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兰天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20期

(本文由作者特别授权本公众号独家发表 , 未经允许 , 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第二章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分析

知州始为地方长官的政治制度 , 起源于唐末、五代 。 在五代时期知某州之官衔就已经存在 , 这时期的知州大多是临时差遣 , 并没有形成制度,知州制度在北宋的确立的时候 , 也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 。 在北宋王朝进行统一全国战争的过程中 , 它仍然要依靠武将们打天下 , 这时候贸然削夺武将权力必会引起政局动荡、朝廷不安 。 在这种情况下 , 宋太祖采取策略 , 通过逐步削弱地方节度使权力 , 改变五代的政治乱局 。

首先 , 太祖下令新夺取和归附各地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所有 , 削弱了藩镇节度使任免地方长官的权力 ,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其次 , 寻找各种机会由中央选派文官担任一州之知州 , “权知州事” 。 这一策略的实施一直伴随着统一战争的进程 , 最终在真宗一朝 , 知州制度才最终确立下来 。 《宋史》载“宋初革五季之患 , 召诸镇会于京师 , 赐第以留之 , 分命朝臣出守列郡 , 号权知军州事 , 军谓兵 , 州谓民政焉 , 其后 , 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 , 二品以上及带中书、枢密院、宣徽使职事称判 。 掌总理郡政 , 宣布条教 , 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 , 旌别孝悌;其赋役、钱榖、狱讼之事 , 兵民之政皆总焉” , 这段话就充分说明了知州制度的由来以及规定知州行政权力的范围和知州选拔的条件 。

这样一来的话 , 知州的选任对于一州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 所以我们通过对宋代宣州知州名录的考察可以更明确地揭示出知州对于地方发展所起的作用 , 以下分别从宣州知州的籍贯、年龄、入仕途径和任职年限进行考察分析 , 初步认识宣州知州的整体情况 。

一、宋代宣州的籍贯

根据《宋代宣州知州表》的统计 , 宋代宣州知州籍贯明确可考的有一百四十八人 , 具体分析情况见下表:

宋代宣州知州籍贯表(148)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

由此表我们可以看出 , 在宋代148名宣州知州中 , 两浙路籍贯的人数最多 , 一共18人 , 占宣州知州总人数的12.7℅;位居第二位的是江南西路的14人 , 占总人数的9.4℅,剩下其余各路依次为江南东路10人 , 占总人数的6.7℅;福建路10人 , 占总人数的6.7℅;京畿路4人 , 占总人数的2.7℅;京东西路2人 , 占总人数的1.3℅;河北东路2人 , 占总人数的1.3℅;河北西路2人 , 占总人数的1.3℅;淮南东路2人 , 占总人数的1.3℅;京东东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荆湖北路、成都府路、利州路都各为1人 , 占总人数的0.6℅;河东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淮南西路、荆湖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梓州路、夔州路这九路都是一人没有 。 北方各路籍贯出身的宣州知州总计16人 , 南方各路籍贯出身的宣州知州总计56人 。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南北人数的差距是逐步拉大的 , 在太宗、真宗、仁宗三朝我们可以看出北方各路籍贯出身的人还占有一定的数量 , 到了英宗之后 , 南方各路籍贯出身的人增加 。 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唐宋之际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不无关系 。 宋代中期以后 , 南弱北强的科举局面逐渐被打破 。 如 , “国初每岁放榜 , 取士极少 , 如安德裕作魁日 , 九人而已 , 盖天下来混一也 , 至太宗朝浸多 , 所得率江南之秀 , 其后又别立分数 , 考校五路举子 , 以北人拙于词令 , 故优取” , 在这段话中 , 揭示出由太祖一朝取士人数到太宗一朝取士人数发生了很大变化 , 太祖一朝取士人数最多也没有超过31人 ,而到了太宗一朝 , 则猛增到186人 , 实属首次突破一百人大关 。

在以后的数位皇帝一般延续了太宗朝取士的规模 。 一方面取士人数大大增加 , 另一方面则是“江南之秀”占据了大多数进士的名额 。 北方诸路除开封府以及附近各路以外 , 其余诸路则多呈现下降之势 。 在《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十一月庚午朔 , 诏:闻河朔诸州解送举人 , 艰于考核 , 颇多黜落 , 令转运使于落解举人至多处 , 遣官别加考试 , 合格人送礼部” , 所以宣州知州的籍贯出身大部分在南方诸路 。 而在其中 , 两浙路、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以及福建路籍贯的宣州知州则占宣州知州总数的35.1℅ , 在宋代地方官选派制度中十分在意回避原籍的原则 。 “江南东路人勿充本道知州、通判、转运使 , 并临莅公事己差往者具名以闻” , 科举取士中 , 南方诸路占据了取士绝大多数的名额 ,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 , 有时任命签发之后 ,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 , 派遣的官员都在路途中 , 可能有些官员还没有到达所任命之地 , 就已经又接受了新的委派 。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央政府在任命地方知州时一般采取就近任命 。 这样做的原因无非是对于当地的民风、民俗都能很快地了解和适应 , 这样有利于对地方的治理 。

总而言之 , 宣州知州籍贯的结构以及变化 , 与当时社会经济以及政府政策有莫大的关系 。

二、宋代宣州知州的入仕年龄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 年龄段在50-59这个区间占了58.8℅,40-49和60-69这两个阶段所占比例相差不大 , 分别为17.6℅与14.7℅ 。 宋代大体承袭唐朝官员七十岁致仕的制度 , 在一般情况下 , 文臣年龄达到七十岁时都应主动申请致仕 。 在上表中 , 我们发现多数知州是处于50-59的年龄段 , 这一时期正是官员在地方任职历练的重要年龄段 , 但有多位宣州知州卒于任上 , 以鞠躬尽瘁的为官之道来诠释宋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 。 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则是贬官至此的缘故 。

三、宋代宣州知州的入仕途径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 科举是宋代宣州知州入仕的主要途径 。 这一比例占到了75.6% 。 从太宗、真宗两朝来看 , 基本还是五代旧臣出身担任宣州知州 , 除此之外 , 五代旧臣出仕就很少看到 , 但是通过恩荫的途径来担任宣州知州在太宗、仁宗、徽宗、高宗都有一定的比例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北宋是一个主要由科举入仕的社会 , 这也与北宋王朝立国政策相一致 , 即重文轻武、以文臣治国 , 从而为宋代积极入世的士大夫群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

由此表我们可以看出 , 宋代科举取士人数 , 逐年增加 , 而且平均每榜录取人数也是逐年增加 。 正是由于科举取士人数的逐渐增多 , 这就极大地充盈宋代官场的人才选拔 。 以上这两个表相互证明宋代是一个科举社会 , 通过考察宋代宣州知州入仕途径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知州是进士出身 , 个别宣州知州是蒙恩荫和军功做官入仕的 , 宋代宣州知州以其文化素养积极作为 , 并与宣州地方文化士大夫世家交流往来 , 带动了宣州区域文化的发展 , 沉淀了丰富的宣州历史文化基因 。

四、宋代宣州知州的任职年限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宋代宣州知州群体研究(二)// //

宋代地方官任职时长 , 各地都不尽相同 , “宋初承袭五代之制 , 对地方官普遍实行一年一考 , 三考为一任的任期制” , 但是在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时期内地方官的任期是不一样的 。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太宗一朝宣州知州的任期相对较长些 , 平均任职年限达到了2年 。 这与当时宋朝国内外的形势相关 。 北宋经过一系列的统一战争逐步统一南方 。 被统一的地方 ,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原来的地方官进行统治 。 经过五代十国的动乱 , 人口大量死亡 , 加之五代十国重武轻文 , 这就造成了人才的大量短缺 。 所以一般由旧有的官吏进行统治 , 这从太宗一朝宣州知州出仕途径也可以看出 。 为了进一步取代这些旧官僚 , 宋太宗一朝的进士录取人数是太祖一朝的八倍之多 , 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北宋初期地方官员奇缺 , 所以太宗才会大量取士 。 太宗一朝科举平均每2.6年一次 , 这样一来就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才能取代五代旧臣 , 这也就是太宗一朝宣州知州任期较长的原因 。

在真宗一朝 , 我们可以看出北宋宣州知州的平均任期只有1.3年 , 与太宗朝相比 , 缩短一些 。 在这一历史时期 , 宣州未满任职年限官员 , 所占比例达到50% , 这就说明有一半的宣州知州任期没有达到两年 。 这一方面与科举取士人数的大大增加有关 , 仅仁宗一朝录取进士总数多达4561 , 平均每榜录取人数达351之多;另一方面说明北宋在对地方控制上逐渐加强 。 科举取士人数的大大增加势必会加速官员升迁 , 大量的进士等待安排 , 而职位是有限的 , 这两者之间就会造成一种矛盾 , 这样一来 , 无形之中就会加快官员的升迁 。 在接下来的仁宗、英宗两朝我们可以看出宣州知州任职时长进一步减少 , 任职时长的减少 , 说明了北宋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

最终在哲宗一朝 , 宣州知州的平均任职时长实际是少于1年 , 这样一来地方官任期缩短的趋势在哲宗朝达到了顶峰 。 宣州知州任职时长由太宗朝的平均两年降到哲宗朝的不到一年 , 这就对地方治理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 由于任职时间太短 , 官员很难有什么作为 , 同时走马观花似的频繁更换地方官 , 不利于地方的稳定与发展 。 到了徽宗一朝 , 朝廷发现地方官任职时间太短的弊端 , 所以三令五申地强调三年一任的任期制度 。 宋徽宗朝阶段 , 北宋政府强调了知州三年任期的任期制度 , “崇宁元年七月三日诏:内外官 , 并以三年为任” , 但徽宗一朝的宣州知州平均任职时长也仅仅1.08年 。

纵观宋代宣州知州任职时长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三个特点:

1、北宋宣州知州更换频繁 , 绝大部分宣州知州任期是在两年之内 , 能达到政府规定的三年之期的仅仅不到20%;

2、宣州知州任期从太宗到徽宗明显呈现出缩短的趋势 , 未满任的宣州知州所占比例是逐年增大 , 从太宗一朝的14.2%猛增到哲宗朝的94.11%;

3、宣州知州任期与政府规定的三年一任相背离 。

通过宋代宣州知州籍贯、年龄、入仕途径和任职年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宋代历任宣州知州的选拔与当时的政治形势以及宣州内外的具体状况息息相关 。 在宣州知州籍贯方面:宋代是一个以科举考试为主体进入仕途的社会 , 伴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 , 以及唐末、五代藩镇战乱对南方地区相对破坏较小 , 同时由于南方各国统治者 , 尤其是吴越国 , 其统治者大量兴修水利设施 , 国内社会秩序保持相对稳定 , 这也就为宣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并且文化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 , 这样一来 , 经济可以带动文化的发展 , 即宣州地区人文之风日盛 , 各大家族也以诗书传家、科举及第为荣 。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 , 江南东路地区的学子们举进士的人数越来越多 , 甚至慢慢超过北方取士人数 , 这也就极大地充实了江南东路地区的人才储备 , 所以历任宣州知州籍贯中 , 江南东路地区占有很大优势 。 宋代宣州知州的任职年龄段多为年富力强50—59岁之间 , 正是地方任职历练的重要时期 , 多数知州官员升迁至中央为官 , 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则是贬官至此的缘故 。

在宋代宣州知州入仕途径方面:依然证明宋代是一个以科举为荣的社会 , 宋代宣州知州大部分官员是通过科举进士出身入仕 , 个别少数官员是通过蒙恩荫入仕 。 在宋代宣州知州任职年限的方面:随着科举取士人数的大大增加 , 这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官员升迁频率的提高 , 这也就解释了宋代在考核官员政绩时 , 并不是循名责实 , 部分官员的升迁主要依据是论资排辈 ,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降低官员行政能力等基本素质 。 总体来说 , 每一项制度的实施 , 在其开始阶段 , 弊端是不会显现的 , 只有经过长时间的实践 , 才会暴露出实质问题 。

( 作者江苏省昆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 苏州科技大学专门史研究生 , 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