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侦探 | 对“木犁与原子武器”之说的一些补充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语录侦探 | 对“木犁与原子武器”之说的一些补充
相传1959年12月21日 , 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纪念斯大林诞辰八十周年的会议上发表演说 , 对斯大林一生功过盖棺论定:“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木犁的俄国 , 而留下的是装备有原子反应堆的俄国 。 ”
的确有这么句话 , 但口出此言的不是丘吉尔 , 而是托洛茨基权威传记《先知三部曲》的作者伊萨克·多伊彻 。 著名苏俄问题专家郑异凡先生曾于2014年2月23日在《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第13版刊发文章《“木犁与原子武器”何人所言》(以下简称“郑文”) , 详尽梳理了这句话的生成和传播史 。
郑文的考证沿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是证伪“木犁与原子武器的丘吉尔说” , 二是证实“木犁与原子武器的多伊彻说” 。
关于“丘吉尔说”的形成 , 按照郑文表述 , 似乎存在着一个从安德列耶娃到莫洛托夫的接力 。 前者创造了“丘吉尔说” , 后者营造了“丘吉尔说”的出处 。
郑文指出 , 苏联文献中现在看到的最早引用此语的是尼娜·安德列耶娃 。 她在《我不能放弃原则》(刊于《苏维埃俄罗斯报》1988年3月13日)一文中写道:
我们不妨举丘吉尔为例 , 他在1919年以自己组织14国武装干涉反对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所做出的贡献而自豪 , 而四十年后又不得不以这样的语句来描述斯大林——自己的最大政治对手之一:“……斯大林是善于在困难时刻从最最束手无策的境况中找到出路的一位再好不过的巨匠……他是一个用自己的敌人之手消灭自己的敌人的人 , 甚至能使我们这些被其称为帝国主义者的人去同帝国主义者们作战 。 斯大林接手的是一个木犁的俄国 , 而留下的却是装备有原子武器的俄国 。 ”
郑文又指出 , 几年后丘耶夫同莫洛托夫谈话中 , 也记载了这段话:
我朗读了英国首相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八十诞辰之际在英国下院发表的一段简短的演说(《大英百科全书》的译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伟大的独裁者 , 他接手的是木犁的俄国 , 留下的是拥有原子武器的俄国 。 ”这可是当时所谓的“头号敌人”丘吉尔说的话 。 (《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俄文版第72-73页 , 新华出版社中文版第86-87页)
郑文证伪“丘吉尔说”最硬核的证据是:1959年12月21日英国议会根本没有开会 , 并且从1959年12月17日到1960年1月26日英国议会就没有举行过会议 。 补充证据两则:其一、英国历史学家、原丘吉尔中心主任理查德·兰格沃尔德也驳斥过丘吉尔曾在英国下院发表讲话赞扬斯大林的神话;其二、安德列耶娃的文章发表后不久 , 亚·雅柯夫列夫的助手就写了一篇文章(《真理报》1988年4月5日) , 指出:“她所引的对斯大林的颂词并非出自丘吉尔 。 不是这么回事 , 这是著名的英国托洛茨基分子伊·多伊彻说的 。 ”
由此 , 郑文进入另一条线索 , 证实“多伊彻说” 。 郑文称 , 斯大林逝世的第二天 , 1953年3月6日 , 多伊彻在《曼彻斯特卫报》发表悼文 , 其中写道:“斯大林的历史成就就在于 , 他接手的是木犁耕种的俄国 , 而留下的是原子反应堆装备的俄国 。 ”
这个说法也写入了多伊彻的著作《斯大林之后的俄国》(国内未有译本)和《斯大林政治传记》第二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82年11月版 , 于干译) , 还收入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多伊彻撰写的“斯大林”词条:
这种怪异的崇拜之下是斯大林不容置疑的成就:他是计划经济的创始人 , 他接手的是木犁耕种的俄国 , 留下的是原子反应堆装备的俄国 , 他是“胜利之父” 。 但他的成就伴随着专制和他的残酷独裁;他统治的家长制特征——或许适合文盲及落后的人的智力——在他自己缔造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俄国成为一个时代错误 。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 , 1964年版 , 第21卷 , 第303页)
至此 , “木犁与原子武器”的生成和传播脉络大致清晰 。 此说确系多伊彻的原创 , 发明权不属于丘吉尔 。 但由于多伊彻系托派人物 , 在当时的苏联国内 , 缺乏足够的公信力 。 于是 , 此说便张冠李戴到了丘吉尔名下 。 还有什么比来自敌人的颂扬 , 更具有说服力呢?
有趣的是 , 在郑文末尾 , 作者埋了个伏笔:既然1959年12月21日英国议会没有开过纪念斯大林八十诞辰的会议 , 丘吉尔是否在其他场合说过这句话?但愿有人有朝一日能够找到 。
郑异凡先生在文末留下的疑问 , 已有答案 , 答题者就是他文章中提到的英国历史学家、原丘吉尔中心主任理查德·兰格沃尔德 。 兰格沃尔德不但如郑文所说 , 驳斥过所谓“丘吉尔曾在英国下院发表讲话赞扬斯大林的神话” , 而且他还于2018年11月在其个人网页上刊发了一篇题为《丘吉尔从来没有说过的语录》的文章 , 彻底否定了丘吉尔引用这句话的可能 。 在这篇论及“木犁与原子武器”的文章中 , 兰格沃尔德明确表示 , 这句话出自伊·多伊彻 , 与已知的丘吉尔在任何场合的公开发言都没有关系 。 考虑到兰格沃尔德在丘吉尔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和专业背景 , 他的说法当为定论 。
事实上 , “木犁与原子武器”被讹传为丘吉尔原创 , 是一个专属于苏联的传播现象 。 因为在苏联之外的其他国家 , 尤其是英美等国 , 证明“多伊彻说”的文字材料 , 包括《曼彻斯特卫报》《斯大林之后的俄国》《斯大林政治传记》第二版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等 , 早已公开出版 , 读者不难核实 。 而唯有在苏联 , 尤其是苏联时代的后期 , 也唯有那些对斯大林满怀崇敬的人们 , 才会出于维护斯大林声誉的良善愿望 , 有意无意地修改了“木犁与原子武器”的原创者 , 放任甚至推动了“丘吉尔说”的流行 。
以郑文中提及的安德列耶娃《我不能放弃原则》为例 , 这是在当时的苏共党内引起轰动的文章 。 安德列耶娃是列宁格勒工业技术与设计学院的教师 , 她因不满于党内历史虚无主义盛行的状况 , 将自己的思考写成公开信投寄给《苏维埃俄罗斯报》 。 该报将此文拟题为《我不能放弃原则》 , 于1988年3月13日在“争鸣”专版刊发 。 安德列耶娃文章的主旨是正确评价包括斯大林在内的所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历史作用 , 而“木犁与原子武器的丘吉尔说”是文中特别惹眼也是争议颇大的段落 。 在郑文中 , 安德列耶娃《我不能放弃原则》被认为是“苏联文献中现在看到的最早引用此语的” 。
那么有必要追问的是 , 安德列耶娃“木犁与原子武器的丘吉尔说”又是引用了谁?
谜底比较诡异 , 她引用的多半是郑文中所谓“几年后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谈话” 。 “引用几年后的谈话” , 何以会出现如此让人费解的穿越?秘密藏在丘耶夫所著《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里 。 这本书是由苏联作家费·丘耶夫根据自己在1969至1986年间 , 同莫洛托夫的140次会见交谈整理而成 。 俄文版出版时间是1990年12月 , 而中文版出版时间是1992年10月 。 作为白纸黑字的文献 , 《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可以算作安德列耶娃《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文刊发的“几年后” 。 然而 , 莫洛托夫抛出“木犁与原子武器的丘吉尔说”的那次谈话时间为1985年5月9日——恰恰是安德列耶娃《我不能放弃原则》一文刊发的“几年前” 。
莫洛托夫具体的语言表述以及在中文版《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中的页码 , 就是郑文中所标注的 。 更为重要的是 , 郑文所摘引的这段话 , 即“木犁与原子武器的丘吉尔说” , 只是1985年5月9日谈话的一部分 。 莫洛托夫在那次谈话中所说的其他一些内容 , 譬如“斯大林迫使资本主义者罗斯福和丘吉尔对希特勒开战”“他(斯大林)善于在困难时刻从最绝望的局面中找到出路”“这是一个惯于借敌人之手消灭敌人的人”等等 , 经安德列耶娃稍作改装 , 写入了《我不能放弃原则》 。
鉴于此 , 虽然无法判断莫洛托夫的谈话是通过什么途径传到安德列耶娃耳中 。 不过仅仅通过文本分析 , 就可以有把握地说 , 安德列耶娃“木犁与原子武器的丘吉尔说”是引用了莫洛托夫 。 进而言之 , 斯大林的亲密战友莫洛托夫很有可能就是“木犁与原子武器的丘吉尔说”的源头 。
可是 , 追溯“木犁与原子武器的丘吉尔说”的源头 , 《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中所记载的那次谈话 , 其文字表述又着实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朗读了英国首相1959年12月21日斯大林八十诞辰之际在英国下院发表的一段简短的演说(《大英百科全书》的译文)” 。
——首先 , 这个朗读的“我”是记录者丘耶夫 , 还是谈话者莫洛托夫?哪怕联系上下文 , 也无法判断;其次 , 既然被证明是子虚乌有的“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纪念斯大林诞辰八十周年会议上的演说” , 何来又何需括弧里的《大英百科全书》译文?再次 , 《大英百科全书》中“斯大林”词条是由多伊彻撰写 , 而撰写者关于“木犁与原子武器”的论述是援引了自己于1953年3月6日为《曼彻斯特卫报》所写文章的内容 。 在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谈话里经“英译俄”后 , 怎么就变成了“丘吉尔说”?
一串疑问铺排下来 , 不难看出 , 1985年5月9日丘耶夫同莫洛托夫的那次谈话是何等纵向不周严!实事求是地说 , 《同莫洛托夫的一百四十次谈话》一书的中文版由于翻译和编辑细节的粗糙以及标点符号的误用 , 人们已经无法还原其俄文版的本来面貌 。 以《大英百科全书》的译文 , 来注解“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纪念斯大林诞辰八十周年会上的演说” , 诸如此类的漏勺 , 为“木犁与原子武器”在中文世界的周转人为制造了一团本不该存在的迷雾 。
当然 , 对“木犁与原子武器”传播的时间轴进行勘定 , 虚构的“丘吉尔说”大体是1985年5月9日之后的事 , 而真实的“多伊彻说”在此前很早便公示于众 。 1953年3月6日 , 多伊彻撰写的斯大林悼文在《曼彻斯特卫报》发表 , 首创“木犁与原子武器”;当年4月 , 多伊彻赶工完成的《斯大林之后的俄国》一书在英美同时出版 , 书中《斯大林主义的遗产》一章完全复制了多伊彻发表于《曼彻斯特卫报》上的文章 , 包括“木犁与原子武器”;1966年10月 , 《斯大林政治传记》英文第二版出版(中文第二版于1982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 书中新增的第15章《补篇:斯大林的最后岁月》里再次引用了《曼彻斯特卫报》文章里的“木犁与原子武器”……
毫无疑问 , 多伊彻才是“木犁与原子武器”之说的缔造者 。 他对斯大林一生的评价 , 可能不如人们所期待的丘吉尔那样具有超凡的政治网红效应 , 却更为公允也更为真实 。 在1951年撰写的《世纪中叶的俄罗斯》一文中 , 多伊彻将苏俄称作“世界现代史的神童” 。 这位神童最不可思议之处是 , 仅用半个世纪便跨越了从木犁到原子武器的鸿沟 。 斯大林是神童之父 。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八国联军侵华, 列强要求瓜分中国, 只有一个国家反对, 原因不简单
- 陈寅恪很赞美漂亮女子的语录,更打击了现代很多人,发人深省!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美髯公朱仝:对国家忠心却无奈被迫上梁山的好汉
- 民间五对门神,能捉鬼的只有第一对,最后一对最出名
- 中国古今官职对照表,涨知识了!
- 对于当督粮官,杨戬是否有怨言?他和哪吒谁更适合当先锋官?
- 东北野战军最后组建的三个步兵纵队司令员都是谁,军衔相对都不高
- 朱元璋曾是明教一员,一统天下后为何知恩图报,对明教大开杀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