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几句话拿下慈禧

中日甲午海战 , 遭遇彻底惨败;签订《马关条约》 , 遭受天下人痛骂 。

雪上加霜 , 败上加辱 , 如此境遇下 , 72岁的李鸿章为什么不选择就此隐退?

李鸿章一生秉承的“挺、耐、恒”是一个因素 , 其贪权恋位的政治性格是另一个因素 。

此外还有第三个因素 , 那就是他所谓晚清中兴名臣的沉重包袱 。 在李鸿章所处的时代 , 中兴名臣无论贪权与否 , 无一例外都是死在封疆大吏任上的 , 曾国藩是这样 , 左宗棠也是这样 。

这是谢幕的荣耀 , 亦是个人历史的道德光辉 。

所以无论如何 , 李鸿章不能闲死在京城贤良寺 , 那样的话 , 他会视其为一生最大的失败和耻辱 。

从这个角度讲 , 在过去的官场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很多时候并不代表高尚的道德情操 , 相反它只是经过道德粉饰的可悲的功利心 。

是沽名钓誉 。

是历朝历代的帝王想看到并且可以利用的陋习 。

理解了这个 , 再去看最后几年的李鸿章 , 你很容易找到他所有隐忍、左右逢源、审时度势乃至伺机钻营的出处 。

而不是拔高他或者矮化他 。

当然 , 你也能看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下隐晦的帝王权术 。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几句话拿下慈禧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 , 几句话拿下慈禧// //

让我们从李鸿章代清廷签完《马关条约》说起 。

身背《马关条约》这涂满耻辱的黑锅回到京城后 , 清廷又一次暴露了对汉臣的薄情寡恩 , 李鸿章觐见完光绪帝之后 , 朝廷名义上留他在京城“入阁办事” , 实际是拿掉了他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权位 , 这是一种闲置、晾晒 , 也是一种毫无善意的待用 。

那段时间 , 李鸿章所在的贤良寺 , 门庭冷落 , 车马稀疏 , 几可罗雀 。

政敌们盯着他 , 妄想搜寻到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 门生故交纷纷离开而去 , 就像远离一条发臭的老咸鱼 。

但饱览几十年风云变幻的李鸿章没有彻底消沉下去 。 表面上看 , 他闭门谢客像是淡出了政坛 , 实际上他是在韬光养晦 , 静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

人生困境下 , 真正的机会往往在曲折道路的尽头 , 而且是稍纵即逝的 。 没有耐心的人 , 走不完曲折 , 没有智慧的人 , 抓不住最终 。

这样的道理李鸿章自然体会的透彻 。 几十年世事磨砺 , 他有的是坚韧、耐心 , 以及常人难及的沉浮大智慧 。

所以 , 曲折的过程他必定会去尊重;难得的机会更不可能让它溜走 。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几句话拿下慈禧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 , 几句话拿下慈禧// //

第一个不是机会的机会出现在《马关条约》签订后的1896年3月间 。 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即将举行加冕典礼 , 点名要李鸿章参加 , 并借此商议两国之间旨在联合对日的密约 。

这是俄国窥视东北权益的一个圈套 , 但病急乱投医的清廷却把这圈套当成了“赎回辽东”的绝佳机会 。

就这样 , 在俄国人的点名要求下 , 慈禧召见了李鸿章 , 并将他任命成了出使欧美八国的大清国全权大使 。

得到这项任命时 , 李鸿章以为自己东山再起的机会来了 , 可结束190天 , 横跨三大洋 , 行程9万里的访问后 , 李鸿章这才意识到 , 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机会 , 顶多算是慈禧对他的一次“酬庸”之举 。

因为出使归来后 , 朝廷对他依旧冷漠不用 , 仅仅在1896年10月给了他一个总理衙门上行走的虚职 。

在当时 , 总理衙门上行走被官场中人称为无用的“伴食宰相” 。 对李鸿章而言 , 得这个只剩陪人吃饭的虚名虚位几乎就是个笑话 。

更糟糕的是 , 笑话的背后 , 朝廷似乎还有进一步羞辱他的意思 。

就在李鸿章被任命为总理衙门上行走的同一天 , 他居然遭到了一项弹劾 , 内容十分夸张——“李鸿章擅入颐和园禁地游览 , 殊于体制不合 , 著交部议处 。 ”

吏部接到弹劾后 , 动作更过分 , 直接准备将其革职 。 最后还是光绪朝回拉了一下 , 给了李鸿章一个“罚俸一年 , 不准抵销”的处罚 。

但受到这种足以引起激愤的羞辱 , 李鸿章并没有失去分寸 。 在那段究竟该支持维新变法还是该站队顽固派的敏感时期 , 他显得很持重 , 很老道 。 出于图强的公心 , 他稍微偏左 , 出于自保的私心 , 他偏左但不离右 , 两头都不得罪 , 既不堵现实的前路 , 也不断必留的退路 。

能东山再起的人 , 不仅是临门一脚的高手 , 更是过程盘带的高手 , 李鸿章最后的宦海生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

但现实的曲折残酷有时候比想像的更曲折更残酷 , 虽然李鸿章极力避开了那个时代的所有雷区 , 坚决不卷入光绪和慈禧的权争 , 但善操帝王术的慈禧还是轻易不给他机会 。

不仅不给他机会 , 相反还要进一步打压他 , 甚至羞辱他 。

1898年夏秋 , 山东黄河再次决口 , 数十县被淹 , 受难灾民无数 , 甚至出现了浮尸蔽水的惨景 。

就在这个时候 , 慈禧竟任命实龄已75的李鸿章前往山东履勘山东河工 。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几句话拿下慈禧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 , 几句话拿下慈禧// //

慈禧为什么要这么做?

此时 , 慈禧刚刚完成戊戌政变 , 囚禁光绪 , 再度训政 。 这个时候派李鸿章这样的重臣去勘察灾情 , 显得她重视灾民 , 有利于她的政德 。 更重要的 , 她要用这种方式来变相惩罚李鸿章在戊戌变法中的左右逢源 。

再高明的左右逢源有时候也难逃“权谋帝王”的毒眼 , 对付尚有价值的逢源滑头 , 像慈禧这样的人一定会先惩罚 , 接着再让此人无左右之源可以逢 。

庙堂上无死角 , 无左右 , 这是残酷的真理 。

李鸿章当然知道这个真理 , 所以当接到这项任命时 , 一向会抗命的他选择了走过场 , 只用寥寥几言象征性地推辞了一下 。 当慈禧很坚决地驳回他的推辞后 , 他不再耍任何花招 , 跟着就拖着老迈的身躯上任去了 。

在随后的四个月时间里 , 李鸿章风雪无阻 , 任劳任怨 , 十分认真且心甘情愿地接受了慈禧的惩罚和羞辱 。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几句话拿下慈禧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 , 几句话拿下慈禧// //

接受惩罚有时候就是东山再起的前奏 。

从黄河灾区回来后 , 李鸿章又在京城贤良寺困居了八个月 。 八个月过后 , 东山再次的机会终于来了 。

因为庙堂之上无死角 , 慈禧发动戊戌政变 , 将光绪囚禁在瀛台后 , 这场权争并没有真正结束 。 在慈禧看来 , 活着的光绪以及支持他的“维新乱党”依旧是个巨大的威胁 。

怎么消除这个威胁?

种种迹象表明 , 慈禧是有意以“帝重病”为由谋害光绪的 。 但当时的大清早已不是天朝上国 , 各国列强在京城的分量举足轻重 , 慈禧不得不考虑这些洋人对光绪的态度 。

哪知道 , 稍一宣布光绪得了重病 , 各国列强就迅速表示出了强烈的质疑 , 质疑的下面就是对光绪的支持 。

一时间 , 要求慈禧归政 , 确保光绪平安无事的呼声此起彼伏 。

面对如此不利 , 慈禧只得打消谋害光绪的阴谋 。

一招不行 , 不甘心的慈禧转而又使出了另一招 , 她欲废掉光绪 , 另立傀儡新君 。

这一招虽然没有谋害来的极端 , 但各国列强的态度依旧不能不考虑 。 但此时后党与洋人正交恶 , 无从打探 , 怎么办?

慈禧终于想到了李鸿章这个不属于帝党 , 跟洋人交道很深的闲置重臣 。

就这样 , 心腹荣禄带着慈禧的意思登门找到了李鸿章 。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几句话拿下慈禧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 , 几句话拿下慈禧// //

荣禄刚把来意说明 , 李鸿章随即就从他的话里捕捉到了那稍纵即逝的机会 。

咱们来看看李鸿章是怎么捕捉这机会的?

李鸿章跟荣禄说 , 废立之事乃内政 , 不加掩饰地询问洋人有失国体 。 听闻康梁在广东的影响甚大 , 地方人心异常浮动 。 与其冒失打探 , 不如将我远放两广 , 一来可以弹压地方 , 二来可以借各国使节前来祝贺之机 , 委婉探得他们对废立之事的态度 。

如此一举两得的说法 , 荣禄当场就被说动了 。

回来禀告慈禧 , 这说法在慈禧的权谋算计中稍一发酵 , 李鸿章想要的东山再起机会就算是落地了 。

在慈禧看来 , 李鸿章所言既合理 , 又正中下怀 。 前有宣扬光绪病重闹出的沸沸扬扬 , 再谋废立之事确实不能打草惊蛇 , 李鸿章的委婉探虚实的确有益于废立之事的谋划 。

而他所说的赴两广 , 弹压地方 , 这不就是左右逢源后的“投名状”吗?即便这是李鸿章欲要封疆权位的借口 , 但到了任上也就由不得他了 , 这投名状他是愿意拿得拿 , 不愿意拿也得拿 。

既能探得虚实 , 又能把李鸿章彻底打成后党 , 何乐而不为呢!

就这样 , 李鸿章终于拿下了这个不深挖绝不会有的机会 , 慈禧随即颁下上谕 , 李鸿章任两广总督 , 即刻赴任 。

值得一说的是 , 此道上谕刚颁下 , 第二天 , 慈禧以光绪的名义又下一道诏谕 , 令各省督抚严密缉拿康有为、梁启超 。

这实际上是对李鸿章说的 , 意在坐实他必须在两广镇压维新派的投名状 。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几句话拿下慈禧

屡遭羞辱打压李鸿章如何东山再起?利用荣禄来访 , 几句话拿下慈禧// //

1900年1月7日 , 终于东山再起的李鸿章春风得意地离京南下 , 1月16日到达广州后 , 只隔了一天就接印视事了 。

说到缉拿康梁 , 封疆大位到手 , 又远离宫廷争斗的漩涡后 , 李鸿章想耍滑头 , 还想两头不得罪 , 但慈禧怎能饶过他 , 康梁抓不到 , 那也必须把康梁的祖坟铲平了 。

李鸿章躲闪不过 , 最后硬是把康梁的祖坟铲了 , 愤怒的梁启超一度想派刺客暗杀李鸿章 。

再说委婉探听一事 , 李鸿章的确借机做了 , 并且把洋人不太赞成的态度告知了慈禧 。

怎奈慈禧仍不甘心 , 依旧弄出了先立“大阿哥” , 再慢慢废掉光绪以及让义和团进京 , 向十一国宣战的诸多贪权闹剧 。

在这一个接一个的闹剧下 , 八国联军来了 , 李鸿章终于得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最后机会 。

只是这机会太沉重 , 还得背负辛丑卖国的骂名 。

真是可悲 。

亦可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