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近期 , 台湾将颜真卿《祭侄文稿》借给日本参展一事引发网友热议 , 一时成为书画圈谈论的焦点 。

颜真卿《祭侄文稿》到底有何独特魅力?为何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些问题应该是很多吃瓜群众疑惑不解的 , 而当他们在网上了解到《祭侄文稿》时又会感到莫名其妙 , 为何这种乱涂乱画的文稿会成为不朽的杰作?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价值大致有下几个方面:

一、书写功力深厚

二、艺术风格独特

三、情感、文辞、书写三者的艺术表达高度一致

四、文史价值高

为了更加直观地解释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价值 , 我们把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当做一场书法比赛 , 一睹《祭侄文稿》是如何一步一步登上第二名的宝座!首先 , 《祭侄文稿》的书写功力让其在海选中入围 , 并进入复赛

海选入围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需要书写者有很深厚的笔墨功夫 。

颜真卿《祭侄文稿》的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等技艺都到达入围的水准 。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

其行气的摆动、疏密的层次、大小的搭配、收放的表现等皆变化多端 , 无一处重复 。 也善于运用笔法当中的迟涩和飞白技巧 。

然而这样的技法功夫在古代名家中多如牛毛 , 留名史册的名家基本都不错 , 颜真卿的其他行书手稿也位列其中 。 《祭侄文稿》的独特艺术风格让其在复赛中崭露头角 , 顺利晋级决赛

晋级决赛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自己的书法风格 。

《祭侄文稿》是有别与“二王”一派的秀美书风 , 属于雄强一派 。 他的艺术风格顿挫有力 , 大气开阔 , 后世书家多以二王为脉络 , 发展夸张自己的风格 , 例如:赵孟頫、董其昌、杨凝式、米芾等人 。 而颜真卿独树一帜 , 与王羲之形成鲜明对比 。 因此 , 其书法艺术价值极高 。

能进入决赛的名家也非常多 , 基本上名气比较大的古代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书风 。

例如 , 杨凝式清新文雅的《韭花帖》: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

黄庭坚结构伸展的《松风阁诗帖》: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

苏轼“石压蛤蟆”的《寒食帖》: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

他们都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 《祭侄文稿》的情感、文辞、书写三者艺术表达高度一致 , 使其入围前三

《祭侄文稿》的书写节奏与情感起伏是一致的 , 在墨法上 , 《祭侄文稿》大量运用涩笔和枯笔 , 这与颜真卿当时悲愤痛恨的情绪表达也是一致的 , 到处乱涂乱改的笔迹正是其心思杂乱的真实写照 。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

《祭侄文稿》的节奏处理不是一成不变的 , 有快有慢 , 有蓄力又爆发 , 有疏有密 , 与情感变化的节奏吻合 , 同时也符合文意的表达 , 高潮之处的文意往往深沉 , 例如:“土门既开 , 凶威大蹙 。 贼臣不救 , 孤城围逼 , 父陷子死 , 巢倾卵覆 。 天不悔祸 , 谁为荼毒 。 念尔遘残 , 百身何赎” , 这是全文的高潮 , 也是书写节奏的高潮 。

在传世的行书碑帖中 , 符合情感、文辞、书写三者艺术表达高度一致的艺术审美特点的并不多见 , 仅剩王羲之《兰亭序》和苏轼《寒食帖》可以与颜真卿《祭侄文稿》一拼高下 。 个人和书风对后世的影响力使其夺得第二名

颜真卿无论人格魅力还是书风影响都可以比肩王羲之 , 况且《祭侄文稿》为颜真卿真迹 , 为何第一名不是《祭侄文稿》?

《兰亭序》虽非真迹 , 却排在第一位 , 那是因为“评委们”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因素 。 其一 , 王羲之的名气太大 , 而且书风影响力大于颜真卿 , 被尊称为“书圣”;其二 , 《兰亭序》文辞较好 , 为第三者中佳品 。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在古代行书碑帖的评比中 , 颜真卿《祭侄文稿》为何获得第二名?// //

王羲之《兰亭序》

因此颜真卿真迹《祭侄文稿》只能屈居第二!

苏轼《寒食帖》实力也非常强 , 但其影响力远不如颜真卿 , 因此《寒食帖》排在第三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

然而在小编看来 , 此三者不分优劣 , 都是中华书法中的艺术的瑰宝 , 他们的前后排名意义不大 , 但是从真迹价值方面考虑 , 《祭侄文稿》应该略胜一筹 。

至于《祭侄文稿》的文史价值不在此次评比中 , 因为具有文史价值的名家碑帖非常多 , 这无法成为评比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