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三月三的风俗以及特点( 二 )


祭祀
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的“壮族三月三”主要是以祭祀为主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陆晓芹称,在“三月三”当天,这几个地方的人会起个大早,带上祭祀用品去祭拜祖坟,到了中午,会选择在某一个祖坟前聚餐,“这种聚餐的方式是很融洽的,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家族感 。”陆晓芹说 。在饮食方面,当地的糯米饭既有四色也有五色,一些村屯会有在每碗糯米饭上面放一个煎鸡蛋的习俗 。
抛绣球
人们在茶余饭后,互相抛接绣球以娱乐身心,后来逐步演变成为壮族男女青年表达爱情的方式 。每年“壮族三月三”抛球球活动颇为精彩,在歌圩中男女青年相邀聚集在地头、河畔,他们分成男女两方,拉开适当距离,互相引吭高歌,用歌声来表达问候和增进了解,对歌有问有答,姑娘们可将手中的绣球向意中人抛去,小伙子接住绣球后,将它欣赏一番后,又向姑娘抛回去 。经过数次往返抛接,如果小伙子看上哪一位姑娘,就在绣球上系上自己的小礼物(例如银首饰或钱袋),抛回馈赠女方,馈赠愈重说明小伙子对姑娘情意愈深 。姑娘接住小伙子的礼物时,若收下,就说明她接受了小伙子的追求 。这时,两人或继续对歌表达情意,或相约到僻静处聚会 。
演壮戏
壮戏,又称壮剧,是在壮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和杂耍技艺的基础上形成的舞台表演艺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主要流行于左江、右江流域 。按表演风格的不同大体可分为南路壮戏、北路壮戏和壮师戏(即壮族师公戏,又称壮师剧)三种类型 。据介绍,演壮剧已经成为“壮族三月三”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壮族人之所以迷恋于壮戏,是因为除了戏的内容吸引人外,祈求平安、丰收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
撞彩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撞彩蛋”,这是老少皆宜的趣味项目 。在“壮族三月三”节庆期间,各家各户精选出鸡蛋,煮熟之后用各种颜料上色,其中大部分以红色为主,因为红色代表着红红火火的好兆头 。小孩们会将彩蛋挂在身上,在外出游玩时,碰见相同挂彩蛋的伙伴,便可以玩起“撞彩蛋”的游戏,将两只鸡蛋对碰,没有裂痕的一方则为胜者,在民间,成功撞破彩蛋的人寓意着撞到好彩头 。
板鞋比赛
板鞋比赛是一项壮族运动,起源于明代 。相传明代倭人侵扰我国沿海地带,广西百色地区的瓦氏夫人率兵赴沿海抗倭 。瓦氏夫人为了让士兵步调一致,令3名士兵穿上一副长板鞋齐跑 。长期如此训练,士兵的素质提高了,斗志高涨,所向披靡,打败了倭人 。后来南丹那地州壮族人民模仿瓦氏夫人练兵方法,开展3人板鞋竞技活动自娱自乐,挖掘了这项民间体育活动 。板鞋比赛即是将同组队员的左脚和右脚分别固定在两条长木板上,然后在规定赛程内比赛前进的速度,最先到达终点的夺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