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不同种类怎么做 意义是什么( 二 )


3、鲜玉米从玉米棒子上面掰下来,一粒一粒的掰很麻烦,可以用水果刀沿着玉米粒的根部往下切 。把玉米粒和泡好的糯米搅拌均匀 。
4、折一下芦苇叶的最末端 。
5、在折成一个三角形 。
6、在三角形里装上搅拌均匀的玉米粒和糯米 。
7、用剩余的叶子顺着三角形的方向包裹结实 。
8、用棉线把包裹结实的粽子捆起来 。
9、冷水放一口大砂锅里煮2个小时,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煮 。
10、出锅后放在篮子里面晾凉,吃不玩的可以放在冰箱里面冷冻起来,需要吃时候提前拿出来化冻,再蒸10分钟就好了 。虽然30分钟就粽子就可以吃了,但是要想粽子粘香软糯,需要煮2小时才可以 。
大肉粽的做法
原料:糯米、猪瘦肉、上等五花肉、粽叶、花生米、小花菇、棉线、生抽、老抽、蚝油、料酒、盐 。
做法:
1、糯米洗净浸泡一夜 。
2、猪瘦肉和猪五花肉均切块状,用生抽,老抽,盐,蚝油,少许料酒抓匀腌制入味 。
3、小花菇泡发,花生米用水泡涨 。
4、干粽叶提前泡好后冲洗干净 。
5、将粽叶光滑面朝内卷成圆锥,放一小勺糯米,再放猪瘦肉和五花肉各一块,加几粒花生米,一两个小花菇,再盖一层糯米,压实 。最后用上端多余的粽叶向里折回盖住糯米,并包裹好整个粽子,用棉线缠紧打上结 。
6、包好的粽子入锅蒸2小时左右即可 。
端午节吃粽子意义
“粽”字本作“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 。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
【端午节粽子◎不同种类怎么做 意义是什么】由此可见,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而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人们才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的食品,因为传说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这也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