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钰:伯矩鬲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王雅钰:伯矩鬲

在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 , 生活着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 。 这个民族的人民啊 , 他们用他们那一双双朴实勤劳的双手与聪慧的大脑制作出了一件件令世界惊叹的瑰宝艺术品 。 而我今天呢 , 要介绍的这个艺术品 , 它十分的特别 。 因为它承载了一段父子情深的故事 。 它就是来自有着“灿烂的青铜文化文明”的西周的一件器具——伯矩鬲 。

伯矩鬲这个文物 , 全名是牛头纹带盖伯矩鬲 , 它的俗名又称牛头鬲 。 它呢 , 是西周的早期器物 , 出生日期大约在公元前11世纪左右 。 我们在北京市房山县琉璃河西周遗址上发现了它 , 也就是它的出生地啦!我们的这位“小国宝” , 它的身高大约在30.4厘米 , 头部大约为22.8厘米 , 体重呢 , 大概是7.53千克 。 看来我们的这位“小国宝”也有些超重呢!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 , 最高处 , 也就是它的“小帽子”上也有两个牛头 , 让我不可思议的是 , 那高高翘起的牛角上竟还有一些细致入微的鳞片纹饰 , 使它看上去还有了几分威严 。 小帽子上又有两个牛头相背组成的小装饰 , 我们称它为盖钮 。 这两个小牛头格外栩栩如生 , 十分容易辨认 , 这便也成为了它的标志物 。 另三个牛头就在它的足部了 , 它那圆圆的 , 又好似有着生气的大眼睛正望着我们 , 让我忍俊不禁 , 可在这同时 , 我也不得不感叹我们祖先空前的智慧 。 根据文物研究人员 , 也就是它的守护者们告知:到目前为止 , 它可是身上牛头纹饰最多的青铜器 。 而且 , 伯矩鬲身上的花衣 , 也为本就天生丽质的它 , 增添了蓬勃向上的生气 。

要说起我们这位“小国宝”的身世 , 那可是一段不平凡的故事呢!这段故事就刻录在它的身体上 。 有一天 , 著名的燕侯将一些海贝赏赐给贵族伯矩 , 伯矩他为了纪念这一荣耀而铸造了它 , 用于祭祀他的父亲 。 当时海贝是作为货币使用的 , 在当时 , 赏贝就是赏钱 。 今天 , 中国有个词汇叫“宝贝” , 也是源于贝的这种特殊身价 。 于是 , 我们大家就知道了“小国宝”的主人是“伯矩” 。 所以 , 它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伯矩鬲” 。 它的主人可是一名大贵族呢 , 迄今已发现伯矩铸造的青铜器都多达20余件 , 而他这个敬献给父亲的礼器 , 既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留下了一段父子情深的佳话 , 更昭示着中华民族融于血统之中的仁孝情怀 。

“小国宝”被制成后 , 就一直作为礼器来使用 。 在奴隶社会 , 为维护“贵贱有等 , 上下有别”的封建等级秩序 , 上层统治阶级建立了一整套非常繁琐的礼乐制度 , 通过立法的方式明文规定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尊卑贵贱、道德规范及艺术需求 ,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 , 以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 。 真的是十分复杂!此时 , 它的同类 , 也就是青铜器 , 它们的制造也多要为这一礼乐制度而服务 , 称之为“礼器” 。 而它们的用途也只在于祭天祀祖、宴享宾朋、赏赐功臣、歌功颂德 , 贵族们死后也用它来殉葬 。

于是 , 几十年过去了 , 几百年过去了 , 几千年过去了 。 伯矩鬲也一直静静地沉睡在房山琉璃河的黄土中 。 直到1974年 , 它才在文物研究人员的手中重见天日 。 说起来 , 我真要为我们的这位“小国宝”来感激一下我国伟大的文物研究人员呢!又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 , 它和同时期的其他青铜器来一起证明它被挖掘的地方 , 也就是它的出生地 , 就是周武王灭商之后所分封的燕国的所在地 , 在今天则位于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都——北京的西城区的广安门地区 , 距今竟已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 。 它 , 我国的“小国宝” , 伯矩鬲 , 就是北京城市历史的最早见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