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细数中国古代封建史 , 太监专权、嚣张跋扈的陈年烂账 , 自秦至清不可胜数 , 从沙丘之变的赵高矫诏、指鹿为马 , 到清末大太监李莲英哄得女强人慈禧的花样翻新手段 , 太监作为一股政治势力 , 始终伴随于封建王朝终结 。

然而 , 要说起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里程碑式的太监独大的糟心颓势 , 除去东汉末年十长侍祸国殃民 , 葬送大好汉家江山 , 空令后世学者扼腕叹息地发出“国恒以弱灭 , 唯汉独以强亡”的凄苦悲鸣 , 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也给浑浑噩噩的大明王朝背后来了个叫史学家义愤填膺的“神补刀” , 让明帝国彻底陷入了“大放血”的惨象 。

也正是由于太监群体在各种历史关口的“神助攻” , 封建朝代也在急速坠落中跌入了万丈深渊 , 而抛开封建社会潜在灭亡的各种因素 , 毋庸置疑 , 太监的“功劳”鲜有匹敌者 , 简直可以把这群“身残志坚”王朝埋葬者 , 视为封建帝国的“伟大掘墓人” 。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

而在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朝代中 , 唐朝就是在这群“残障人士”的共同拨皮抽骨下 , 叫那个曾经声名赫赫、威震天下的大唐帝国 , 就此走入了万劫不复的死穴 , 昔日唐王朝盛世余晖也在嗜血如命的太监集群的剥骨抽髓中轰然倒塌 。

害死名将 , 丢失国都

公元762年 , 权阉李辅国独掌朝政 , 架空代宗 , 唐代宗李豫设计以宦官程元振除之 , 此后 , 程元振官至“骠骑大将军、邠国公 , 尽总禁兵” , 以《新唐书》的记载 , 程元振取代李辅国后 , “权震天下 , 在辅国右 , 凶决又过之 , 军中呼十郎” 。

而为了打击异己、巩固权势 , 大宦官程元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安史之乱中战功赫赫的襄州节度使来瑱赐死 , 紧接着同华节度使李怀也惨遭程元振毒手“忧甚自杀” 。

中兴名将李光弼、三朝元老郭子仪等功臣宿将也在程元振的算计下悉数被逐出朝廷 , 也正是在程元振宦官集团的疯狂作死下 , 忠于李唐皇室的藩镇离心离德 。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

次年 , 吐蕃大军策马挥刀杀入关中 , 事先获悉紧急军情的程元振竟隐匿不报 , 而当吐蕃人民抵达渭水兵临长安 , 又是在大宦官程元振的裹挟下 , 慌不择路的唐代宗汲汲如丧家之犬仓皇逃命 。

但在此时 , 对朝廷失望透顶的藩镇却集体选择坐视不理 , 倘若不是老将郭子仪孤身以疑兵之计迫使吐蕃退兵 , 大唐王朝覆亡或许终结于唐代宗之手 。

连杀二帝 , 祸乱朝纲

比起害死名将、祸国殃民的程元振 , 唐宪宗和唐敬宗时期的大宦官王守澄、刘克明的弑君举动简直堪称胆大妄为 。 以司马光《资治通鉴》中的原文记载来看 , 唐朝宦官之祸已经到了“自元和之末 , 宦官益横 , 建置天子 , 在其掌握 , 威权出人主之右 , 人莫敢言”的地步了 。

别说擅权越政、祸乱朝堂 , 甚至论起皇帝的生死 , 大宦官王守澄、刘克明更是丝毫不含糊说杀就杀 。 就连削平藩镇、“中兴唐室” , 被史学家冠以比肩“太宗之创业”、“玄宗之致理”的唐宪宗李纯 , 也惨遭大太监王守澄活活闷死于中和殿 , 而对外宣布误服金丹暴毙 。 唐敬宗更是被一帮以刘克明为首的太监以“子夜捉狐”的游戏闷棍打死 , 唐朝也正是在一群太监频繁的权力交替中逐渐走向衰亡 。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

那么 , 既然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其实对于中晚唐愈发猖獗的宦官乱政现象 , 牢牢掌控权柄远比当皇帝要划算的多 , 要搞懂个中奥秘我认为有三个深层次的缘由:

首先 , 宦官身份尴尬独木难支 。 太监又是一个什么群体?说好听点是“宫廷内侍” , 讲明白点就是生理缺陷严重不男不女的“死人妖” 。

以这种令人尴尬的身份冒天下之大不韪来夺取李唐正朔 , 不仅李唐宗亲不服 , 甚至远在唐帝国首都长安以外 , 手握重兵的藩镇更是骨子里瞧不起 。 搞不好别有用心的藩镇节度使打起“清君侧”的反旗杀入都城长安 , 届时所有的权势随着叛军的杀入而烟消云散 , 这对于嗜权如命的大宦官来说 , 显然不是明智的选择 。

其次 ,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尾大不掉 , 但李唐仍旧是天下共主 。 无论各路藩镇之间厮杀的如何头破血流 , 没有哪位藩镇敢于公开扛起反旗悖逆朝廷 , 即便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唐僖宗在世 , 杀红眼的藩镇依旧不敢造次 , 甚至雄踞一方的军阀李克用更是多番助朝廷镇压黄巢、剿灭乱党 , 大太监公然废帝自立无异于自寻死路 。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

再次 , 藩镇节度使不会坐视不理 。 中晚唐的局面自安史之乱后 , 藩镇割据朝廷无法有效节制已成既定事实 , 彼时的藩镇虽遍布于大唐的疆土 , 但没有哪支力量能够达到独自吞掉整个唐帝国 。

而这种此消彼长的格局态势 , 让唐朝灭亡后很长时间内都保持着“五代十国”的焦灼状态 , 在地方各派武装力量不足以席卷寰宇前 , 各大军阀虽各行其是 , 但依旧会选择以唐朝皇帝的诏谕为发展力量的法理依据 , 倘若一旦宦官篡权夺位 , 就相当于给了各地军阀千载难逢起兵勤王的机遇 , 那么谋朝篡位的太监 , 势必会招致挫骨扬灰的惨烈下场 。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唐王朝虽然自安史之乱后逐渐步入了行将就木的落日余晖 , 但大唐帝国对外依然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 对内更是具有法理上的先天优势 。

掌握宫廷内卫“神策军”的宦官们 , 自然不会为了“皇帝”这个花哨头衔 , 招致天下怨恨成为众矢之的 , 从而白白丢了权势葬送掉身家性命 。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唐朝太监那么牛?为什么不干脆自己做皇帝?// //

而掌控内廷军队、控制京畿重地 , 再挟天子以令诸侯 , 无异于玩弄天下于股掌 , 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 , 对于纵横宦海数十载的太监们来说 , 才是最为恰当的稳妥篡权套路 。

参考资料:《新唐书》、《资治通鉴》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 ,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