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

通过电视剧《乔家大院》 , 人们对乔致庸以及乔家的传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 民间甚至流传“从政必看曾国藩 , 经商须学乔致庸” 。 而把这段历史搬上电视荧屏的 , 正是乔氏家族第七代乔燕和 。 不过含“金钥匙”出生的她并没传承乔家的衣钵从商 , 而是15岁入梨园 , 研习昆曲几十年 。

乔家大院虽不是山西最大的宅院 , 却记录着乔家几百年来的兴衰 , 沉淀着祖辈们几百年来的晋商精神 。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

乔燕和

在天津和平区赤峰道74号 , 有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洋楼 , 这里就是“晋商翘楚”乔致庸建于上世纪20年代的“大德通票号” 。 1943年 , 乔氏家族第七代乔燕和就出生在这里 。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

乔燕和

近日 , 采访人员在北方昆曲剧院排练厅见到了乔燕和 , 年近古稀的她正带着学生们排练新戏 , 虽然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 , 但乔燕和内心深处 , 却始终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家——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 。

捐给北洋水师一艘军舰

经济学家梁小民曾做过统计 , 从明朝初年到民国初年的500多年间 , 4大晋商的年总收入甚至赶上了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 。 乔致庸则是晋商中的佼佼者 。 1818年 , 乔致庸出生在山西祁县一个商贾世家 , 是乔家第三代 , 人称“亮财主” 。 他执掌家务期间 , 乔家日益兴盛 , 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 。 其下属“复字号”(乔家商号名称都冠以“复”字 , 人们将其统称为“复字号”)称雄包头 , 有“先有复盛公 , 后有包头城”的说法 。 乔家另有大德通、大德恒两大票号 , 遍布全国各地商埠、码头 。 至清末 , 乔家已经在全国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 , 资产达数千万两白银 。 有人说 , 乔家鼎盛时“富可敌国” , 对于这一盛况 , 乔燕和并没有听家人提起 , 她惟一听说的是 , 乔致庸晚年时给北洋水师捐过一艘军舰 。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

乔家家规很严格 吃饭时不许丢一颗米粒

作为第七代 , 乔燕和并没有感到自己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 。 在她儿时的记忆中 , 乔家的家规很严格 。 “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不许浪费 , 不许丢一颗米粒 。 大人们还吓唬说 , 女孩子如果把米粒剩在碗里 , 将来就会找一个‘麻子脸’的丈夫 。 ”

乔家当年拥有大笔财富 , 乔致庸为了防止子孙沾染恶习、不求上进 , 定下了严格的家规 。 “祖爷爷治家极严 , 有六不准:不准吸毒 , 不准纳妾 , 不准虐仆 , 不准赌博 , 不准冶游(男女出外同游) , 不准酗酒 。 我想乔家兴盛200年 , 富了六代 , 这也是内在原因 。 ”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

乔家后人

乔燕和说 , 乔家的先祖是一位叫乔贵发的贫苦农民 。 乾隆初年 , 先祖为摆脱贫穷“走西口” 。 10余年后 , 他和同乡开了一间经营粮杂的小字号“广盛公” , 但由于生意不景气 , 面临破产 。 “关键时刻 , 先祖的生意伙伴看他为人好 , 相约3年后再来收欠账 。 先祖就这样起死回生 , 3年后不仅还清了欠款 , 生意还兴隆起来 。

此后 , 乔家就立下家规 , “慎待相与(生意伙伴)” 。 就是说 , 一定要谨慎考察生意伙伴的人品信誉 , 不本分老实的人就是利润再大 , 也不与之交往;一旦结交 , 在对方遇到困难时 , 就要竭力相助 , 即使明知无利可图 , 也不绝交 。 “从此 , 乔家有了经商重诚信的条规 。 不过 , 真正将乔家家族生意发扬光大的 , 还是祖爷爷乔致庸 。 ”乔燕和说 。

乔致庸经商之道 重用德才兼备的外姓人

谈起祖爷爷 , 乔燕和相当钦佩 。 “小时候 , 爷爷时常会提起祖爷爷乔致庸 , 他性格豪爽 , 80多岁了还能大口喝酒、吃肉 。 他一直坚守家规 , 诚实守信 , 聪明却不精明 。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

乔致庸画像

乔燕和说 , 乔家有条规矩:大小字号的掌柜 , 都不能由乔家人来担当 , 而是选择德才兼备的外姓人 , 并要做到疑人不用 , 用人不疑 。 “祖爷爷看人眼光很准 , 破格提拔了很多人 。 他培养的一位叫贾继英的人 , 后来成了中国第一任银行行长 。 ”

1900年 ,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慈禧、光绪仓皇出逃 , 路过山西缺少盘缠向晋商借贷 , 只有乔家“大德通”太原分号的经理贾继英答应了 。 他没有请示 , 无偿向朝廷捐了30万两白银 。 乔致庸不但没处罚他反而提拔了他 。 后来慈禧为还乔家的人情 , 将大量政府税收汇兑业务交由乔家来经营 。 筹备户部银行时 , 任命贾继英出任第一任行长……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乔家大院的子孙今何在?// //

乔家的管理之道 员工享“公务员”待遇

乔燕和说 , 乔家也特别注重员工的利益 , 那时乔家的票号就已有了股份制 , 员工每年定期分红 。 在乔家商号有这样的规矩:每年伙计们都有带薪的年假 , 如果要回家探亲 , 除了发放寄存的工钱外 , 商号还要另外给伙计做3套衣服 , 让他衣锦还乡 。 所以 , 当年进了乔家 , 就像是今天当上了公务员 , 衣食无忧 。

乔家如何败落的 为守信义宁可毁祖业

乔致庸共有6个儿子 。 乔致庸也曾想在儿子中寻找继承人 , 却无一理想人选 。 他对儿子也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长子不可委以重任 , 因为他骄横跋扈;次子个性暴烈;三子过于老实 , 不是经济之才;四子朴实迟钝 , 不善于说话;五子是个书呆子;六子体质瘦弱 , 难当大任 。 最后 , 只能把家业交给了长孙乔映霞 , 也就是乔燕和的爷爷 。 乔映霞很好地继承了乔家诚恳踏实的经营风格 , 为了守住“信义”二字 , 不惜赔上身家 。

1930年 , 中原大战爆发 , 当时山西发行的钞票是“晋钞” , 阎锡山兵败后 , 晋钞迅速贬值 , 跟新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大概是250000∶1 。 如果对存款户以晋钞付出 , 乔家“大德通”可趁机大赚一笔 。 但乔家没有这么做 , 几乎动用了家族的全部积蓄 , 用新币付给存户 。 存款户没有吃晋钞贬值的亏 , 而已陷入困境的乔家则亏空数万两白银 , “大德通”彻底走向了没落 。 对于家族的这段历史 , 乔燕和记忆犹新 。 “爷爷说‘大德通’是为此倒闭的 。 ”乔家一直坚持着这样的赔本买卖 , 直到1952年 , 最后一家“大德通”钱庄关了门 。 乔家两百年充满传奇的历史也宣告终结 。

乔家后人今何在 大多数人是工薪阶层

“以前父亲就想为乔家立传 , 可惜1993年父亲突然辞世 , 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 ”2003年 , 退休的乔燕和终于有机会筹拍了电视剧《乔家大院》 , 她没想到 , 乔家的经商和处世之道一下子传遍了大江南北 。

现在 , 乔家已是第九代了 。 “乔家后人大多是公职人员 , 属于工薪阶层 , 普通而平凡 , 但还是很重视教育 。 ”乔燕和介绍 , 家族中20个子女出了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 。 “大多数人都在北京 , 因为人太多 , 工作也忙 , 在商议家族事务时 , 只好各家派一个代表参加 。 每隔几年 , 家族成员会一起去大院儿聚会 , 也是对前辈的一种怀念 。 ”乔燕和说:“乔家的生意终结了 , 可乔家的精神却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 我们这个家族70多口人 , 没有一个‘作奸犯科’的 , 乔家的后人们也一直恪守着祖先留下的规矩 , 诚信忠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