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提示:眉黛烟青 , 昨犹我画 。 雨跌在彩钢之上的轰轰烈烈里 , 我们看到了人们种下的那里树 。 历史已经变得遥远 , 有的只是大地盛装的柔情 。 一路奔波 , 虽然没有见到让匈奴女人变美的红蓝草 , 但草木皆兵对于这片土地的呵护 , 足够我们由焉支山赶到永固城的路上长歌一曲了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每个人有都会从历史的指缝里捡拾记忆的碎片 , 就像这座古城努力地坚挺着永不消失的姿态 , 以证明昔日的雄伟高大、商贾纷至 , 以及繁华一时 。 如今 , 它只剩下西北一隅的残垣断壁和孤立于城墙上的一座土塔了 。

站在土塔边向南看 , 就是祁连山 , 在镜头里是近处几株草撑起的雪峰的威严 。 它曾给过古城两边两座湖泊 , 是东湖与西湖 。 据说 , 湖内有清泉多眼 , 水自泉生 , 一年四季 , 清波荡漾 , 湛蓝如镜;湖畔田野相拥 , 绿草如茵 , 湖光与蓝天白云相映 , 令人遐想无限 。 但是 , 近些年来 , 因为水源有限 , 这湖慢慢萎缩了 。 当下 , 都被保护了起来 , 湖底似有清泉 , 但一时还很难淹过疯长的草 。 像是古城的女儿失去了爱美的镜子 。

东边 , 是焉支山 。 古城还有一个名字 , 叫祁连 。 人们总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 , 从而拥有不同的观感 。 在这古城上 , 我们也一样 。

对于匈奴人来说 , 焉支山就是女人的脸:“亡我祁连山 , 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 , 使我妇女无颜色 。 ”在这里 , 古城把祁连山和焉支山都碰到了 , 就是祁连山下、焉支山旁的女儿国 。

祁连山 , 匈奴人把它叫“天” , 事关生死存亡 , 焉支山则让匈奴女人变得更美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有一说法是 , 焉支山原来不叫焉支山 , 叫胭脂山 , 因为此山产一种花草:胭脂草 , 能做染料 。 《五代诗话?稗史汇编》:“北方有焉支山 , 上多红蓝草 , 北人取其花朵染绯 , 取其英鲜者作胭脂 。 ”故旧常以“北地胭脂”代指北方的美女 。 而所谓“胭脂” , 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 , 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 , 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 , 淘去黄汁后 , 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

匈奴的女人就拿这红色染料来当化妆品 , 一个个成为北地胭脂的 。

丢掉焉支山 , 化妆品没了 , 匈奴女人不再动人了 , 脸上有了泪痕 。

回首凝望 , 祁连山一并跳进了匈奴人的心里 , 脚在前方 , 路多艰险 。 焉支山的美与不美 , 已不十分要紧 , 匈奴人就这样里把“脸”丢了 , 女人娃娃的生存开始变得艰难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即使变成一坷垃黄土 , 也要述说人类留下的足迹 , 这就是大地 。

永固(祁连)城 , 匈奴人的王城 , 也曾属于月氏人 , 是月氏人的王城 。 史料记载 , 其城旧址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 当时居住在河西一带的月氏民族曾于此建起月氏东城 , 统辖黑河以东及湟中地区的月氏部落 。 座落在民乐县永固镇童子坝河边 , 原城南北长约1600米 , 近方形 , 面积2.1平方公里 , 城垣夯筑而成 , 墙基厚8—10米 , 高达9米 , 墙外设有护城河 。 城内偏北筑有东西的土垣一道 , 把城分为南北两城 , 当地群众以其形状如算盘称其为“算盘城” 。

时光拨动盘珠纪年 , 汉王朝雷霆万钧 。 公元前121年 , 霍去病犹如一道闪电 , 拿下了这座池 。 其东西均交通要冲;南控大斗拔谷隘口(扁都口) , 是河西走廊南通唐蕃古道的捷径 。

电光一闪 , 赶走月氏人的匈奴人经历和月氏人同样的命运 , 唱着悲伤的歌儿西去 。 历史的记载在此很有意思:西汉初期 , 匈奴赶走月氏 , 将月氏东城建为单于王城 , 供匈奴单于“巡幸”时居住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月氏人的迁徙 , 给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好几个女儿国 。 从永固城向南便是青藏高原 , 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古羌人退守青藏高原后 , 与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最终将母系社会的痕迹保留下来 , 形成了位于今四川阿坝州、甘孜州丹巴县和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等地区“东女国” 。 与古羌人一样有着母系遗存的月氏人的到来 , 又把永固城变成了一个女儿国 , 以至于使它出现在了《西游记》里 。

鸳鸯双栖蝶双飞 , 满园春色惹人醉 。 悄悄问圣僧 , 女儿美不美 , 说什么王权富贵 , 怕什么戒律清规 , 只愿天长地久 , 与我意中人儿紧相随……唐长老在此风光了一把 , 西梁女国的国王看上了他 , 要和他成亲 , 电视剧则加了一段两人爱情的感人描绘 。

这个女儿国就是月氏人在河西的遗存 , 不过是被移植到了小说里 。 而真正的月氏人的女儿国 , 张骞是到过的 ,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 立其夫人为王 。 既臣大夏而君之 , 地肥饶 , 少寇 , 志安乐 。 又自以远远汉 , 殊无报胡之心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意思是 , 大月氏王被匈奴杀死后 , 大月氏人拥立了王的夫人为王 。 他们西迁中亚 , 已征服并占领了大夏 , 成为那的君主 。 那里土地肥沃 , 很少有外来的侵扰 , 也便只想过安宁快乐的生活 , 又认为远离汉朝并疏远了与汉朝的关系 , 也就没有报复匈奴的心思了 。

以女为王 , 即为女儿国 。

嚈哒 , 大月氏的同类民族 , 《隋书·西域传》:“挹怛(嚈哒)国 , 都乌浒水南二百余里 , 大月氏之种类也……兄弟同妻 。 妇人有一夫者 , 冠一角帽 , 夫兄弟多者 , 依其数为角……”而与其相邻的国家则是:“兄弟同一妻 , 迭寝焉 , 每一人入房 , 户外挂其衣以为志 。 生子属其长兄 。 ”又是一个与月氏人有关的女儿国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从永昌到永固城这个女儿国 , 我们在山丹的辖地整整抖了一大圈 , 经过了焉支山 。 最先出发的时候 , 我们走了半截高速 。 道边的平地上偶有林木托起的点点绿洲 , 左右两边都距山很近 , 但山基本都是光秃秃的 , 上面很少有树 。 显褐色 , 有些火焰山的味道 。 在一个路标显示“五沟”的地方 , 有个农人赶着几十头牛在一片坝地里放牧 。 风有些大 , 牛尾巴被吹得零乱 。

随后就是戈壁地了 , 宣传生态保护的标语很是醒目 , 在低洼处有一些农田 , 庄稼已被收割了 , 村庄隐藏在我们看不到的远处 。

忽然 , “走廊”一下子变得开阔 , 在高速标记“2054”的地方 , 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田地 。 农民们正在收拾土豆 , 土豆被装在袋里 , 或三五个立挤在地起 , 或一两个侧身倒地 , 用的是橙色网袋 。 这种颜色多少会让人感觉有些“赤裸”的意思 。 地埂上的草很厚 , 在多水的年份里疯狂生长 。

再向前走 , 田地没了 , 荒原依然 。 一个风口 , 我们的视野里出现了大片大片的“风车”(风力发电) , 转动的速度飞快 。 其后却是一片草地 , 草有一尺多厚 , 在十里的区域内呈现着不同的风景 , 黄绿相间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在一个叫“丰城”的地方 , 我们下了高速 , 看到大片的农田已经被退耕了 , 一块块非常整齐地长满了草 。 有意思的是 , 下高速的道班叫“焉支红” , 是我们从拦车杆上看到的 。 向西通过一条硬化的村路 , 是叫兰家庄的地方 , 干净整洁的民居在车窗上欢呼而过 。 由此向此便是老军乡 。

老军乡地处大黄山北麓 , 距山丹县城东38公里 , 山丹县的东大门 。 是一个半农半牧的乡镇 , 硖口堡、丰城堡、绣花庙(定羌庙)为明清两代的主要驿站和军事重地 。 地理的优势掩饰不住当地生态的脆弱 。 这里的人们大多沿山而居 , 地势偏远 , 交通与水源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 全乡3座水库 , 水利基础条件异常薄弱 , 即使如此 , 水库水源仍然不足 , 来水有限 , 供需十分矛盾突出 。

前些年 , 人们为了发展经济 , 打过一些井 , 但地下水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 近几年已被叫停 。 咬起牙来保护 , 该退耕的退耕 , 很快戈壁地上有了星星点点的绿色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大口子河 , 河里只有干枯的石头 , 但在河边却挂着河长的标牌 。 50多岁的老杨告诉我们 , 这条河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没有水 , 除非遇到山洪 。 他是附近的李家庄(音)人 , 一年前 , 家里还有500只羊 , 今年已经被限定到了100多只 , 羊少了 , 山青了 , 地绿了 , 老杨说 , 如果将来缠不住(不合算)他就外出打工 。 他明白这山是为啥变绿的 。

其实 , 光阴中的每一步都是经历和领悟 , 正是那些原以为迈不过的步子 , 成就了人们的“修行” 。 青山的身影里有老杨的脚步声 。

这时候 , 我们已经离焉支山很近了 , 但山连着山 , 走起来却是不近 。 寺口、果子沟、大马营、黄家台、高家湾……西斜的太阳注定了要让我们迎着焉支山 , 把这一串串的地名甩在身后 。 我们看到附近都已经封山禁牧 , 但长草的经历分明漫长 , 尤其是在寺口水库 , 我们看到山在水面的倒影里瘦得只有皮包骨头 , 像匈奴的女人失去化妆品在照镜 。 焉支山此时在我们的心中成了一张面膜 , 这片土地上的一片绿色面膜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大约是在一个叫下河的地方 , 我们看到河 , 从焉支山流来的 , 人们在河边的山道里都种上了花和树 , 美丽得像被打扮过的女人 , 伴随着河水的音乐在翩翩起舞 。

老张从外面回来 , 天下着小雨 , 因为当地停电 , 焉支山景区的酒店无法正常营业 , 我们只能在他这里就餐了 。

征战匈奴 , 霍去病三次经过焉支山 , 隋炀帝也是焉支山接见西域各国的王的 。 但老张并不关心这些或者说是不知道这些 , 在他的记忆里 , 过去的人们常用山上的柴草来烧饭、煨炕 , 把一个个的山头都弄成了和尚头 。 现在不一样了 , 山上又重新种上了树 , 夜里出门看着树们一棵棵站在山头上 , 像是军队里的士兵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老张的话 , 让我们想到了一个词:草木皆兵 。 但这个词带给老张的不是恐慌 , 而是幸福和温暖 。 草木有情也是生命 , 过去人们为了顾自己的家 , 让草木减少甚至消失了 , 现在 , 草木又回来了 , 和人一样在这里安“家”了 。

老张说:“现在 , 损坏一棵树 , 得犯法 , 树和人一样了 , 草也不能轻易破坏了 , 受到保护了 。 ”老张所在的下沟村 , 大多数人都已经搬迁 , 只剩下了6户人了 。 他称 , 就这6户人恐怕将来也得搬迁 。 过去 , 他们附近的村民还能进入景区的林地捡些蘑菇补贴家用 , 现在已经不能了 。 作为暂时还没有搬迁的村民 , 他在院子里搭建了彩钢房 , 开了农家乐 , 但说不定“哪一天就走了” 。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眉黛烟青 , 昨犹我画 。 雨跌在彩钢之上的轰轰烈烈 , 我们看到了人们种下的那里树 。 历史已经变得遥远 , 有的只是大地盛装的柔情 。 一路奔波 , 虽然没有见到让匈奴女人变美的红蓝草 , 但草木皆兵对于这片土地的呵护 , 足够我们由焉支山赶到永固城的路上长歌一曲了 。

从永固城看焉支山、祁连山 , 都像古人用过的铜镜 , 而这一切已经与匈奴女人无关了 。

鸳鸯双栖蝶双飞 , 满园春色惹人醉 。 悄悄问圣僧 , 女儿美不美……如今 , “女儿国”旁边是成片的小康住宅 , 在村子的后方还有一座寺庙 , 年代不是很久远的样子 , 门前是一尊有点像唐长老的塑像 , 有人管的 。 看寺的老人说 , 要是东湖与西湖能回来那才叫个美呢!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哭着离开,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匈奴女人在此把“脸”丢了 , 哭着离开 , 旁边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儿国// //

据《穆天子传》记载 , 周穆王在公元前989年西巡时曾到过“焉居、禺知之平” , 禺知即月氏 。 若从那时算起 , 永固古城已在河西上经历了三千年历史烟雨 。 匈奴女人的化妆品还在 , 女儿国的镜子在祁连山的生态保护中期待王者归来 。

焉支山 , 匈奴人唱的不仅是军事的 , 我们写的也不仅是生态的 。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 , 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 , 而是心中有山河和绿色的人的世界 。 (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