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中国盔甲中的“山文甲”探源

不戒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甲胄是武备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核心 , 中国甲胄的发展从可考的历史来看 , 从商到清 , 历经三千余年 , 从材质而言甲胄从皮革髹漆与青铜并存 , 后发展到钢铁 , 从造型来说历代均有不同 , 有札甲、环锁铠(锁子甲)、裲裆甲、明光甲、棉甲等等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 双林寺韦陀

但是有一种甲制 , 从《唐六典》中记载始 , 宋、明以来历代皇陵的石翁仲 , 寺庙中的神将 , 以山西双林寺韦陀为代表(图1) , 水陆画(图2 明 商喜《擒将图》关羽)和大都采用“山文甲”(山纹甲)形式 , 其广泛存在于壁画、庙画、雕塑之中 , 而至今出土资料中从无出现 , 那么这种甲在中国武备历史中真的出现过吗?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 商喜 关羽擒将图

一、中国历代盔甲的类型

盔甲的产生是伴随兵器发展进步而产生的 , 商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青铜胄 , 但是身甲则为皮甲 。 战国时期甲胄仍然以皮甲为主 , 《周礼·考工记》记载着“函人为甲”,完整记录了皮甲制作的材质与工艺规范 , 对甲片皮料的选择 , 使用“犀甲”、“兕甲” , 甲片按照不同部位进行裁切 , 皮料表面髹漆进行保护 , 最后按照不同部位编联成一领皮甲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3 曾侯乙墓皮甲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4 曾侯乙墓皮胄

曾侯乙墓完整出土13件皮甲就是战国皮甲的代表(图3、图4) , 每领甲胄分为:胄、身甲、袖甲、裙甲四部分 , 甲片均经模具压制生牛皮内胎定型 , 外髹黑色或深褐色土漆 , 甲片用粗丝带编联成甲 , 丝带呈朱红色 , 此套甲胄是迄今中国最早的皮甲胄 。

战国皮甲甲片比后世甲片大 , 战国初期身甲多为近方形 , 中后甲片逐渐变为长方形 , 形似书札 , 所有又称“甲札” 。 皮甲从战国至满清一直存在 , 不仅中原地区存在 , 在藏族(图5)、彝族(图6)、蒙古族、纳西族都保留了不同形态的皮甲 , 其制作工艺与战国时期基本相同 , 但是甲片形制更接近汉以后的札甲形式 , 并且色彩和文化符号有所不同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5 藏族皮甲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6 彝族皮甲

战国晚期 , 冶铁技术逐渐成熟以后 , 铁质的兵器和防护装备就开始出现 , 从而引起了军事装备和作战技术等方面的巨大变革 。 据《战国策·韩策》载, 与“ 甲值鞮鍪”一起提到的有“铁幕”二字 , 《史记· 苏秦列传》也有“坚甲铁幕” 的记录 , 铁幕之意就是铁铠甲 。 《经典释文》曰:“ 皆言甲胄秦世已来始有铠、兜鍪之文 。 古之作甲用皮 , 秦汉以来用铁, 铠、鍪二字皆从金 , 盖用铁为之 , 而因以作名也 。 ”铠、锻、鍪诸字皆从“金”旁, 由此来看 , 它们当时也都应是以铁制成的 。 但是认为铁甲是自秦汉以来才开始使用,这并不准确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7 燕下都铁胄

近年考古发掘逐渐证实铁铠甲于战国晚期诞生 , 燕下都 44号墓出土的铁兜鍪和甲片就是战国铁甲胄的证明 , 甲片皆为锻造所制 , 兜鍪的 89片铁甲片 , 仅圆顶、护额和护颏的 7片较特殊 , 其余都是圆角矩形 , 仅尺寸略有差异 , 这就减少了锻制时的复杂性 , 铁兜鍪性能远胜于同时期的皮胄(图7) 。 燕下都虽然没有完整出土整领的铁铠甲 , 但是出土了大量铁甲片 , 说明了铁铠的出现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8 秦始皇兵马俑武士

秦始皇兵马俑所代表的秦甲结构精密 , 身甲下有厚棉袍 , 胸甲片较为方正 , 腰腹和批膊以下甲片编缀为下排压上排的活动形态 , 以利兵士活动 。 秦俑出土了大量的石质铠甲 , 和兜鍪 , 这些石质铠甲工艺精湛 , 直接模拟真实铠甲的甲片 , 并按照真实铠甲的形态进行编缀 , 众多秦俑武士身着此种铠甲(图8) 。

这些甲片尺寸与楚地所出的皮甲类似 , 而部分军官身甲甲片又明显出现鱼鳞甲形式 , 其尺寸较小 , 明显又是模仿金属甲片造型 。 但是因为现有的出土没能准确证明秦铠甲的材质 , 根据这些推断 , 秦甲应该是皮甲和金属甲共存 。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燕地铁铠甲和秦甲的制作 , 奠定中国古代甲胄编缀工艺的规程 , 形成固定编缀和活动编缀两套标准形式 , 固定编缀主要用于兜鍪和铠身等不需上下局部活动的部分 , 活动编缀主要用于披膊、筒袖、垂缘等必须上下活动的部分 。

甲片编缀的原则是先横编后纵联 , 固定编缀时候横编时从中心一片向左、右编缀 , 纵联时则由上向下 , 甲片一般是上排压下排 , 前片压后片 。 活动编缀纵联时候 , 则与固定编缀相反 , 以下排压上排 , 并在甲片中孔留有较长的甲绦 , 使其可以上下伸缩 。 此种甲片编缀铠甲的工艺形制 , 后世承袭并不断完善 , 成为中国古代铠甲系统的民族特征之一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9 西汉甲片

汉代已经出现大量的铁质铠甲 , 在古代文献里又称“玄甲” 。 《史记·卫将军骠骑将军列传》:“骠骑将军(霍去病)自四年军后三年, 元狩六年而卒 。 天子悼之, 发属国玄甲军, 陈自长安至茂陵, 为冢象祁连山 。 ”这种玄甲送葬的制度 , 是当时很隆重的葬礼 。 “玄甲” 一词 , 又常见于汉魏的文学作品中 , 班固《封燕山铭》: “玄甲耀日, 朱旗绛天” 。 《史记·卫将军骤骑列传·正义》:“ 玄甲,铁甲也 。 ” 从现有的出土资料来看 , 部分甲片髹黑漆整体甲胄呈黑色 , 故称铁铠为“玄甲” 。 随着满城汉墓、南粤王墓、汉长安武库等诸多汉墓和遗址的发掘 , 证明了汉代大量使用铁铠甲 , 并且在编联方式上继承战国、秦甲的方式 。

汉初期使用甲片较大的扎甲 , 汉武帝以后甲片变小 , 更出现鱼鳞甲(图9) , 并且出现鱼鳞甲和札甲相互结合 。 战国时期诞生的铁铠甲和兜鍪进入汉以后 , 随着汉的钢铁工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 制造工艺和编缀方式形成制度化 , 后世甲胄的形制都是在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而且汉制甲胄型式对朝鲜、日本、西藏早期都产生直接的影响 。 三国两晋时期的铠甲基本继承汉制 , 工艺更为精致 , 在曹植《先帝赐臣铠表》中 , 开始出现铠甲的专有名称“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环锁铠、马铠” , 这是文献记录中第一次出现铠甲的专有名称 。 西晋时期出现了一种称之为“筩袖铠”的铠甲 , 其形制是在汉甲的基础上 , 将批膊下部不连接的部分编缀起来 , 形成类似一个筒状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1 隋张盛墓 瓷俑

南北朝时期大量使用“裲裆甲”(图10) , 《释名》:“裲裆 , 其一当胸 , 其一当背也” 。 至今未见裲裆甲出土实物 , 所有对裲裆甲分析都是建立在陶俑和壁画的基础上 , 从陶俑上可以看出,裲裆甲分成前后两部分 , 由肩部的带扣将前后两部分连接在一起 , 腰部用束腰进行捆扎 。

裲裆甲只注重前胸和后背的防护 , 手臂不再出现批膊或者筩袖 , 两当虽然盛行于南北朝 , 但是仍然是汉甲的延续 , 这是南北朝根据作战方式选择的这样的甲型 , 南北朝注重骑兵作战 , 骑兵在马上作战 , 甲胄不宜太厚重 , 手臂的灵活性要突出 ,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 , 裲裆甲的优势就凸显出来 。 北朝《乐府诗集 企喻歌辞》载“前行看后行 , 齐著铁裲裆” , 说明裲裆甲是铁甲 , 但是在两晋其他文史记录中裲裆甲也有用皮革所制 。

南北朝时期还重点发展一种称之为“明光甲”的铠甲 , 这种铠甲也是源自东汉 , 在出土的北魏陶俑中 , 能看见这种铠甲前胸和后背出现大型金属圆护 , 金属圆护磨光之后 , 反射太阳光芒称之“明光” 。 前后两部分由带扣连接 , 腰部有束腰 , 批膊和腿裙皆由甲片编缀而成 , 部分明光甲出现自下颌居中纵束甲绊 , 至腹前打结 , 再束于腰上 。 最为典型是北魏永安二年的宁懋石室门扉上线刻的武士像 。

《周书·蔡祐传》载:“祐时著明光铁铠 , 所向无前 。 敌人咸曰:此铁猛兽也 , 皆遽避之” 。 总体来说明光甲脱胎于汉甲和裲裆甲 , 将裲裆甲胸前由甲片编缀的护胸 , 置换成整体金属圆形护板 , 甲身缩短 , 腹部束带不似裲裆甲 , 初步具备单独防护功能 , 批膊似汉甲 , 但是出现单独的甲裙 , 这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 。 北朝明光甲的出现为隋唐甲胄形式奠定基础 , 成为《唐六典》中位列第一的甲型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3 唐明光甲

隋甲胄造型基本都是延续南北朝的形制 , 主要是明光甲和裲裆甲(图11、 12) , 明光甲作为主要的甲胄开始大规模装备 , 在隋炀帝征高丽中 , 被大量使用 。 而唐甲基本延续隋制 , 《唐六典》明确规定了“甲之制十有三 , 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山文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 , 并且明确说明“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鎚、锁子甲皆铁甲也” 。

进入唐以后明光甲称为最重要的甲胄形式(图13) , 在出土的唐泥塑天王、石雕、壁画中大量细致的展示了唐明光甲的造型 , 在结构上依然是肩带连接前后两部分 , 批膊压于肩带之下 , 后背呈整体板状 , 前胸护甲左右各有一圆形金属护甲 , 圆形护甲之下编联环锁甲或者札甲 , 环锁甲或札甲之下连接甲裙 , 腰部束带已经使用蹀躞带 , 环绕盆领有一纵束甲绊 , 至腹前打结后至后背捆扎结实 , 以往对明光甲这个束甲绊捆扎的关系不是很清晰 , 笔者分析应该是甲绊环绕明光甲盆领 , 固定收紧 , 然后纵向沿胸甲向下 , 在胸腹之处打结后对腰部束紧 。

明光甲对胸口进行重点的防卫 , 这部分应是相对形成一块硬板并且不太容易活动 , 这点与汉甲、秦甲在处理胸口防卫思路是一致的 , 只是秦甲和汉甲用固定编缀的方式来固定甲片 , 形成硬板 , 明光甲的背甲也是硬板 , 胸部以下甲片编缀成活动的便于行动形态 , 连缀的甲裙也可以方便行动 , 这是非常科学的处理形式 。

由于唐代对盔甲管理极其严格 , 属于重要军器 , 故至今未见完整出土整领的甲胄 , 现有的研究都来源对图像和雕塑的分析 。 从现有唐代墓葬壁画中对明光甲的描绘来看 , 早期胸口的圆形防护都比较小 , 此圆形防护应该是独立存在 , 固定方式类似在长身札甲上单独铆接或镶嵌 , 而纵向的甲绊从盆领起对胸部和腰部进行捆扎紧固 。

从新疆出土的一些陶俑中 , 明显唐甲是长条甲片编缀成的长身札甲 , 笔者推断真实的实战铠甲应该都是以札甲为主 , 胸口单独制作镶嵌圆形金属防护进行加强 。 进入中唐以后 , 应该出现一种明光甲是单独制作胸前的护板 , 较早期防护面积增大 , 穿戴方式应该是长身甲穿戴完毕后 , 再将前后护甲罩在身甲上 , 并用甲绊进行固定 。 敦煌力士、神将、镇墓天王着明光甲都是世人真实铠甲上经过演绎甚至有些夸张的礼仪用甲 。

五代到宋甲胄形式在《武经总要》中有比较明确的记录 , 多是长条甲片编缀成的札甲 , 批膊与身甲分离 , 肩部由肩带将身体前后部分连接一起 , 甲裙与身甲变成整体 。 此种甲的形制一直影响到明代 。 清代则是一种棉甲中镶嵌铁甲片形式 , 此种甲的形制基本延续明晚期罩甲形式 。

二、“山文甲”出现的时代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双林寺韦陀

进入晚唐至宋代之后 , 一些庙画和石翁仲中 , 开始出现了一种甲 , 从甲片的外形来看 , 呈现“山”字形 , 批膊、身甲、甲裙都是此种甲片 , 批膊和甲裙守边明显有装饰边条 , 有些胸口还保存甲绊环 , 明显腰部出现一种单独防护的腰封 。

山文甲以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陀像为例(图1) , 韦陀的批膊上有虎吞 , 这样的虎吞形式还是基础了唐天王的形制 , 因为没有实物出土 , 不能判断这样的虎吞是否真实存在 , 笔者更倾向此种装饰只出现在塑像之上作为一种装饰 。 批膊有明显的封闭边条 , 边条较宽 , 装饰不同花纹 , 中间甲片都是山字形 , 甲片中间凸起 , 各个甲片相互叠压 , 整体编缀成形后 , 边缘封闭 , 批膊和甲裙都是此种制作形式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4 腿甲

甲裙还有一个特殊细节值得思考 , 明显能看出甲裙折叠被一个挂环固定(图14) , 这样变形只能理解为因为甲裙较长 , 站立时候 , 把甲裙折叠变短以方便行走 , 骑马战阵时候 , 甲裙再放下以获得更大的防护面积 , 这样的甲片形态和编联方式与汉唐一脉的札甲形式完全不同 , 札甲编缀的甲裙是完全不能折叠的 , 因甲片的造型决定的 , 下层可以稍微向上层活动 , 但是绝对不能形成折叠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5 南宋石雕武士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6 十三陵 石像生

那么韦陀身着的山文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甲叶形制?明代商喜绘制的“擒将图”中关羽的身甲被更为细腻的描绘 , 关羽的盔甲类似明光甲 , 中间的护甲也是山文甲片形制 。 南宋石雕博物馆的宋武士像与双林寺韦陀像着甲几乎一致(图15) , 明十三陵石翁仲也都身着类似山文甲 , 但是甲叶略有不同 , 呈近似六边形(16) 。 可见宋、元、明这种山纹甲从塑像到绘画 , 从宋至明一直存在 , 但是出土资料则毫无踪影 , 那么这样的山文甲真实存在吗?

三、环锁铠

在分析山文甲之前 , 我们再来研究一种自汉代传入我国 , 并且逐渐装备军队 , 至明、清代依然装备的铠甲 , 就是锁子甲 。 锁子甲又称“锁子铠”“环锁铠” 。 锁子甲最早出现于曹植的《先帝赐臣铠甲表》中 , 当时是极少有的名贵铠甲 , 至今未见曹魏时期有关锁子甲的实物或图像资料 , 在此后的相当长时间也没有见过文字资料出现锁子甲 。 直到前秦符坚派吕光为都督征讨西域时 , 进攻龟兹城时候 , 西域军装备的铠甲是“铠如连锁 , 射不可入”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7 敦煌天王像内衬锁子甲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8 敦煌天王像内衬锁子甲

南北朝时期的资料也未见明确记载锁子甲 , 可知此种甲非当时普遍使用的盔甲 , 直到隋唐时期 , 锁子甲仍旧是西域地区特有的一种铠甲 , 当时康国进贡唐朝的供品中 , 就有锁子甲(旧唐书.西域传) 。 随后中原很快掌握锁子甲制作方式 , 唐朝《六典》记载的甲制中 , 锁子甲已经名列十二位 。 隋唐出土文物中没有环锁铠实物 , 但是在敦煌壁绘画中的天王像则真实保留了锁子甲的造型(图17、18) 。

锁子甲反而在西藏装备的非常早 , 《通典》卷一九O《 吐蕃传》有载 , 言吐蕃“人马俱披锁子甲 , 其制甚精 , 周体皆遍 , 唯开两眼 , 非劲弓利刃之所能伤也” 。 这反映了西藏使用“重装全覆盖型锁子甲”的情形 。

《旧唐书》卷一O三《 郭知运传》载 , 唐将郭知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在九曲(今青海共和南)袭破吐蕃 , “六年 , 知运又率兵入讨吐蕃 , 贼徒无备 , 遂掩至九曲 , 获锁子甲马耗牛等数万计” , 此乃汉族文献中首见吐蕃使用锁子甲的确切年代 。

吐蕃使用锁子甲最早的部分可能是其役下的苏毗人(即藏文之“索波”) 。 至少在公元4-5世纪以早 , 游牧的苏毗人已长期活动在西域塔里木盆地南线一带 , 他们存在很早接触到锁子甲的地理优势与可能性 。 而后来吐蕃与唐朝战争中部分军士多为苏毗人 , 如《册府元龟》卷九七所言之苏毗“盖是吐蕃举国强授 , 军粮兵马 , 半出其中” , 唐军从其部缴得锁子甲的机会最大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19 吐蕃锁子甲

另 , 吐蕃中的吐谷浑部也早在公元445年就深入于阗和罽宾(今克什米尔地区)等 , 他们也有较早接触到锁子甲的机会 。 可以确定吐蕃地区开始使用锁子甲的时间应远早于公元8世纪前期 。 吐蕃地区锁子甲早期的来源地可能是中亚河中地区 , 据其他研究资料表明 , 这一时期 , 撒马尔罕和索格底亚那等地盔甲制造业和武器出口贸易发达 , 而唐朝法律严禁铠甲民间交易 , 故许多产于河中地区的精良武器 , 包括锁子甲的最大输入地就有西域和吐蕃(图19) 。

频繁的战争、适合的战术 , 以及地利的原因 , 使吐蕃成为中国古代最早成规模使用锁子甲的地区 。 吐蕃这一时期比较多地使用锁子甲 , 也对锁子申向中原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西藏地区成为中国古代最早成规模装备锁子甲的地区 , 以致于明代人在谈到锁子甲时 , 仍称之为“钢丝连环甲古西羌制”(《武备志》 卷一O五《军资四》) , 可见西藏地区使用锁子甲对汉族影响之深远 。

《武经总要》中记载:“其甲五环相扣 , 一环受箭 , 诸环拱卫 , 故箭不能入”说明锁子甲是一环一环套结 , 最后形成的受力关系是一环受力 , 围绕的其他四环进行分担 , 减小单环的受力 , 锁子甲因为结构是环环相扣 , 故可以轻易贴服身体 , 并且可以任意方向折叠和卷曲 。 锁子甲虽然在唐朝已经名列十三甲制 , 但是并没有大量装备 , 锁子甲大量的装备主要是在元朝 , 明代虽然在服饰制度上恢复华夏正朔 , 但是在武备军戎方面多沿袭元代 , 如明代宫廷奉天门侍卫军官“俱凤翅盔锁子甲” , 明边军大量装备锁子甲 , 洪武二十六年 , 一次造办“锁子头盔六千副” , 说明环锁铠已经完全大量的装备军队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0 领队大臣副都统塔什巴图鲁端济布 - 平定西域前五十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1 领队大臣前锋统领墨尔根巴图鲁玛瑺 - 平定西域前五

清代紫光阁功臣图中阿玉锡、端济布、阎相师、玛瑺等人都着锁子甲 , 说明在清代早期环锁甲依然是重要的铠甲(图20、21)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2 军博锁子甲

军事博物馆藏一套完整明代锁子甲(图22) , 是国内比较完整的锁子甲 , 由直径约6毫米左右编缀成 , 环直径1毫米左右 , 每环都是铆接而成 , 胸口部分每环的铆接点有三个 , 肩肘部分环较细 , 编缀则没有那么紧密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3 锁子甲

笔者收藏的锁子甲与军博的完全一致 , 并且还有一个由环锁编缀的领子 , 与清代紫光阁功臣图中“阿玉锡持矛荡寇图”中阿玉锡穿锁子甲完全一致(图23) 。

四、山文甲的真实面目

实际上山文甲就是环锁铠 ,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锁子甲的环可以有不同的编缀形式 , 其在视觉上就有不同的表现 , 图24就是环锁甲的不同编缀方式 , 这样的编缀呈现的三角形式就是山文甲外形的表现形态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4 锁子甲的一种编法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维摩演教图 护法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5泸县宋墓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6 宜宾南宋石雕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7 明代木雕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8 明代木雕

在宋代石雕中也有比较明显的环锁铠造型 , 图25就是南宋四川泸县宋墓中石翁仲着环锁铠 , 图26宜宾南宋石翁仲也着环锁铠 , 图27、28而在明代木雕中又一种六边形环锁铠的表现形式 , 在图26、27、28中 , 就能更清晰的看出环锁铠变形后的表现 , 其形态以及非常接近山文甲的造型 , 这一系列造像说明了环锁铠逐渐向山文甲变形的过程 , 其中图27所表现的锁子甲造型与图16十三陵石翁仲几乎一致 。 而且宋代编撰的《营造法式》中对这样的纹饰称为“锁子”图29 。

现有的环锁铠都是明清时期之物 , 其结构是一环套四环 , 如果是一环套六环 , 其排列结构就出现令人惊讶的形态 , 则在视觉上产生了山文甲上的三角形排列关系 , 这点在宋代李公麟《维摩诘演经图》中天王像胸甲中得以体现 ,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环锁铠中有一种“七环相扣”的高级类别就是“山文甲”的原型 。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不戒:中国盔甲中“山文甲”探源// //

图29 四库全书 锁子

这种对实物进行抽象再造形成的纹饰影响了宋、元、明神像绘画、石翁仲近千年的时间 , 这种由环锁铠演变成山文甲胄造型仅仅只存在于塑像和绘画中 。 经过这样的分解和分析 , 就能理解山西双林寺韦陀像中甲裙的折叠关系 , 按照中国传统札甲的形态 , 这个表现是完全不成立的 , 只有锁子甲才能达到这样的随意卷曲和折叠 , 也说明了当年匠人在制作塑像时候 , 虽然明白锁子甲的外形绝非如塑像所示 , 但是在某些细节中依然保留的锁子甲的这些特征 。

晚唐至宋代由于环锁铠从西域和吐蕃的引进 , 因其制作精细和造型迥异于中国传统铠甲 , 同时价格高昂 , 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之物 , 为了追求锁子甲所蕴含的外来文明的审美情趣 , 唐人和宋人以锁子甲各种不同的“五环相扣”和“七环相扣”为基础 , 将锁子甲的基础纹样进行演化和重新解构 , 并装饰在各种神将盔甲之上 , 这种对造像艺术化的处理也恰恰体现了唐人和宋人对充满异域文明的锁子甲的那种神秘感和威严感的表现 。 而这种艺术化的表现也正是中国审美中对器物的美感中追求“神似”而不是拘泥“粉本”的观念所导致的 , 至此山文甲之源流也彻底清晰了 。

不戒 , 原名龚剑 , 毕业院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系 。 2000年开始常年深入藏区收集各地区的藏刀、长矛、盔甲、火绳枪等 , 历史十余年确定了藏武备研究方向及理论框架 , 正撰写《藏武备》 。 近年从事古法刀剑复制和传统金工技艺研究工作 。

《藏族长矛的传承》 2005年《轻兵器》

《戚家刀收藏与辨识》 2006年《收藏界》

《唐刀—大唐不灭的传说》 2006年《兵工科技》

《藏兵天下》 2006年《收藏界》

《藏族土司佩刀考》 2007年《时间艺术》

《雪域藏刀》 2009年《收藏界》

《藏密金刚杵的源流与鉴藏》 2011年《收藏》

《从藏族冷兵器看汉藏关系》 2012年《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专题报告

《寻刀记》CCTV7军事频道 2014年拍摄

《我从汉朝来》 CCTV9记录频道纪录片 2015年拍摄

图文由作者提供

本文曾经发表于《澎湃新闻》

欢迎转发 。 欢迎关注订阅 。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