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见知州,谁给谁磕头?

知府见知州,谁给谁磕头?

知府和知州都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均为地方行政长官 。 但这两个概念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 二者在官衔和职能方面都是不同的 。

“知府”一词最早产生于唐,当时建都之地称府,以府尹为行政长官 。 宋升大郡为府,以朝臣充各府长官,称以某官知某府事,简称知府 。 明以知府为正式官名,为府的行政长官,管辖所属州县 。 清沿明制不改 。 知府又尊称太守、府尊,亦称黄堂 。


知府见知州,谁给谁磕头?

知府见知州 , 谁给谁磕头?// //

“知州”的产生是为了削夺节度使权力 。 宋太祖为了防止唐、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 。 后来,逐步派遣京朝文官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xx州州军事” 。 “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 。 简称知州 。 明、清以知州为正式官名,为各州行政长官 。


知府见知州,谁给谁磕头?

知府见知州 , 谁给谁磕头?// //

据《日知录》载:“宋叶适言,五代之患,专在藩镇 。 艺祖思靖天下,以为不削节度,则其祸不息 。 于是始置‘通判’,以监统刺史 , 而分其柄;命文臣权知州事,使名若不正、任若不久者,以轻其权…唐制,京郡乃称府 。 至宋,则潜藩之地,皆升为府 。 宋初、太宗、真宗皆尝为开封府尹 。 后无继者,乃设‘权知府’一人,以待制以上充 。 ”可见,宋以前实行的是秦汉以来的郡县制,并无“府”之说 。


知府见知州,谁给谁磕头?

知府见知州 , 谁给谁磕头?// //

不过“州”是很早就有的,比如三国志中刘备曾为“益州牧” 。 那时候州比郡大,所以州牧就是一方诸侯,但没有“知州”的概念 。 唐初有“府”,但“府”的长官叫府尹,而非知府 。 准确讲,这两个官职都是宋以后才有的 。 一般来讲,知府比知州官衔要高,但也有和知州平级的;知州比知县管辖范围广,但也有和知县平级的 。

“乌纱帽”有什么特别,为什么会成为官位的别称?

如今,“乌纱帽”已成为“官位”的代名词 。 那么,“乌纱帽”为什么会成为官位的别称?这又是从何时开始的?

乌沙帽原本是民间的一种便帽,正式作为“官服”则开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到宋朝时加上了“双翅”,明朝以后,戴乌纱帽才正式成为做官的代名词 。

东晋成帝时,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都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就是最早的“乌纱帽” 。 南朝宋明帝时期,王休仁对这种帽子做了改进 。 改进后的乌纱帽在当时很流行,官员百姓都喜欢戴 。 当时的乌纱帽颜色样式都不固定,全看个人喜好 。

直到隋唐时期,乌纱帽仍然是作为常服的帽子 。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 。 ”但是,为了适应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隋朝用乌纱帽上的玉饰来显示官职的大小 。

宋朝初年,为防止议事期间朝臣们交头接耳,赵匡胤想了一个办法,从此改变了乌纱帽的样式 。 这种乌纱帽其实叫幞头,是方形的 , 上面有一折,幞头后背的左右两侧各伸出一只脚,用铁丝或者竹篾为骨,后来慢慢把脚加长 。 这种幞头貌似庄严,其实在官员群聚的朝廷甚为不便 。 至于地位比较低下的公差等都戴交脚或局脚幞头,乐官则戴牛耳幞头、银叶弓脚幞头等 。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乌纱帽的命运有了关键性突破 。 由于官员们特别爱戴乌纱帽,朝廷遂正式将它列为王公百官上朝及处理公务的必要配备 。 并下了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 。 ”从此,乌纱帽成为了官员的特有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