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有一台这种电器 都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留下你的评论

录音机问世

话说当年丹麦有位年轻小笨熊工程师Valdemar Poulsen , 他利用磁性变化的原理 , 以钢琴线制造了一部「录话机」 , 1898年获得专利 , 这就是1930年代钢线录音机的前身 。 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中 , Poulsen展出了他的录话机 , 虽然早前就已经有著名歌唱家的录音圆筒出售 , 科学家仍对录话机大感兴趣 , Franz Josef皇帝还留下一段谈话 , 成为现存最早的磁性录音数据 。


谁家有一台这种电器 都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留下你的评论

谁家有一台这种电器 都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留下你的评论// //

录音机

圆盘留声机发明人Emile Berliner同一年到美国设厂生产机器 , Poulsen也想跟进 , 但资金不足 , 最后工厂落入商人Charles Rood手中 。 有生意头脑的Rood以录话机录制美国总统的谈话 , 又协助纽约警方侦破黑社会谋杀案 , 使得录话机声名大躁 。 德国海军透过丹麦买了几部录话机用在船舰上 ,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们就用来记录摩斯密码 , 导致美国运兵船被德国击沈 , 战后Rood被以叛国罪起诉 , 但到他九十几岁去世前仍在缠讼中 , 这是录音机史上的一段「间谍外传」 。

德国人尝到甜头后 , 开始对磁性录音展开研究 , 1927年Fritz Pfleumer成功的以粉状磁性物质涂布在纸带或胶带上进行录音 , 希望能取代当时的钢线录音机 。 当时英国BBC广播公司使用由录话机改良的巨型Blattnerphone钢带录音机 。 这种录音机可切断钢带重新焊接来进行剪辑 , 但焊接点总会有轰然巨响 , 操作时又怕焊点断裂而钢片横飞 , 所以德国人发展的磁带安全又理想 。 1932年著名的BASF成功开发出可大量生产的录音带 , 他们与德国最大的电机制造商AEG合作 , 希望在1934年的柏林无线电展览中推出「Magnetophon」磁音机 , BASF并先行制造了五万公尺的录音带 , 在塑料材料还未普遍运用前 , 这是个很惊人的成就 。

磁性录音

1936年英国指挥家毕勤爵士率领伦敦爱乐访问德国 , 应BASF邀请 , 11月19日在该公司Ludwigshafen的大礼堂中进行了一场演奏 , 曲目包括莫扎特《第39号交响曲》等 , 这是音乐史上第一次大型的磁性录


谁家有一台这种电器 都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留下你的评论

谁家有一台这种电器 都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留下你的评论// //

录音机

音;在大西洋彼岸 , 指挥家史托考夫斯基1931年的立体声实验录音 , 以及同年RCA示范的33又1/3转长时间录音 , 都还是直接将声音刻在蜡盘上 。 美国人也进行磁性录音研究 , 像是Marvin Camras把交流偏压技术引进钢丝录音机 , 使其频宽与杂音都达到可收录音乐的水平 。 另一家Brush公司也发展出录音带 , 他们委请3M制造一种有光滑表面 , 厚度为千分之三寸的薄胶带 , 柔软防潮 , 在上面可涂布磁性铁粉 。 这些规格后来持续用了三十年 , 不过Brush所设计的录音机Soundmirror却没有形成气候 。

二次大战期间 , 德国广播电台已经开始大量运用磁带录音机 , 播出重要军事将领的录音 , 美国人常搞不清楚为什么希特勒可以同时出现在好几个地方?直到二次大战后 , 终于诞生了第一台可供录音室用的美国磁带录音机 。 不过在推销时却遭遇了一些困难 , Mullin想到何不请天王巨星平克劳斯贝所主持的广播节目试用?1947年夏天 , Ampex提供的录音机派上用场 , 平克劳斯贝对于剪接方便的磁带录音机非常满意 , 于是预定秋天起都改用磁带录音机 。 不过工程人员心里怕怕的 , 把磁带的内容又在唱片上刻了一次 , 再以唱片播出 , 如此持续了半年多 , 没想到这居然是后来音乐唱片制作的标准模式 。

匣式录音带的出现

Ampex的录音机是使用录音带的全部宽度 , 单方向录一次 , 每次录完后就要回卷 , 这样的方式称为全轨式(Full Track) 。 不久就出现了每次只用磁带一半宽度的半轨式录音机 , 录完后相反的方向可再录一次 , 时间也增加了一倍 。 嘿!对了 , 既然可以用两轨 , 就可以录两种不同的讯号 , 1949年美国的


谁家有一台这种电器 都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留下你的评论

谁家有一台这种电器 都能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留下你的评论// //

录音机

Magnecord公司就开发出一种双轨式的立体声录音机 , 比第一张商用的立体声唱片足足早了近十年 。 有了立体声录音机之后 , 1952年纽约的WQXR电台开始立体声的FM广播 , 1954年Audiosphere也发行了第一卷商业性的立体声录音带 , 音响世界正式进入立体声时代 , 并间接推动了立体声唱片的发展 。 Ampex则在磁带录音的基础上 , 1953年成功开发出彩色录像机 , 此后廿年间独霸市场 。

从这时开始 , 磁带录音机进入战国时代 , 也进入一般美国家庭中 。 盘式录音机效果虽好 , 要让一个老爷爷把磁带东绕西拐的穿过许多滚轮 , 正确安装完毕 , 只怕不太容易 , 后来克里夫兰一位发明家George Eash就把一个五寸的盘带装到塑料盒中 , 再加上一些压轮与导杆 , 使它很容易就能使用 , 即使在颠簸的汽车中也能不受影响 , Eash这项发明就是我们所说的「匣式录音带」 。 Eash最初遭遇的困难是时间太短 , 只有三十分钟 , 后来经过不断改良 , 才能录下一个小时的音乐 。 1963年Earl Muntz进一步改良Eash的设计 , 大量用于汽车、轮船之上 。 此外 , Muntz在匣式录音机中使用了四声轨的录音头 , 原本是要延长播放时间 , 后来却意外的成为四声道音响的优良储存设备 , 一直到七○年代末期 , 称为Fidelipac的匣式放音机还有许多拥护者 , 形成一种特殊的音乐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