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同为百年望族的司马氏,为什么没像袁绍兄弟一样称霸一方?| 刘三解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解答:同为百年望族的司马氏 , 为什么没像袁绍兄弟一样称霸一方?| 刘三解

有朋友留言说让三解聊聊东汉、三国的社会结构 , 标题太大 , 我也不专业 , 就聊聊这个小标题 , 凑凑数 。

问题以下:

后汉同为百年王谢的司马氏 , 为何不像王谢袁氏一样称霸一方?

回答以下:

题主将河内司马氏与汝南袁氏并称 , 假如司马懿的父祖辈活着 , 估计会从棺材里笑活了 。

河内司马氏的“号称”始祖是楚汉之争时的殷王司马卬 , 而让他们家真正发迹的 , 也便是可知的谱系开创者 , 是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 , 由于跟随其时的外戚邓氏从军发迹 , 曾任征西将军 , 曾祖父、祖父都坐到太守的职位 , 到他父亲司马防 , 则以认识《汉书》名臣传记著名 , 最高干到京兆尹 。


解答:同为百年望族的司马氏,为什么没像袁绍兄弟一样称霸一方?| 刘三解

解答:同为百年望族的司马氏 , 为什么没像袁绍兄弟一样称霸一方?| 刘三解// //

河内司马氏的门第 , 在其时有个专门的称呼 , 叫“累世二千石” , 由于太守便是二千石的官 , 相当于今天副省级、正厅级的干部 , 而且他家是由武入文 , 不是“经术传家” 。 司马懿的父亲以认识《汉书》名人传记著名 , 连家传的经学都没有 , 这个秘闻 , 距离两汉所谓的世家高门要差得远 。

真正的高门好比汝南袁氏、弘农杨氏 , 是“四世三公” , 也便是连续四代出过副国级 , 这才是顶级的王谢 。

而祖上出的官越高 , 意味着祖上当年选拔的人级别就越高 , 选拔的人也就越多 , 而祖上直接选拔的人 , 又曾经引荐和选拔过其他的名人 , 也就意味着这个关系网更高阶 , 形成一个正向的仕宦循环 , 这些被引荐、教导过的人就叫“故吏”和“弟子” 。

弟子故吏和“举主”之间有非常强的伦理关系羁绊 , 在其时 , 被视同“君臣” , 也便是说 , 弟子故吏要把举主当成君主来虔诚 , 这也是其时的世风 。

司马氏先祖的“累世二千石”则意味着 , 只能在所任职的一郡之地来选拔故吏 , 好比引荐和征辟本郡的豪门子弟 。 不外 , 真正“负天下之望”的高级种子选手 , 早就由公卿内定了 , 轮不到你太守卖好 , 以是 , 这个交往圈子 , 就不可能达到顶级水准 。

这类政治生态 , 简单总结 , 便是龙生龙凤生凤 ,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

而河内司马氏 , 恰恰属于比汝南袁氏低二到三个段位的水平上 。

在他们中间 , 还有颍川荀氏、颍川陈氏如许的文明王谢 , 靠着文明名望著名天下 , 在党锢之中 , 就民间养望 , 一旦被解除禁锢 , 荀氏的长老们很快就可以任职公卿 。

比这个低 , 比司马氏高的 , 则是经术传家的王谢 , 便是有明白的学术传承 , 有秘闻有一代代学术“弟子”护持的 , 好比马日磾家属 , 族祖为大儒马融 。

至于曹操家属 , 就比拟独特 , 属于典型的太监以后“幸进” , 但是在灵帝期间的政治情况下 , 他父亲曹嵩也能当上太尉 , 即“三公”之位 , 不外在时人眼中 , 他的家属秘闻就要差得多了 。

以是 , 固然说都是“百年王谢” , 乃至是几百年王谢 , 现实成色可就差得远了 , 在其时的期间 , 是差着品级呢 。

而真正“高门”的弟子故吏多 , 也就意味着东汉王朝录用的大量的太守、县令 , 极可能便是汝南袁氏的弟子故吏 , 再加之袁绍自己年青时刻开端就海内著名 , 在天下大乱、皇权沦落的情况下 , 将对汉王朝的虔诚转移到袁氏举主身上 , 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

以是 , 袁绍能够以渤海太守的身份发迹 , 快速占据四州之地 , 就连曹操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听他指令的 , 这才叫家属秘闻 。

而河内司马氏 , 在司马懿父亲司马防这一代 , 到了董卓乱政时 , 才是个六百石的京官 , 管的是“释法” , 靠甚么割据一方?靠甚么号召人?你甚么都没有嘛 。

结合上一篇文章 , 不少人举了甘宁的例子 , 其实“贼”跟“贼”还不一样 , 有家属依托的“贼”和提着自己脑袋拼命的“贼” , 那是俩物种 , 想想 , 以司马防这类引荐曹操出仕的老交情 , 以“累世二千石”的门第 , 司马懿如许的人精+名将还只能从掾属做起 , 他哥哥则辗转担负县令 , 朱天子就算把老爹朱五四和一家人都搬到东汉末年 , 好像也加不了几分 。

最重要的是 , 在以家属标识身份的期间 , 所谓的“唯才是举”也需要你过一条基准线 , 这条线以上可以成为“出身寒微” , 假如本身就在线以下 , 那生怕只能算是“非人”了 。

-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