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三十九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三十九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439卷 妙印法师读诵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三十九

第二分东北方品第四十三之二

尔时 , 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义趣甚深 , 谁能信解?”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久已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 久植善根 , 多供养佛 , 事多善友 , 是菩萨摩诃萨能信解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 ”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 , 齐何应知是菩萨摩诃萨久已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 久植善根 , 多供养佛 , 事多善友?”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 于色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受、想、行、识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色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受、想、行、识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色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受、想、行、识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眼处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处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处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处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处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处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色处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声、香、味、触、法处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色处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声、香、味、触、法处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色处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声、香、味、触、法处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眼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界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界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界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界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色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声、香、味、触、法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色界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声、香、味、触、法界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色界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声、香、味、触、法界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眼识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识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识界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识界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识界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识界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眼触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触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触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触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触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触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欲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色、无色界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欲界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色、无色界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欲界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色、无色界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布施波罗蜜多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般若波罗蜜多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布施波罗蜜多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般若波罗蜜多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布施波罗蜜多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般若波罗蜜多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内空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无性自性空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内空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无性自性空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内空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无性自性空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四念住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八圣道支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四念住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八圣道支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四念住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八圣道支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如是乃至于佛十力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十八佛不共法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佛十力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十八佛不共法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佛十力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乃至于十八佛不共法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一切智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道相智、一切相智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一切智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道相智、一切相智相不起分别、无异分别;于一切智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于道相智、一切相智自性不起分别、无异分别 。 何以故?善现 , 以色不可思议 , 受、想、行、识不可思议 , 如是乃至一切智不可思议 , 道相智、一切相智不可思议故 。 善现 , 齐此应知是菩萨摩诃萨久已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 久植善根 , 多供养佛 , 事多善友 。 ”

尔时 ,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

佛言:“如是 , 善现 , 色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受、想、行、识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眼处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耳、鼻、舌、身、意处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色处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声、香、味、触、法处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眼界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耳、鼻、舌、身、意界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色界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声、香、味、触、法界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眼识界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耳、鼻、舌、身、意识界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眼触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耳、鼻、舌、身、意触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眼触为缘所生诸受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布施波罗蜜多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内空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乃至无性自性空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四念住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乃至八圣道支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如是乃至佛十力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一切智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道相智、一切相智甚深故 , 般若波罗蜜多极为甚深 。 ”

尔时 , 尊者善现复白佛言:“世尊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大宝聚 。 ”

佛言:“如是 , 能与有情功德宝故 。 善现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大珍宝聚 , 能与有情十善业道、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五神通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真如、法界、法性、实际、不思议界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苦、集、灭、道四种圣谛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菩萨十地、陀罗尼门、三摩地门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五眼、六神通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独觉菩提大珍宝故 , 能与有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转正法轮大珍宝故 。 ”

尔时 ,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

佛言:“如是 , 善现 , 色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受、想、行、识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眼处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耳、鼻、舌、身、意处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色处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声、香、味、触、法处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眼界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耳、鼻、舌、身、意界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色界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声、香、味、触、法界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眼识界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耳、鼻、舌、身、意识界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眼触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耳、鼻、舌、身、意触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布施波罗蜜多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蜜多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内空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乃至无性自性空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四念住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乃至八圣道支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如是乃至如来十力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一切智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道相智、一切相智清净故 , 般若波罗蜜多是清净聚 。 ”

尔时 , 善现复白佛言:“甚奇 , 世尊!希有 , 善逝!如是般若波罗蜜多 , 以极甚深多诸留难 , 而今广说留难不生 。 ”

佛言:“善现 , 如是 , 如是 , 如汝所说 ,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多诸留难 , 佛神力故 , 今虽广说留难不生 。 是故大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爱乐法故 , 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若欲书写应疾书写 , 若欲读诵应疾读诵 , 若欲受持应疾受持 , 若欲修习应疾修习 , 若欲思惟应疾思惟 , 若欲宣说应疾宣说 。 何以故?善现 ,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多诸留难 , 勿令书写、读诵、受持、修习、思惟、为他说者留难事起不究竟故 。

“善现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 若欲一月 , 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乃至一年 , 书写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究竟者 , 应勤精进系念书写 , 经尔许时令得究竟 。 善现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 若欲一月 , 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乃至一年 , 受持、读诵、修习、思惟、为他宣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能究竟者 , 应勤精进系念受持乃至宣说 , 经尔许时令得究竟 。 何以故?善现 ,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价珍宝多留难故 。 ”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甚奇 , 世尊!希有 , 善逝!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无价珍宝多诸留难 , 而有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为他说者 , 恶魔于彼不作留难 , 令不书写乃至演说 。 ”

佛告善现:“恶魔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欲留难 , 令不书写、读诵、受持、思惟、修习、为他演说 , 而彼无力可能留难是菩萨摩诃萨书写、读诵、受持等事 , 令不究竟 。 ”

尔时 ,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 , 是谁神力令彼恶魔不能留难诸菩萨摩诃萨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佛告舍利子:“是佛神力令彼恶魔不能留难诸菩萨摩诃萨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又 , 舍利子 , 亦是十方一切世界诸佛神力 , 令彼恶魔不能留难诸菩萨摩诃萨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又 , 舍利子 ,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共护念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故 , 令彼恶魔不能留难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令不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为他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何以故?舍利子 ,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共护念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众所作善业 , 令彼恶魔不能留难 。

“舍利子 , 若菩萨摩诃萨能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说 , 法尔应为十方世界无量无数无边如来、应、正等觉安隐住持现说法者之所护念 , 若蒙诸佛所护念者 , 法尔恶魔不能留难 。 舍利子 ,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说 , 应作是念:‘我今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广为他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皆是十方无量无数无边如来、应、正等觉安隐住持现说法者神力护念 , 令我所作如是善业 , 不为恶魔之所留难 。 ’”

时 , 舍利子复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一切皆是十方世界诸佛世尊神力护念 , 令彼所作殊胜善业一切恶魔不能留难 。 ”

尔时 , 佛告舍利子言:“如是 , 如是 , 如汝所说 ,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当知皆是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神力护念 。 ”

时 , 舍利子复白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十方世界无量无数无边如来、应、正等觉安隐住持现说法者 , 皆共识知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 由是因缘欢喜护念 。 世尊 ,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能于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恒为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安隐住持现说法者佛眼观见 , 由此因缘慈悲护念 , 所作善事无不皆成 。 ”

尔时 , 佛告舍利子言:“如是 , 如是 , 如汝所说 ,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恒为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安隐住持现说法者 , 佛眼观见识知护念 , 令诸恶魔不能娆恼 , 所作善业速得成办 。 舍利子 , 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若能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当知是辈已近无上正等菩提 , 诸恶魔军不能留难 。

“又 , 舍利子 , 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若能书写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种种庄严 , 受持、读诵 , 当知是辈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 , 能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常为如来、应、正等觉佛眼观见识知护念 , 由是因缘定当获得大财、大胜利、大果、大异熟 。

“又 , 舍利子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以能书写、受持、读诵、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善根力故 , 乃至获得不退转地 , 于其中间常不离佛 , 恒闻正法不堕恶趣 。 舍利子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 , 由此善根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 常不远离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 常不远离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 常不远离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 如是乃至常不远离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 常不远离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 常不远离诸余无量无边佛法 , 由此速证所求无上正等菩提 。 舍利子 , 由此因缘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应勤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为他解说、恭敬供养、尊重赞叹 , 无得暂舍 。

“复次 , 舍利子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我涅槃后 , 至东南方渐当兴盛 。 彼方多有住菩萨乘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 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复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彼由如是胜善根故 , 毕竟不堕诸险恶趣 , 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富贵受乐 , 由斯势力 ,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展转增益速得圆满 , 依此复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 , 后随所应依三乘法 , 渐次修习而趣出离 。 或有证得声闻涅槃 , 或有证得独觉涅槃 , 或有证得无上涅槃究竟安乐 。

“舍利子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我涅槃后 , 从东南方转至南方渐当兴盛 。 彼方多有住菩萨乘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 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复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彼由如是胜善根故 , 毕竟不堕诸险恶趣 , 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富贵受乐 , 由斯势力 ,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展转增益速得圆满 , 依此复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 , 后随所应依三乘法 , 渐次修习而趣出离 。 或有证得声闻涅槃 , 或有证得独觉涅槃 , 或有证得无上涅槃究竟安乐 。

“舍利子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我涅槃后 , 复从南方至西南方渐当兴盛 。 彼方多有住菩萨乘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 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复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彼由如是胜善根故 , 毕竟不堕诸险恶趣 , 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富贵受乐 , 由斯势力 ,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展转增益速得圆满 , 依此复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 , 后随所应依三乘法 , 渐次修习而趣出离 。 或有证得声闻涅槃 , 或有证得独觉涅槃 , 或有证得无上涅槃究竟安乐 。

“舍利子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我涅槃后 , 从西南方至西北方渐当兴盛 。 彼方多有住菩萨乘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 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复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彼由如是胜善根故 , 毕竟不堕诸险恶趣 , 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富贵受乐 , 由斯势力 ,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展转增益速得圆满 , 依此复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 , 后随所应依三乘法 , 渐次修习而趣出离 。 或有证得声闻涅槃 , 或有证得独觉涅槃 , 或有证得无上涅槃究竟安乐 。

“舍利子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我涅槃后 , 从西北方转至北方渐当兴盛 。 彼方多有住菩萨乘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 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复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彼由如是胜善根故 , 毕竟不堕诸险恶趣 , 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富贵受乐 , 由斯势力 ,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展转增益速得圆满 , 依此复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 , 后随所应依三乘法 , 渐次修习而趣出离 。 或有证得声闻涅槃 , 或有证得独觉涅槃 , 或有证得无上涅槃究竟安乐 。

“舍利子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我涅槃后 , 复从北方至东北方渐当兴盛 。 彼方多有住菩萨乘诸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 , 能于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复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彼由如是胜善根故 , 毕竟不堕诸险恶趣 , 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富贵受乐 , 由斯势力 , 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展转增益速得圆满 , 依此复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 , 后随所应依三乘法 , 渐次修习而趣出离 。 或有证得声闻涅槃 , 或有证得独觉涅槃 , 或有证得无上涅槃究竟安乐 。

“复次 , 舍利子 , 我涅槃后 , 后时、后分、后五百岁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于东北方大作佛事 。 何以故?舍利子 ,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尊重法 , 即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共所护念 。 舍利子 , 非佛所得法、毗奈耶无上正法有灭没相 , 诸佛所得法、毗奈耶无上正法即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舍利子 , 彼东北方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有能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 信乐、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我常护念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令无恼害 。

“舍利子 , 彼东北方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有能书写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复以种种上妙花鬘、涂散等香、衣服、璎珞、宝幢、幡盖、伎乐、灯明 , 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我定说彼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由此善根毕竟不堕诸险恶趣 , 生天人中常受妙乐 , 由斯势力增益六种波罗蜜多 , 依此复能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佛世尊 , 后随所应依三乘法 , 渐次修学得般涅槃 。 何以故?舍利子 , 我以佛眼观见、证知、称誉、赞叹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获功德 。 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安隐住持现说法者 , 亦以佛眼观见、证知、称誉、赞叹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获功德 。 ”

时 , 舍利子白佛言:“世尊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佛涅槃后 , 后时、后分、后五百岁 , 于东北方广流布耶?”

佛言:“舍利子 , 如是 , 如是 , 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我涅槃后 , 后时、后分、后五百岁 , 于东北方当广流布 。 舍利子 , 我涅槃后 , 后时、后分、后五百岁 , 彼东北方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若得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书写、受持、读诵、修习、如理思惟、为他演说 , 当知彼善男子、善女人等久发无上正等觉心 , 久修菩萨摩诃萨行 , 供养多佛 , 事多善友 , 久已修习身戒心慧 , 所种善根皆已成熟 , 由斯福力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复能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为他演说 。 ”

时 , 舍利子复白佛言:“佛涅槃后 , 后时、后分、后五百岁 , 法欲灭时 , 于东北方当有几许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其心不惊、不恐、不怖亦无忧悔 , 复能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为他演说?”

佛言:“舍利子 , 我涅槃后 , 后时、后分、后五百岁 , 法欲灭时 , 于东北方虽有无量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而少得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乐 , 其心不惊、不恐、不怖亦无忧悔 , 复能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为他演说 。 舍利子 , 彼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 , 其心不惊、不恐、不怖亦无忧悔 , 深生信乐 , 书写、受持、读诵、修习、思惟、演说 , 甚为希有 。 何以故?舍利子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已曾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量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摩诃萨众 , 请问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趣 。

“舍利子 , 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不久定当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 , 不久定当圆满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 , 不久定当圆满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 不久定当圆满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 不久定当圆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 舍利子 , 彼善男子、善女人等一切如来、应、正等觉所护念故 , 无量善友所摄受故 , 殊胜善根所任持故 , 为欲利乐多众生故 , 求趣无上正等菩提 。 何以故?舍利子 , 我常为彼诸善男子、善女人等说一切相智相应之法 , 过去如来、应、正等觉亦常为彼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 说一切相智相应之法 。 由此因缘 , 彼善男子、善女人等后生复能求趣无上正等菩提 , 亦能为他如应说法 , 令趣无上正等菩提 。 舍利子 , 彼善男子、善女人等身心安定 , 诸恶魔王及彼眷属尚不能坏求趣无上正等觉心 , 何况其余乐行恶者毁谤般若波罗蜜多 , 能阻其心令不精进求趣无上正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