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作者:奶昔
笔者按:二十世纪初 , 日本的国运迎来了转折 。 《马关条约》的二亿两白银 , 让日本一举实现富国强兵 , 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 日本开始觊觎西面广阔的领土 。
二十世纪初 , 也是朝鲜厄运的开端 。
1905年 , 日俄战争结束 , 日本终于扫清了对外扩张的最大阻碍 , 立刻着手准备吞并朝鲜 。 同年 , 日本以武力威逼朝鲜统治者签订第二次《日韩协约》;1907年 , 缔结第三次《日韩协约》 。 朝鲜政权形同傀儡 , 土地被一块块蚕食 , 财富被大量掠夺 , 民众生活在愤怒与恐惧中 , 国家命运如风前灯火 。
朝鲜人民不愿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 。 上至皇帝、官员、学者 , 下至草莽百姓 , 大多行动起来 , 或是上下求索 , 或是以命相搏 。 这些人的勇气与执着令人动容 。 然而 , 在强大的外敌面前 , 他们的努力无异于螳臂当车 , 朝鲜亡国的命运终不可避免 。 在这篇文章中 , 笔者选取了朝鲜人救亡图存的三次努力 , 让大家一窥少有人知的悲壮历史 。
01 海牙密使事件
1907年7月 , 国际协会演讲会在荷兰海牙召开 , 出席者包括各国的社会知名人士与新闻采访人员 。
会上有三位年轻人 , 衣着朴素、神情疲惫 , 在衣着华贵、姿态傲慢的各国首脑间显得格格外突兀 。 三人大声控诉日本在朝鲜犯下的罪行 , 言辞恳切 , 声泪俱下 , 赢得如雷掌声 。 然而 , 一封电报随即传来 , 会议氛围大变 , 三人立刻被轰出会场 。
这是朝鲜电影《没有归来的密使》中的一幕 。 电影依照史实拍摄 , 影片中的三位年轻人也确实存在 , 分别为李相卨、李儁和李玮钟 。 三人远赴海牙 , 是受朝鲜高宗李熙之命 , 挽救危亡中的大韩帝国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左起)朝鲜密使李儁、李相卨、李玮锺
1905年9月 ,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 , 驱逐了朝鲜半岛的俄国势力 , 控制了大韩帝国 。 同年 , 日本强逼朝鲜政府签订《第二次日韩协约》 , 全面掌控内政与外交 。 大韩帝国犹如砧板上的鱼肉 。 韩高宗不愿做亡国之君 , 于是将最后一丝念想投向国际社会 。
1907年6月 , 第二次万国和平会议在荷兰海牙召开 , 全球共44个独立国家派代表出席 , 美、英、德、俄、日等强国都参加了会议 。 会议的宗旨是各国“遇有交涉之事 , 皆可往海牙开会 , 请万国公断”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第二次万国和平会议
得知万国和平会议将召开的消息后 , 高宗将委任状与亲笔信秘密交给三人 , 让其远赴海牙 , 希望欧美列强能根据《万国公法》做出公正的裁决 。
三名密使历经波折 , 数月后到达海牙 , 这时 , 万国和平会议已经开始了十天 。
《第二次日韩协约》签署后 , 大韩帝国的外交权已经被剥夺 , 无法参与会议 。 为争取列席会议的权利 , 三人先后拜访了荷兰、俄国、美国、法国、德国、中国(清朝)等国家的代表 , 却都无功而返 。
于是三人开展了迂回的“场外外交” , 在《和平会议报》上发表控诉日本暴行的《控告词》 , 这篇文章先后被《伦敦时报》《纽约先驱报》转载 。
1907年7月8日晚 , 在国际协会演讲会上 , 三位特使之一的李玮钟用流利的法语 , 做了一次题为《韩国的控诉》的演讲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电影《没有回来的密使》剧照 李玮钟发表演讲
李相卨、李儁和李玮钟的努力赢得了国际舆论广泛的同情与支持 。
然而 , 一封朝鲜政府的电报传来 , 声称朝鲜从未派使者前来海牙 , 皇帝的委任状与亲笔信都是伪造的 。 随后三人被逐出万国和平会议 , 大韩帝国的最后一丝希望化为泡影 , 李儁悲愤至极 , 呕血而死 。
三人发出参会申请时 , 万国和平会议为了核实是否确有此事 , 曾向朝鲜政府发电报确认 。 然而 , 电报系统早已被日方监听 , 派遣密使的消息落到了时任统监的伊藤博文手中 。 这封回信 , 正是他伪造的 。
其实 , 即便没有这封回信 , 即便三位密使争取到了会议列席的权利 , 朝鲜的国运也不会改变 。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以后 , 美国、英国和法国立刻承认了日本统治朝鲜的合法性 。 此外 , 当时俄国正与日本协商 , 俄国外相甚至斥责密使“不懂常识” 。
万国和平会议 , 只是各国利益角逐的竞技场;《万国公法》在枪炮面前也只能沉默 。 正如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毛奇所说:“所谓万国公法者,惟小国之事尔 。 大国之间,惟有实力 。 ”在帝国主义面前 , 密使外交犹如蜉蝣撼树 。
事后 , 怒不可遏的伊藤博文逼迫高宗退位 , 继位的纯宗签署了《第三次日韩协定》 , 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
02 义兵运动
《第二次日韩协约》不仅无法为统治者接受 , 普通民众也深感屈辱 。 签订合约的消息传开 , 一时间群情激愤 , 人民对侵略者恨之入骨 。 恢复国权运动如火如荼 , 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的人士全部投身于爱国事业 , 义兵运动也由此爆发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义兵集结
这并不是朝鲜历史上的首次 。 事实上 , 朝鲜的义兵运动由来已久 。 三国时代以来 , 每次国家面临外敌侵袭 , 民众都会自发组织起来抗击敌人 。
1592至1598年 , 丰臣秀吉侵朝战争中 , 人民自行武装组成义兵 , 奋勇杀敌 , 人数一度超过官兵 。 1895年 , 日本浪人冲入朝鲜王宫虐杀闵妃 , 消息传出后 , 义兵运动再度兴起 , 人们高呼“报王后之仇”“灭倭缴敌” , 运动很快遍及全国 。
上一次义兵运动还没平息多久 , 这一次的来得却更猛烈了 。
海牙密使事件泄露后 , 伊藤博文大怒 , 以此为借口逼高宗退位 , 扶植太子纯宗 , 并于1907年7月24日逼迫其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 , 解散了大韩帝国的军队 。 “失业”军人纷纷加入义兵组织 , 义兵愈发壮大 , 其规模已达到战争的程度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义兵组织中的少年
义兵成分十分复杂 , 涵盖儒生、军人、农民、工人等各个阶层 。 有人家人被杀 , 生活无着 , 于是舍命一搏 , 将满腔怒火撒向日军;有人渴望保护民众 , 实现国泰民安、社会的理想;更多的则是怀抱朴素的正义感与爱国心 , 为了赶走侵略者而战 。 有好些义兵曾经是无赖和盗贼 , 但作恶多端的他们在大义面前还是显示出爱国之心 。
有个例子颇为有趣 。
小混混出身的姜基东 , 一开始是宪兵辅助员 , 协助日本人清理义兵 , 因暴力、亲日而臭名昭著 。 后来 , 他被义兵首领李殷赞感化 , 加入了义兵部队 , 投身抗日活动 。
1911年2月12日姜基东被捕时 , 正在日本料理店吃喝玩乐 。 他曾经的上司 , 宪兵队司令官明石元二郎大喜 , 亲自到现场观看了他的枪决 。
虽然义兵军力分散、不成气候、鱼龙混杂 , 甚至有些人十分“不靠谱” , 但他们都有着赴死的决心 。 正如1907年 , 某义兵接受英国采访人员麦肯齐采访所说:“我们只能去死 , 死就死吧 , 与其活着当日本的奴隶 , 倒不如当个自由的死人 。 ”
为彻底剿灭义兵 , 日军发动了“南韩大讨伐作战” , 实行地毯式搜查与连坐制 , 虐杀窝藏义兵、不与日军合作的人民 , 并烧光所在村庄 , 这也是日本侵华战争中“三光”政策的原型 。
日军所到之处 , 村庄化为焦土 , 横尸遍野 , 所见之处尽是荒凉凄惨 。 在日军的横暴下 , 义兵几乎被消灭殆尽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日军烧杀抢掠 村庄化为焦土
03 刺杀伊藤博文
也许有人听说过安重根这个名字 。
安重根是韩国与朝鲜两国的民族英雄 , 在中国也颇有美誉 。 梁启超曾为其题诗:“黄沙卷地风怒号 , 黑龙江外雪如刀 。 流血五步大事毕 , 狂笑一声山月高 。 ”邓颖超中学期间 , 曾在话剧中扮演安重根 , 并因此与周总理结缘 。 看来 , 他算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了 。
时钟拨到1909年10月26日 。 这一天 , 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射杀了伊藤博文 。
他提前多日熟悉火车站周边情况 , 成功混入俄国的迎接队列 , 在伊藤博文踏出列车门的那一刻 , 扣动了手枪扳机 。 伊藤博文被击中三枪后身亡 。
得手后 , 安重根用俄语大喊三声“高丽亚乌拉”(大韩万岁) , 又在得知伊藤博文已死时喃喃道:“主啊!暴虐者终于死了 。 感谢主 。 ”
安重根当场被捕 , 并于次年二月执行死刑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
这次行动没能拯救朝鲜 。
虽然是伊藤博文把朝鲜变成日本殖民地 , 但是他不支持吞并朝鲜 。 伊藤在内阁会议上更是公开发表观点 , 认为合并是长期的事情 , 主张“自治育成” , 让朝鲜自主发展 , 慢慢归化日本 。
而伊藤遇刺后 , 日本加快了对朝鲜的合并进程 。 安重根这一举 , 反而加速了大韩帝国的灭亡 。
你是否会认为安重根是愚蠢的莽夫?
其实 , 安重根被人民铭记的缘由不止于刺杀这一行动 , 还在于他颇有思想 。
他在狱中构思《东亚和平论》一书 , 批判了当时盛行的社会进化论 , 指出其与同属于西方文明的天赋人权论中的矛盾之处 , 并以此批判秉承这一思想侵略亚洲的日本 。
书中写道:“所谓文明 , 本是不论东西之贤人、男女、老少 , 人人恪守天赋之秉性 , 以尊崇道德、互无相争之心而生活 , 共享泰平之事 。 ”
这句话可以看出他对“文明”的洞见——文明不是 “高等人”对“低等人”的倾轧 , 而是平等与和平地共处 。
在法庭上 , 他还列举伊藤博文废皇帝、解散军队、杀戮良民、搅乱东洋文明等十五宗罪 , 严厉控诉日军在朝鲜的暴行 , 期望法庭能根据国际法做出正义裁决 。
可见 , 他的所作所为有章法可循 , 而非未经大脑的冲动行径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安重根受审
当无法以集团的方式进行战争 , 又不愿意放弃战斗时 , 留给弱小民族的唯一出路只有“暗杀” , 这就是悲剧性的现实 。
安重根知道 , 在强大的日本面前 , 他的做法无疑是以卵击石 , 即便伊藤博文死了 , 也会立马有人代替他 , 朝鲜灭国这件事已是板上钉钉 。
然而 , 铁骨铮铮的他认为 , 即便个人力量微薄 , 他也要替朝鲜人民发声 , 表达誓死不屈的态度 。
安重根的死激发了朝鲜人民的爱国情感 , 甚至还赢得了日本部分民众的尊敬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安重根被判死刑
04 结语
仰慕大明风骨 , 深深沐浴儒家文化的朝鲜志士 , 在国家危亡之际仍然坚守心中的“道” , 宁死也要维护朝鲜文明乃至东亚文明 , 尽到身为儒者的责任 。 大韩帝国气数已尽 , 个人的力量无比微弱 , 自己能做的只有明志而已 。
但 , 正是这份坚持 , 也让他们干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事 。
1908年1月 , 义兵总大将李麟荣接到父亲的讣报后卸下总大将之任 , 回家服丧 。 部下曾请求李麟荣归队 , 可他拒绝:“如果对双亲不孝 , 就是对国家不忠 。 我在家服丧三年 , 再回来扫荡日本 , 恢复大韩 , 不就忠孝两全了吗?”
这么做 , 结局大家也知道了 。 从此义兵群龙无首 , 分散在全国 , 被日军各个击破 。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义兵枪决现场
儒家思想中 , 忠是孝类推出来的产物 , 因此要以孝为先 , 这样才合乎“道” 。 “道”是文明 , 位于“国”之上 , 这条原则构成了近代朝鲜的政治文化 。 这便是李麟荣宁可抛下义军也要回家守孝的原因 , 也是朝鲜王朝面对众多威胁 , 仍然坚守传统的原因 。
对“道”的坚守令人敬佩 。 然而 , 这是否也是朝鲜未能及时拥抱现代化大潮 , 被日本抢占先机 , 最终亡国的一部分原由呢?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东京市民提着提灯游行庆祝并合
1910年8月29日 , 《日韩并合条约》签订 , 大韩帝国不复存在 。 东京市内家家户户挂起了日本丸之旗 , 人们在胜利的喜悦中结队前进 , 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 这样的场面一直持续到了夜里 。
约十天后 , 日本诗人石川啄木咏歌道:“地图上 , 朝鲜国 , 涂墨似漆黑 , 且听秋风诉 。 ”这句话 , 让人深刻感觉到了“寒冬时代”的到来 。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近代朝鲜与日本》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一部耳目一新、跌宕起伏的朝鲜近代史
一部朝鲜视角下的中日韩三国近代关系史
一部填补空白的历史佳作
【作者介绍】
赵景达 , 在日韩国人 , 1954年生于东京都 , 1986年东京都立大学研究生院人文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中退 , 现为千叶大学文学部教授 , 专业是朝鲜近代史、近代日朝比较思想史 , 代表著作有《异端的民众反叛》、《朝鲜民众运动的展开》、《殖民地时期朝鲜的知识分子与民众》 , 编著有《亚洲的国民国家构想》(共同编著)、《从比较史看近世日本》(共同编著)、《殖民地朝鲜》、《近代日朝关系史》等 。
【内容简介】
19世纪末 , 为打开“隐士之国”朝鲜的大门 , 欧美列强轮番侵扰 , 主政的大院君坚决攘夷 , 拒绝通商传教 , 树立斥和碑 , 告诫子民“洋夷侵犯 , 非战则和 , 主和卖国” 。
然而1875年 , 日本制造江华岛事件 , 率先与朝鲜缔结不平等条约 。 此后 , 朝鲜陆续与欧美列强及清国签订条约 , 朝鲜半岛沦为各国势力的角逐场:日本计划吞并朝鲜 , 以朝鲜为跳板侵略大陆;清国希望维持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 将朝鲜作为抵御侵略的防波堤;美国希望打开朝鲜国门 , 获取贸易利益;俄国希望在朝鲜扶植势力 , 牵制日、美、英三国……
在各国势力面前 , 小国朝鲜的命运如风前灯火 。 为了延续国祚 , 保全儒家文明 , 朝鲜只能在夹缝中求生 。
《近代朝鲜与日本》——岩波新书精选10
来自日本创刊80周年的精选之作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与大韩帝国的覆灭// //
何为新书?
“新书”是指新近刊行的学术出版物 。 已经走过80年历史的“岩波新书” , 无疑是新书领域最有资历的老字号 。 它的特点是:
轻盈:小而紧凑 , 大多为十万字左右 , 通俗易懂 , 节奏轻快 。
优美:题材广泛 , 可读性强 , 文笔优美 , 内容翔实 。
深度:主题和内容都颇具思考性 。 “岩波新书”在各个领域汇集了大量的权威学者和作家 , 产生了许多名著 。 能入选岩波新书 , 是一件很有荣誉感的事情 , 这是日本各界的共识 。 “岩波新书”在日本又被称为“修养新书” , 以培养现代人的文化修养为己任 , 致力于知识的普及与更新 。 学者们执笔著述 , 将研究成果凝聚成一本本“新书” , 构架起学术与大众之间的桥梁 。
岩波新书主编永沼浩一写道:“不止步于获取知识 , 而是将获取的知识与自我的生活、生命相连接 , 所谓‘修养’就在于此 。 ”
- 晚清大案:梁铁君受康有为指使刺杀慈禧,被袁世凯秘密处死
- 蒋介石要刺杀此人,密令戴笠亲自执行,结果,戴笠反倒被抓关押三天
- 谁才是真正的朱元璋:为了防止被刺杀而故意画丑像?
- 张作霖被刺杀后,裕仁天皇大发雷霆,首相引咎辞职郁郁而亡
- 太子丹找人刺杀秦始皇,背后的恩恩怨怨,你知道吗?
- 中国古代四大刺客分别是谁?只有“荆轲”没刺杀成功
- 此谋士刺杀皇帝,偶得天书,献三绝计,晚年做一事子孙繁荣千年
- 卢小嘉有多狂?刺杀上海警察厅厅长,暴打流氓教父黄金荣
- 吕四娘刺杀雍正皇帝是真的吗?是否真有吕四娘其人?
- 清朝最悲催的皇帝,一生多次被刺杀,被刺客逼得下罪己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