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小程序名称( 二 )


03
小程序已有3000多个分类
四个人以“垃圾图片识别”为切入点,从策划到原型设计、前端开发,只用了一周时间 。6月18日,“垃圾分类工具”小程序上线 。该小组的负责人胡颖说,选择从图片识别中切入主要是考虑实用性 。该团队发现,许多小项目只停留在政策解释上,但并不真正实用 。比如有些市民不知道玉米芯和玉米皮是不是湿垃圾 。用拍照识别的能力,能让垃圾分类查询真正实现可识别,随时可用 。
“垃圾分类工具”小程序
为了保证垃圾分类数据库的准确性,该团队根据上海市政*和专业知识进行了专门的手工提炼 。每天傍晚6点半,团队都会更新一次新的数据库.同时,在网友的帮助下,他们也列出了更多的垃圾分类,现在他们有了3000多个独特的分类.
这个小程序上线后,胡颖把它发给了身边的一些朋友,得到了很好的反馈 。大家都会自发的帮忙转发 。他们还打印了带有小程序代码的材料,并将其交给离线社区的一些物业,以便张贴给居民使用 。小程序上线仅20余天,访问量已经超过了10万,用户量超过了5万.“团队会坚持下去的 。”胡颖说 。
04
垃圾分类考试意外受欢迎
垃圾分类大火之后,上海社区的大妈们成了生活经验丰富、锻炼充分的“主人” 。日前推出的“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在科普四大垃圾类型下不同垃圾分类知识的基础上服务,推出了“城市垃圾分类统考”,获得了大量“粉丝” 。
粽子叶属于哪种垃圾?木扣属于什么垃圾?每天晚上,王阿姨都会登录这个小程序,参与垃圾分类“随堂测试” 。小程序员m说:“很多退休大妈一天认真刷很多遍题 。他们给我们的信息也很可爱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取得低成绩时会感到焦虑 。有的考满分会在姐妹中炫耀成绩 。他们做题 。高兴的是,我也赞同上海实行垃圾分类的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反馈和帮助 。”
在线测试的形式不仅具有趣味,还有一定的社交属性也带来了产品数量级的增长 。大部分日子里,测试模块占小程序总访问量的一半 。
“垃圾分类指南”小程序
这让m和第一次创业的团队感到非常兴奋 。她的垃圾分类节目初衷是受央视一部纪录片的影响,该纪录片记录了一名留学生回国后在一个村庄学习实施垃圾分类的过程 。同样是留学生的m很感动 。她在国外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回国后,她发现很多人都不熟悉她,于是和c商量后一拍即合,想出了创建小程序的主意 。m在同学圈找了个技术高手,j,和想法沟通了一下,得到了j的相当认可,带了负责后端技术的b进来,马上拉开了小程序的创作序幕 。
上海的垃圾分类政策也涵盖了外国游客 。考虑到上海有很多留学生和外国游客,该团队还在“垃圾分类指南”中提供了中英文的语种切换服务,帮助英语用户快速学习垃圾分类 。
垃圾分类政策将很快覆盖中国更多的城市,国家环保行动正在进行中 。在这条路上,除了线下的政策执行者,还有线上的小程序开发者,他们扮演着助跑的角色 。现在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不同城市对垃圾分类的不同需求,垃圾分类数据库的准确性,对更多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教育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