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 。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 。据说误食了要招灾祸,但仍可吃猪、牛、羊肉 。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 。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
入伏之时,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麦满仓,而到了伏天人们精神委顿,食欲不佳,饺子却是传统食品中开胃解馋的佳品,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就有了“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 。在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据考证,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 。《魏氏春秋》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 。《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五月是恶月,六月与五月相近,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过水面,就是将面条煮熟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以“败心火” 。炒面,就是用锅将面粉妙干炒熟,然后用开水冲后加糖拌着吃,具有“解烦渴,止泻,实大肠的作用” 。
5、小暑舐牛
在山东临沂地区,每到小暑,人们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 。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有;“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6、吃藕
此外,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 。在清咸丰年间,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 。藕与“偶”同音,所以人们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 。藕与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 。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钾和膳食纤维也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 。鲜藕以小火偎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
7、市冰
冰,性寒,盛夏的时候用冰冷藏肉、鱼、蛋、水果等,可以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长时间保持新鲜清洁 。但是此时不宜多食,因为冰的性质与此时炎热的气候相反,冷热相遇,最容易导致疾病 。《食谱》中有述:“凡夏用冰,止可隐映饮食,令气凉耳,不可食之 。虽当时暂快,久乃成疾也 。”妇女尤其应当注意勿多食寒冰 。我国人民很早便愉得了贮冰用冰 。《周礼》载:“凌人掌冰,春始治鉴 。”鉴是如甄一般大小的容器,在鉴口放上冰块,把食物贮存在鉴中,就像现在的冰箱一样,可以冷藏食物 。
在没有人造冰以前,一般所用的冰都是窖藏之冰,吴地的人称之为凉冰 。每当三伏,就有人在街上担担卖冰,有的还将杨梅、桃子、花红之类的鲜果放在冰中,通常叫作冰杨梅、冰桃子等 。鲜鱼店铺则用冰来给鱼保鲜,称之为冰鲜 。
周代有在夏季发放冰块的规定(见《周礼·天官)),后世的人也加以效仿 。《邺中记》称:“后赵石虎都邺,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以藏冰,三伏之月 。以踢大臣 。”《元和县志》记载:“冰窖在薪门外,设窖二十四座,以按二十四气,每遇严寒,戽水蓄于荡田,冰既坚,贮之于窖,盛夏需以护冰鲜,并以涤暑 。”在旧历五月就有人开始挑着担子卖冰 。宋代诗人陆游〈重午》诗中写道:“叶底榴花蹙绛增,街头初卖苑池冰 。”他自己解释道:“会稽不藏水,卖者皆自行在来 。”小暑时,已人炎夏,为使食物保持新鲜,或者食用冰块以清凉解暑,冰市便应运而生 。《燕都杂咏》中写道:“磕磕敲铜盏,街头听卖冰 。浮瓜沉李脆 。三伏绝炎蒸 。”这描绘的就是卖冰人夏日沿街卖冰核的情形 。
- 适合失眠发朋友圈的句子
- 十大最好吃的海鱼之鳕鱼的营养价值
- 内向的文科生适合什么专业◎前十专业排名推荐
- 以家人之名李尖尖画的是谁
- 天坑鹰猎结局
- 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 妃子最多的皇帝
- 东方绿洲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 女生好就业的专业有哪些◎学什么专业前景好吃香
- 怀念啊我们的青春啊是什么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