸雄” , 恐怕人们最多想到的是演绎小说曹操的形象——治世之能臣 , 乱世之奸雄 。 奸雄重点是“奸” , 体现邪恶、奸诈、虚伪 。 奸雄多是老谋深算的野心家 。

总之 , 不管是英雄、枭雄、奸雄 , 都有刚健的特点 , 都有胆力 , 都有魄力 , 只不过价值取向、内心架构有区别罢了 。

易实甫有句名言叫“江山只合生名士 , 莫遣英雄作帝王” , 假如英雄争作帝王 , 他就可能会变成枭雄甚至奸雄 。 好的时代 , 多出英雄 , 少出枭雄 , 不出奸雄 , 毕竟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脊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