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

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

文 | 张耕华

摘要:因为新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时空观念” , 故时空问题一时成了中学历史教学界的议论热点 。 “时空”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 而其源头则可以追踪到历史认识论的研究层面 。 故讨论历史教学中的时空问题 , 先得从历史认识论上分析它的时空问题 。

关键词:历史教学 , 历史认识 , 历史知识 , 历史评价 , 时空限定

01

一个历史认识能否成立 , 时空上的定位是个很关键的要素 。 狭义的历史认识只包含史事的认知 , 广义的历史认识则涉及史事的评价 。 无论是史事的认知 , 还是史事的评价 , 其结论能否成立 , 都需要考量其时空定位是否准确 。

先说对史事的认知 。 有关史事的认知 , 有特殊命题、普通命题和普遍命题三种类型 , 它们的时空位置是各不相同的 。

特殊命题指称的是历史上的一些单个事实 , 如秦始皇生于某年某月某日 , 淝水之战发生在某某地方 , 它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事实 。 历史事实的特征是存而不在 , 虽然它存而不在 , 但它有自己的时空位置 。 在历史学中 , 指称这些历史事实的是特殊命题 , 语言上就是历史著述中各种有关史事的陈述句 。 每一个特殊命题所陈述的事实都有它特殊的时空定位 , 它们不会重复 , 时间上是一次性的 , 空间上是“不能搬动”的 。

普通命题陈述的是历史上某个时段、某个区域里一些普遍存在的史事 , 比如“清朝人都有发辫”“汉人都迷信看相”等 。 这类命题不是指称清朝某地某人留发辫 , 也不是指汉代某人(如汉武帝、如李陵)迷信看相 , 而是指那个时代、那个区域中的人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 此类命题的空间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比较长 , 但它仍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 离开了那个时空定位 , 此类命题也不能成立 。

普遍命题在历史著述中是经常看到的 , 在历史教学中也是经常会用到;而就形成而言 , 原也是从个别史事的归纳抽象中获得 , 也可以归入历史认识的讨论范围 。 比如 , 司马迁《货殖列传》在叙述了汉代的经济状况之后 , 写下了几句总结性的话:“仓廪实而知礼节 , 衣食足而知荣辱” , “天下熙熙 ,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 皆为利往 。 ”这几句总结性的话 , 就是从史事中归纳提炼的普遍性命题 , 它不受时空的约束进而迁移到另一个时间、另一个空间 。 正如雷蒙·阿隆所说:“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死者的生活” , 从历史中提炼一些能够“迁移”适用于现实和未来的普遍命题 , 原是史学的题中之意 。 我们经常说起的“权力使人腐败”“不同阶级的联合总不能持久”(恩格斯)等 , 都属于普遍命题 。

历史评价也有两种类型 , 一种称为“过去的价值” , 一种称为“现实的价值” 。 “过去的价值”是评说史事对当时人的价值或意义 , 如“秦筑长城对当时的意义或价值” , “长城在隋、唐或明朝历史上的意义或价值”;“现实的价值”则是评说史事对当下人的价值或意义 , 如“长城对当下社会的意义或价值” 。 前者陈述的是历史当事人“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后者是当下的人以他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评判史事 , 是一种当下的“时代意见” 。 前者定位于历史的时空 , 后者定位于当下的时空 , 两者的时空位置也不相同 。

02

历史认识、历史知识既然都有时空的限定 , 那么历史教学也当注意时空的定位 , 避免教学中的时空错位 。

特殊命题的时空位置 , 通常需要在教学上做点解释 。 比如 , 三国的吴国割据江东 , 这个江东就是现在江苏省长江以南的地方 , 这个地方我们现在称江南 , 古人称江东;古人把对江之地 , 称为江西 , 我们现在称江北 。 而古人称为江南的地方 , 今天属于湖南 。 这种空间上的同名异地或同地异名 , 需要教学上做特别的说明 。 特殊命题是建构史事的一个个单件 , 一桩史事总是由许多单件所组成 , 对史事的叙述也总是由许多特殊命题所建构 。 这时 , 我们遇到的就不是历史地名和它的地理位置 , 而是历史上的地势、地形 。 比如 , 前人说到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 总是痛心疾首 。 因为宋代都城开封是一片平地 , 豁露在黄河边 。 太行山以东全是大平原 , 骑兵从北南下 , 几天就可到黄河边 , 渡河即达开封城下 。 就军事上说 , 宋代立国没有国防 , 但宋太祖为何不都洛阳、西安?那是洛阳、西安早已残破 。 既无国防线 , 燕云失地又收复 , 故宋朝不得不养兵 , 养兵要粮食 , 而当时的军粮 , 要全靠长江流域给养 。 可见 , 要真正理解这里的因果原委 , 就要将当时北方的地形特征、山川大势讲清楚 。

普通命题在教学上会遇到较多的难处 , 这是因为此类命题在认知上常有分歧 。 众所周知 , 史学研究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纠错的过程 , 有些历史的结论 , 原只是史学研究上的假设性、试探性的解读 , 一旦视为定论而沿袭之 , 或运用于历史教学中 , 就会造成普通命题的误判 。 比如 , 余英时先生在《士与中国文化》的“自序”中写道:“本书所刻划的‘士’的性格是偏重在理想典型的一面 , 也许中国史上没有任何一位有血有肉的人物完全符合‘士’的理想典型 。 但是这一理想典型的存在终是无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 “至于终身‘仁以为己任’而‘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士’ , 在历史上原是难得一见的 。 ”所以 , 孟子所说的“无恒产而有恒心” , “事实上只能期至于极少数突出之“士” , 因此但有‘典型’的意义 , 而无普遍的意义” 。 既然“在历史上原是难得一见” , 那就不能把它当做传统社会中的普通情形来看待 , 就不能视为普通命题来解读运用 。 又如赵翼《廿二史札记》有一条“后魏吏治”云:“魏入中原 , 颇以吏治为意 , 及其末造 , 国乱政淆 , 宰县者多厮役 , 入北齐而更甚 。 ”其实 , 魏初如吏治不坏 , 统治者何以会“屡诏整饬吏治?”“此不足见其留意吏治 , 适足见其吏治之坏耳 。 ”这些都是对某时某地的普通状况的误判 , 教学中误用了这些命题 , 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

普遍命题指称的是“存在于过去 , 现在和将来的普遍性” , 它通常是从过去的史事中提炼出来 , 但可以“迁移”到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实践中 , 具有普遍适用的特征 。 上文引用的恩格斯“不同阶级的联合总不能持久” , 就是一个时空范围极广(古今中外历史)的普遍命题 。 论适用的时空范围之大之广 , 唯物史观里有许多这样的普遍命题 , 如“存在决定意识”就有普遍的适用性 。 然而 , 没有时空约束也是相对而言的 , 天下没有绝对不受时空限制的命题 。 只是它的时空范围极大 , 我们不易体会到它的限度而已 。 在历史领域 , 一个普遍命题如何确定它的时空范围 , 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 即便是唯物史观里的一些理论命题也是如此 。 如唯物史观对社会形态的概述 , 按马克思说法 , 它只是“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 , 不能“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 , 一切民族 , 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 , 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 。 然而 , 我们在历史教学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形态理论 , 是否也把它限制在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时空范围里?抑或可以广泛地运用于东方社会乃至世界各国的历史进程?这又是有待研究、且不易取得一致的结论 。

历史评价也有时空错位的问题 。 一种是对“过去的价值”的误解 , 如秦之长城 , 历来“誉之者以为立万古夷夏之防 , 毁之者以为不足御侵略” 。 其实 , 秦以前的长城 , 都是防小部落的寇钞 , “此等小部落 , 大兴师征之 , 则遁逃伏匿 , 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 , 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 。 此时筑长城 , 确有“省戍役 , 防寇钞 , 休兵而息民”之功效 。 至汉以后 , 匈奴、鲜卑等 , 都是控弦数十万 , 入塞者辄千万骑 。 此时仍依仗于长城御敌 , 自然是不足用了(其实 , 此时当别有御敌之策 。 吕思勉《读史札记》) 。 所以 , 说它“立万古夷夏之防” , 那是把一时一地的意义价值扩大了;说它“不足御侵略” , 那是把一时一地的意义价值抹杀了;都是评价上的时空错位 。

对“现实的价值”的评价错误 , 从学理上看 , 也是一种时空的错位 , 它往往与普遍命题的错误“迁移”相联系 , 也与评价者的“三观”不正有很大的关系 。 比如 , 教学“商鞅变法”一课 , 会讲到“作法自毙”的史事 , 如果教师也和(文献记载中的)商鞅同感 , 连连叹息“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说“商鞅最终作法自毙 , 他亲手织就的这张法网 , 很快即现世报在自己身上 。 ”甚至得出结论:法令的创设不能作茧自缚 , 法令对立法者应该网开一面 , 法令面前不能搞人人平等 , 法令应该灵活运用之类的结论 , 那就是普遍命题、历史价值的错用误用 , 也是价值关系上的时空错位 。 这种历史价值的错用、误用 , 在我们的历史课堂上是不会发生的 ,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比比皆是 。 比如 , 20世纪80年代 , 《新闻法》从起草到最终的偃旗息鼓 , 就是这种错误的典型一例 。 历史教学既然以贯彻教书育人为教学目标 , 对于这种评价上的时空错位、价值观上的是非颠倒 , 也要给予严厉地指正和批判 。

以上所述 , 主要是从历史认识论、知识论上对时空问题的一点分析 。 时空问题可以有多方面、多角度的研讨 , 比如 , 上文说的普通命题 , 它也是一种解释工具 , 人们了解了某时某地的普遍史事 , 就自然能明白该时该地的特殊史事 。 普通史事是“常人、常事” , 常人、常事是风化 , 特殊的史事是山崩;知道了风化 , 则山崩自然也就容易理解了(吕思勉《历史研究法》) 。 又如 , 年鉴学派“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 , 其实就是转换不同时空来“鸟瞰”史事 , 这里的时空 , 就有了方法论上的意义 。 所以 , “时空”问题也可以转换到方法论上去讨论 , 不过那也是一个大问题 , 需要有专门的研讨 。

本文转载自《历史教学》2018年底2期 , 第15-17页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小编删除 , 谢谢 。

编辑:赵肖 , ID:Yi_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