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好像很有道理哦)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好像很有道理哦)

历史上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 读史如《三国》者 , 常津津乐道于诸葛亮之“空城计” , 殊不知 , 司马懿与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 , 却是精彩纷呈的 , 那是一场关乎唇亡齿寒、因对手而存在的较量 , 可谓精妙绝伦 。

第一幕:历史回眸: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空城计” 。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 题曰“马谡拒谏失街亭 , 武侯弹琴退仲达” 。 这一回的“戏眼” , 就是诸葛亮的编导的“空城计” 。 说的是 , 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 , 击溃马谡夺取街亭 , 又乘胜连下三城 ,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蜀军的后方机关西城 。 诸葛亮来不及撤退 , 手下只有两千五百名老弱残兵 , 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 , 诸葛亮导演了一幕精彩的“空城计” , 以玄虚威慑 , 哄走了胆小多疑的司马懿 。

后人也据此编排了一出百看不厌、久演不衰的京剧传统剧目《空城计》 , 现已成了当今的国粹 。 请看 , 诸葛亮将小小的西城四门大开 , 还派老军洒扫道路 , 自己在两个琴童的陪同下 , 登上城楼焚香弹琴……当司马懿兵临城下时 , 诸葛亮若无其事 , 镇定自如 。 口中还唱道:“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 忽听得城外乱纷纷 , 旌旗招展空翻影 , 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你来此就该把城进 , 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 , 为的是何情?……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 来 , 来 , 来 , 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似乎看出诸葛亮故弄玄虚的破绽 , 要发兵攻城 , 活捉诸葛亮 , 当即受到司马懿呵斥 。 接下来 , 真的发生了戏剧性变化 , 司马懿恐犹疑了一番 , 怕中“埋伏” , 在城下自我解嘲说道:“诸葛亮啊 , 诸葛亮 , 你是空城也罢 , 实城也罢 , 老夫今日是不上你的当了” 。 于是下令“前队变为后队 , 退兵四十” 。 于是 , 也成就了诸葛亮的神话 。

第二幕:司马懿与诸葛亮的心理博弈 。

历史中 , 诸葛亮羽扇纶巾轻易地就以空城计骗过了司马懿 , 真是如此吗?真正的高手过招 , 看不到刀光剑影 , 胜负已定 。 但在刀光剑影之外 , 仍有招式 , 而你看见了诸葛亮的招式吗?司马懿亲到城下观看 , 然后下令撤军 , 他说:“诸葛亮一生谨慎 , 不会冒险 。 现在城门大开 , 里面必有埋伏 , 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 。 ”

而他的二子司马昭却怀疑: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 , 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连司马昭都已心生疑窦 , “兵动若神”的司马懿岂无思量?况且诸葛亮的谋略千古传颂 , 聪明如司马懿者岂能不加提防诸葛亮的智谋之举?但是对着一座空城 , 城下的司马懿却没有看到谋略 , 非常奇怪的他却看到谨慎 。 智谋有形 , 谨慎无形 , 有形易见 , 无形难知 , 所谓的“知己知彼”者 , 在高手相争之中 , 你能理解对手有多深?“一生谨慎” , 平淡无奇的四字 , 却正是诸葛与司马两大高手间的毫厘之争 。

司马懿遇到的对手是诸葛亮 。 诸葛亮对司马懿的了解也是极深的 。

知道司马懿是个高手 , 一般的高手 , 即便亲近如蜀中大将关羽、张飞等 , 也只是大叹诸葛亮的谋略之能而已 , 而司马懿 , 他能更深地看透自己 , 他是高手中的高手 。 诸葛亮却正是深入地利用了这一点 , 成功地实施了他的心理奇谋战 。

这不是一场眼见的烟硝之战 , 他争胜于无形 。 然而 , 如果就只因对司马懿的了解 , 而诸葛亮就因此取胜 , 那司马懿也就不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 为了取胜 , 诸葛亮显露出更令人叹服的本事 , 所以司马懿是输得心服口服;不 , 司马懿应该是震撼于诸葛亮 , 才有后来“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事情发生 。 葛亮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 怎么就让高手中的高手司马懿震惊了呢?这难道不是诸葛亮的故作悠闲态的心理战而已吗?当然不 , 它是这场高手相争中最重要的攻坚战役 , 成不成在此一举!


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好像很有道理哦)

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好像很有道理哦)// //

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 , 服膺儒教 , 博学洽闻 。 有一次崔琰对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英断 , 有胆有识 , 你可比不上啊 。 ”

什么原因让“聪明英断” , 同时又手握十五万大军可以多所作为的司马懿要亲到城下观看?“有胆有识”的他想在城下看出什么端倪 , 好更进一步进行决断?其实 , 司马懿亲自到城下不只是看 , 更重要的是去听 。 他能见人所未见 , 能听人所不能听 , 所以才是“聪”“明” , 才能“英断” 。

凭司马懿机智谋略 , 怎能不了解15万大军与小小西城所形成的军事态势?马谡的前锋精兵已被歼灭 , 又乘胜连下三城 , 蜀军其余各部都受到重创 , 此时的西城已在司马懿的“瓮中” , 胜券在握 。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总兵力和大概部署也早已心中有数 , 一座小小的西城 , 即使“十面埋伏” , 充其量也不会超过一二万人 , 是“空城”也罢 , 是“实城”也好 , 先派几千名先遣小分队攻打西城的四门 , 其虚实便立见分晓 , 还用得着竖起耳朵“听琴声”吗?这是连中等智商的下级军官都懂得的军事常识 , 何况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不带扩音器的古琴声 , 在当时纷扰嘈杂的战场野外 , 充其量也不过传播到几十步开外 , 当在硬弓、强弩的射程之内 , 司马懿一路风风火火的追来 , 岂能一箭不放 , 一弩不发 , 空手而退往返徒劳呢?他单单是为了欣赏诸葛亮的“琴声”而来的吗?肯定不是!如果诸葛亮当时不在西城 , 西城肯定会轻而易举地落入司马懿的手中 , 城中尚未转移的物资也统统成为司马懿的战利品 。

“空城计” , 是诸葛亮临危冒险巧设的妙计 , 司马懿以诸葛亮行事谨慎 , 从不弄险为由 , 也就将计就计、假装“中计”而故意放诸葛亮一马 。 真正的高智商的大赢家不是诸葛亮 , 而是看似低智商的司马懿 。


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好像很有道理哦)

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好像很有道理哦)// //

第三幕:唇亡齿寒:诸葛亮料定司马懿不敢进城 。

因为老谋深算的司马懿 , 懂得咱中国祖传“高鸟尽 , 良弓藏;狡兔死 , 走狗烹”血的古训 , 也熟知历代“卸磨杀驴”的帝王故技 。 生怕此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 , 魏明帝曹睿玩弄“推完磨杀驴吃”的小伎俩 , 所以才故意放走与自己“旗鼓相当”的敌手诸葛亮 。 再稍微调研一下司马懿的充满艰险的“官运图” , 就会迎刃而解了 。

曹操在世时 , 深知司马懿的才智 , 但总是对他存有戒心 , 曾对华歆说:“司马懿鹰视狼顾 , 不可付以兵权 , 久必为国家大祸” 。 并多次告诫 , 说司马懿野心勃勃 , 久必为患 , 不可重用 , 因此只让他作了个小小相府文学掾 , 后转为丞相主簿(行政秘书) 。

司马懿对此也心领神会 , 为避免杀身之祸 , 就采取韬光养晦办法 , 不急在曹操在世时建功立业 , 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曹操死后 , 曹丕篡汉称帝 , 因为曹丕为太子时 , 司马懿是太子中庶子 , 为丕所倚重 , 所以曹丕很赏识司马懿的才能 , 所以开始提拔重用 , 累迁尚书右仆射 , 抚军大将军等职;曹丕死 , 曹睿继位后 , 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 总督雍州西凉重兵 , 坐镇长安 , 位高权重 , 朝野忌惮 。

诸葛亮也视为畏途 , 所以利用“反间计” , 散布“司马懿谋反”的谣言 , 曹睿“中计” , 要杀掉司马懿 , 多亏曹真力保 , 才保住司马懿的脑袋 , 被剥兵权后 , 回乡养老 。 诸葛亮闻之大喜道:“吾欲伐魏久矣 , 奈有司马总雍凉之兵 , 今既遭贬 , 吾有何忧?”于是上表请求出兵伐魏 。


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好像很有道理哦)

唇亡齿寒:司马懿明知是空城却不捉诸葛亮!(好像很有道理哦)// //

诸葛亮兵出祁山 , 连连获胜 , 势如破竹 , 曹魏诸将未人敢撄其锋 , 朝野震恐 。 在危亡之秋 , 曹睿不得已又重新启用司马懿 , 封为平西都督 , 领兵与诸葛亮对垒 , 借以挽救危局 。 司马懿心里明白 , 能得到这个“平西都督”头衔 , 完全是诸葛亮的功劳 。 它应当感谢的不是魏帝曹睿 , 而是自己的宿敌诸葛亮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诸葛亮才是决定司马懿能否掌握权力的人物 。

司马懿自然老早就明白 , 自己是曹魏政权的猎兔之犬角色 , 当然也明白诸葛亮存在与自身存在的关系 。

矛盾的对立双方是对立的统一 , 相辅相成的 , 曹魏一方能制衡诸葛亮的人物 , 惟有司马懿一人而已 , 没有了蜀汉的诸葛亮 , 也就没有了曹魏的司马懿存在的“独特”价值!如果在西城活捉或杀掉诸葛亮 , 蜀军就会全面线崩溃 , 蜀汉也就会随即灭亡 , 羽翼未丰的司马氏就难免“鸟尽弓藏 , 兔死狗烹”的厄运 。

这是当时的司马懿不愿看到的局面 , 司马懿还需要继续为曹魏“推磨” , 只要有推不完的“磨” , 就不会遭到“卸磨杀驴”的惨局 。 继续“推磨”的前提 , 就是诸葛亮必须继续存在 , 以此来争取时间培植势力 , 等待时机 , 施展自己的宏图大志 。

因此 , 司马懿在明知是空空如也的小小西城下 , 故意装呆犯傻 , 以怕“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为借口而退兵 。 由此 ,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愤愤不平 , 诸将也夺存疑惑 , 曹魏朝廷上下也认为司马懿智商不高 , 胆小多疑 , 优柔寡断 , 成不了什么大事 , 于是也放松了对司马懿的戒备之心 。 至此以后 , 司马懿虽重兵在握 , 处于明显优势 , 但对蜀汉从不主动出击 , 更不击溃诸葛亮的主力 , 使诸葛亮继续保持一支攻击能力 , 以维持相对的战略平衡 , 他不怕嘲笑谩骂 , 不听诸将的合力劝告 , 坚持据守方略 , 耐着性子与诸葛亮磨 。 相互间偶尔有点小动作 , 都属“边界摩擦” , 双方领土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 这就充分表明了司马懿的深谋远虑和战略远见 , 他故意给曹魏留下一个他人猎获不到 , 只有他司马懿这只老猎狗才有可能追及得上的“猎物”——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和一支具有一定攻击能力的蜀汉军事力量 。

有猎物:猎狗暂不能烹;“磨”没推完:驴还不能杀 。

这样 , 司马懿就给自己创造了生存空间和发展余地 。 等到把诸葛亮“磨死”之后不久 , 他就退居幕后就装起病来 , 似乎不久于人世了 , 借以麻痹政敌减少猜忌 , 暗中密谋、等待时机、发动政变 , 最终夺取了曹魏的大权 。 (至于忠、奸之说 , 应另当别论 。 追根求源他曹魏政权也是从别人手中篡夺来的 , 这属历史的轮回报应 , 无庸赘述 。 )

“三国归晋”的历史结局 , 就足以证明 , 司马懿在“空城”下所表现出来的超高智商 , 绝非咱等闲之辈所能望其尘 。 纵观历史 , “三国”中光明磊落、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 只不过是惯于韬光养晦、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历史配角而已 。

因此当司马昭问:“莫非诸葛无兵 , 故作次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时 , 司马懿以”亮平生谨慎 , 不曾弄险 。 今大开城门 , 必有埋伏 , 我兵若进 , 中其计也 。 汝辈岂知 , 宜速退!”为由引兵离去 , 作出了中计的样子 , 其用心苦也!这 , 也正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