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万军:好好先生汪广洋怎也难逃一死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程万军:好好先生汪广洋怎也难逃一死

本人新作《大明帝局》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 且看中国最后一个汉族王朝两个祖皇帝 , 为驯化士大夫 , 下了两盘多大棋 。 敬请欣赏选节8——

好好先生汪广洋怎也难逃一死

洪武十二年岁末 , 大明中书省乌云密布 。 胡惟庸犹如头年的猪 , 随着新年钟声的即将敲响 , 生命进入倒计时 。

在收官胡惟庸之前 , 朱元璋做了最后的热身 , 捏了一个软柿子——右相汪广洋 。


程万军:好好先生汪广洋怎也难逃一死

程万军:好好先生汪广洋怎也难逃一死// //

和胡惟庸一样 , 汪广洋生年不详 , 但却不是寒门子弟 。 据《汪氏族谱》考证 , 汪广洋祖上世代为官 , 祖上汪华为唐越国公 , 到了祖父汪冠世这一脉 , 由安徽老家迁徙到江苏高邮 , 所以汪广洋就成了江苏高邮人 。

此人小时候很聪明 , 也有神童美誉 , 师从元朝名臣余阙 , 还未下山就已是远近闻名才子 。 元末 , 汪广洋考中进士 , 但还没得到实职 , 天下就大乱了 。

因为汪广洋在没下山前就已经成名 , 所以他的出道和前几位丞相不同 , 不是主动投靠过来的 , 而是朱元璋慕名请来的 。

朱元璋起初重用汪广洋 , 是刘备对待诸葛亮的期望值 。 而此时的汪广洋 , 还颇有些诸葛亮转世味道 。 史载他“通经史 , 善篆隶 , 工诗歌” , 跟定朱元璋后 , 戎马倥偬之时 , 他常有吟诗作赋的闲情逸致 , 其《珠湖隐者篇》则风格豪迈:李白醉暮宫锦袍 , 倒骑长鲸鞭怒涛 。 笑歌濯足九江水 , 睥睨万象轻鸿毛……读他的诗歌 , 能够感受到金戈铁马的铿锵韵律 , 令人顿生敬畏之感 。

洪武元年 , 即朱元璋登基后的第一年,“以广洋廉明持重 , 命理行省 , 抚纳新附” , 将他派往山东 , 安抚新归附的民众 , “民甚安之” 。 这表明汪广洋不仅能打仗 , 而且还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 因其突出业绩 , “是年召入为中书省参政 。 明年出参政陕西” 。

洪武三年(1370) , 李善长面临病退 , 汪广洋被朱元璋任为中书左丞 , 成为丞相首席助理 。

谁知大明建国后 , 现实残酷起来 , 此人显出原形 。 朱元璋方知此人不是诸葛亮 , 而是白面书生孙乾 。 汪广洋表面上羽扇纶巾 , 实质从性情讲却是个纯文人 , 胆小怕事 。 为相后一直战战兢兢 , 凡事不敢做主 。

汪广洋为左丞时 , 搭档是右丞杨宪 。 虽然左丞是中书省长官首席助理 , 但汪广洋这个首席却怕次席杨宪 。 遇事处处避让 , 甚至违心依从 , 但是仍然不能免去杨宪的嫉恨 。 杨宪唆使侍御史刘炳弹劾汪广洋 , 罪名是“奉母无状” , 说汪广洋对老母不孝 。 我们知道 , 明代标榜以孝治天下 , 不孝便是大罪 。 至于刘炳是否真正掌握了汪广洋对母亲不孝的真凭实据 , 我们不得而知 , 反正汪广洋没有做出有力的辩解 , 更没有反击 。 朱元璋严词斥责汪广洋 , 一拉到底 , 将其削职为民 , 放逐还乡 。

汪广洋被贬 , 杨宪没得意多久 , 就被胡惟庸联合李善长搞掉 , 朱元璋处死杨宪后 , 召回汪广洋 。 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正月 , 李善长因病告老回家 。 中书省的工作不能没有人主持 , 朱元璋便启用汪广洋 , 拜为右丞相 , 主持中书省工作 。 但汪广洋还是一如既往 , 谨小慎微 , 事事请示 , 对朝政从不主动置词 , 这又令朱元璋十分失望 。 洪武六年正月 , 朱元璋以“广洋无所建白 , 久之 , 左迁广东行省参政 。 ”

汪广洋被驱逐后 , 精明强干的胡惟庸被朱元璋安插进入中书省 , 接任右丞相 。 洪武十年 , 升左丞相 。 同年 , 为改变胡惟庸一人独相的局面 , 朱元璋再拜汪广洋为右丞相 , 以期达到制衡作用 。 但是汪广洋慑于当时的政治气候 , 旧习不改 , 且变本加厉 , 迷上了美酒 , 沉溺诗酒不能自拨 , 事事调和 , 随波逐流 , 并没有起到应有的牵制作用 , 重要公务“惟以他官剖决 , 不问是非 , 随而举行” 。 朱元璋很不满意 , 曾经多次约谈汪广洋 , 对其进行警告 。 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汪广洋总想不变应万变 , 所以仍然我行我素 , 始终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

在朱元璋征求刘伯温谁是丞相合适人选时 , 也提到了汪广洋 , 刘伯温对汪广洋的评价是“器量褊浅 , 比宪不如” 。 说汪广洋难成大器 , 格局还不如杨宪 。 不是当丞相的料 。

纵观汪广洋的几起几落 , 其直接的原因是不作为、当好好先生 , 他的致命弱点在于谨小慎微、性格懦弱 , 以致到了窝窝囊囊地步 。 其实这种好好先生的本质 , 还是自私胆小 , 但求自保 。 汪广洋采取此种“鸵鸟”策略 , 也是看透了当时的权力格局 。 当时朝廷中派系分明 , 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势力最大 , 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其次 , 而汪广洋无党无派 , 势单力孤 , 不具备跟其他派系抗衡的实力 , 只能当缩头乌龟 , 做逍遥派 。

可见汪广洋虽然胆小 , 但却很聪明 , 是个识时务的人 。 从昔日与朱元璋相谈甚欢 , 到后来的“无所建白” , 从原来的“屡献忠谋”到后来的“浮沉守位” , 从早年的文采风流到后来的以诗酒自保 , 做了丞相的汪广洋仿佛换了个人一般 。

为什么他变了?因为他看出了苗头 , 朝中风向变了 , 同事变了 , 最重要的是皇帝变了 。

当年朱元璋未得天下之时 , 正是用人之际 , 希望天下雄才尽入自己彀中 , 希望天下谋略都为己用 。 那个时候他尚有容人之雅量 , 因而汪广洋可以毫无顾忌 , 侃侃而谈 , 直抒己见 。 从来共患难易 , 同富贵难 , 打天下的皇帝和坐天下的皇帝有着根本的不同 。 朱元璋成了一言九鼎的天子 , 尽管他也号称大帝 , 但是与从谏如流的李世民相比 , 则是一个猜忌心极重的人 。 “伴君如伴虎”“言多必失”“沉默是金” , 以汪广洋的性格 , 他的选择必然是沉默 。 以为自己“好歹不开口” , 谁也不能将他怎么地 。

事实证明 , 汪广洋的选择是错误的 , 不开口这一招对一般暴君或许有效 , 但对不一般的朱元璋不灵 。 朱元璋比阎王还难对付 , 你汪广洋沉默 , 说明你对我还有所保留 , 还不是真正的忠心不二;你既然想沉默 , 那我就砍下你的脑袋 , 让你永远地沉默!

史料记载 , 汪广洋越是想逍遥 , 朱元璋偏不让他逍遥 , 反复折腾这个可怜文人 。 二次拜相不久 , 汪广洋又再次罢相 , 时隔不长时间 , 又“复召为左御史大夫” 。 左御史大夫是监察百官的官 。 汪广洋在左御史大夫任上仅上过惟一一次弹劾他人的奏章 。 洪武九年 , 他联合御史大夫陈宁上疏进言 , 矛头所向 , 直指李善长和他的儿子——驸马都尉李祺 。 他说李善长恃宠而骄 , 皇帝生病有近十天没有临朝视事 , 他却不问候一下;驸马都尉李祺有六天不上朝 , 还不肯谢罪 。

从这个弹劾看 , 这个汪御史 , 实在是太有小聪明了 。 他对现任宰相胡惟庸结党营私、专横跋扈的种种行为视而不见 , 却计较已经因病致仕的前任丞相 , 而且所言似乎也是鸡毛蒜皮、捧不上台面的事 , 他这样做 , 既不得罪当权者 , 又表示了作为姿态 , 表明他这个左御史大夫的存在 。

汪广洋倒台事由“占城入贡事件” 。

洪武十二年 , 说占城国入贡大明 , 中书省未及时奏闻皇帝 , 私下就把贡品分了 , 朱元璋没捞着 。 得知此事的朱元璋怒不可遏 , 什么事不让他知道哪行 , 于是追查责任 , 胡惟庸装糊涂:不知道啊 , 礼品这事都归老汪负责 。 汪广洋有口难辩 , 被撤职查办 。 明史记载 , 朱元璋第三次将汪广洋罢相 , 先是流放海南 , 后追加“赐死” 。

占有礼品即使罪状成立 , 也不应该被赐死 , 顶多被削职为民罢了 。 既然如此 ,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非杀好好先生汪广洋不可呢?

归其宗由 , 就是因为他要下盘很大的棋 。 事实上 , 汪广洋之死有更深刻的政治原因 。

《明史》对汪广洋之死如是评价:“广洋谨厚自守 , 亦不能发奸远祸 。 俱致重谴 , 不亦大负爰立之初心 , 而有愧置诸左右之职业也夫?”意思是说 , 汪广洋希望洁身以求自保 , 却因没有揭发奸人之罪而遭到重遣 。 但是 , 我们把视线放远一点 , 就会看到 , 这一切都是朱元璋的精心设计安排——废相局必杀技 。  

所以汪广洋从任宰相的那天起 , 就注定了将来的结局 。 被杀是确定的 , 不确定的只是被杀的罪名和被杀的时间 。

说白了 , 在朱元璋废相的全盘计划中 , 汪广洋只是一个小棋子 。 汪广洋明哲保身 , 以为可以什么人都不得罪 , 却首先得罪了朱元璋 。 在朱元璋看来 , 既然你不愿意死心塌地充当我的一枚棋子 , 那我就只好拿你当弃子处理了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 在中书省为相期间 , 汪广洋没过上一天舒心日子 , 说话也不算数 , 老实的他一直受到杨宪、胡惟庸的排挤、压制 , 而最后被稀里糊涂地处以极刑 , 先胡惟庸而去 。

在处理汪广洋最后时刻 , 朱元璋还想利用好好先生一把 , 希望他揭发胡惟庸罪行 , 为自己下步对胡惟庸下手做污点证人 。 史料记载 , 关于胡惟庸种种恶行 , “帝问之 , 对曰:无有 。 帝怒 , 责广洋朋欺 , 贬广南 。 舟次太平 , 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 , 在中书不发杨宪奸 , 赐敕诛之 。 ”

面对皇帝的“反正”劝诱 , 汪广洋不为所动 , 回答不知道 , 这使得朱元璋大为恼火 , 认为汪广洋庇友欺君 , 将汪广洋贬往广南地区 。 之后朱元璋又想到汪广洋在江西包庇他人 , 在中书省不揭发杨宪阴谋 , 再下诏书派专人赶至太平 , 将汪广洋赐死 。 汪广洋是“前脚才受贬 , 随后又断头 , 只因皇上疑 , 临死不知由 。 ”

耐人寻味的是 , 汪广洋的身后事 , 生前自己竟做了妥善安排 。

汪府有一随行护卫武士姓陈 , 朱元璋赐名宜武 。 陈宜武一直为汪广洋的贴身护卫 , 实际身份是检校 , 这个检校就是朱元璋安插在大臣身边的特务 , 负责侦察在京中官吏的大小之事 。 这陈宜武虽然是朱元璋的亲信耳目 , 监察汪广洋的一举一动 , 但他却与汪广洋包括其家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 在汪广洋的极力推荐帮助下 , 后陈宜武来到登州任知府 。 仕途乖舛的汪广洋如是安排显露了先见之明 , 他早已洞察朱元璋的险恶用心 , 作为“交换条件”暗中托付三个儿子与陈宜武 , 以避祸于福山县 。 不久 , 汪广洋果然出事 , 隐匿于登州府福山县的汪氏三兄弟 , 隐姓埋名 , 得以保全族门 。 此亦汪家不幸之万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