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明朝开国功臣汤和的墓地现存于安徽 , 面积有四十多平方 , 墓室两旁有石羊、石狮作陪 , 汤和墓地建于明朝初年 , 20世纪70年代前后出土 , 时隔数百年终于重见天日 , 2007年翻修一新的墓室开始对外展览 , 正前方矗立着汤和像 , 成了当地知名景点 。

俗话说得好 , 伴君如伴虎 , 封建王朝五千年的发展证实了这句名言 , 登上皇位之后 , 统治者就成了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 , 曾经同甘共苦的兄弟变成了君臣 , 例如朱元璋这样的人 , 建国之后大肆屠戮功臣 , 六大公爵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 , 只要对自己产生丝毫威胁 , 朱元璋就会毫不留情的除掉他们 。 从徐达到冯胜 , 几乎没人逃过去 。

朱元璋出身低微 , 虽然没有文化 , 却能凭借自己努力掌握驭人之术 , 吸取了许多帝王的教育 , 例如汉朝刘邦“兔死狗烹”的手段 , 朱元璋铁血手腕 , 曾经的功臣都成了他的眼中钉 , 谁能想到当初立下汗马功劳 , 如今却这样凄惨 , 这些人中只有汤和活了下来 , 汤和与其他人究竟有什么不同?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 , 唯独此人善终 , 活到70 , 死后还被封王// //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 , 首要就要弄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要这样做?朱元璋本想传位给朱标 , 历史记载朱标为人宽厚 , 或许能成为一个好皇帝 , 只不过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 只能传给年幼的朱允炆 , 朱元璋想到如今自己还能控制这些劳苦功高的大臣 , 一旦自己不在了呢?朱允炆又如何对抗他们.

这些人曾与自己平起平坐 , 面对孙子辈的朱允炆势必不会过于尊重 , 如果自己处理不好 , 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很有可能不保 , 为了维护朱氏子孙的统治地位 , 朱元璋势必要扫清一切阻碍 , 帮助朱允炆解决潜在危机 。

“黄袍加身”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 对于朱元璋的强硬手段 , 许多人敢怒不敢言 , 只有朱标的话还能听得进去 , 一次朱标直言劝谏:“您杀戮过重 , 如今又抹杀了这么多功臣 , 恐怕会失了人心啊 。 ”朱元璋没有动怒 , 也没有反驳 。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 , 唯独此人善终 , 活到70 , 死后还被封王// //

过了几天 , 朱元璋找来朱标 , 命令他捡起一个布满荆棘的木棒 , 朱标无从下手 , 朱元璋趁机说道 , 我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帮你拔除荆棘 , 如今我除掉的都是对你有威胁的人 , 为了大明我没有选择 。

原本汤和与其他老部下一样 , 也是朱元璋心中的“荆棘” , 只不过汤和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 , 躲过了这场灾难 , 最终在权力纷争中安然无恙 , 保全了自己与家人的性命 。

汤和为人处世的方法的确值得人们学习 。

对于朱元璋来说 , 汤和是最早的追随者 , 自己走上这条路 , 汤和功不可没 , 早年间两人一同在郭子兴部下效力 , 按照资历来说 , 汤和还是朱元璋的前辈 , 只不过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 , 并且有大将风范 , 让汤和心服口服 , 甘愿跟随在他身后 。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 , 唯独此人善终 , 活到70 , 死后还被封王// //

历史记载 , 汤和要比朱元璋还大三岁 , 平日里谨言慎行 , 深得朱元璋宠爱 , 起兵过程中也有许多部下叛逃 , 只有汤和始终陪在身边不离不弃 , 对于汤和的功劳 , 朱元璋看在眼里 , 汤和本人也从不因为与朱元璋关系好而作威作福 , 受到不公待遇也能以平常心应对 。

功成名就之后 , 朱元璋开始论功行赏 , 许多追随多年的部下都得到了重赏 , 只有汤和不仅没有获封 , 反而贬低一等 , 一同起兵的弟兄们大都封为公爵 , 只有汤和是区区一个侯爵 , 究其原因是汤和曾犯过一些过错 , 让朱元璋耿耿于怀 。

汤和嗜好饮酒 , 酒品却不怎么样 , 因为醉酒犯下了许多过错 , 汤和镇守常州的时候 , 曾命人向朱元璋求助 , 却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复 , 苦闷的汤和痛饮一场 , 借着酒劲发牢骚 , 说自己镇守常州十分为难 , 皇上没有看到自己的贡献 , 这些话传到朱元璋耳朵里 , 使朱元璋怀恨在心 。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 , 唯独此人善终 , 活到70 , 死后还被封王// //

建国之后 , 朱元璋在封赏天下的时候 , 也想封汤和为公爵 , 就在此时想到汤和曾对自己不敬 , 心胸狭窄的朱元璋故意刁难汤和 , 说“汤和曾私自放走陈友谅同党 , 行军期间指挥不利 , 导致多名部下遇难 。 ”

就这样 , 汤和只能接受侯爵的命运 , 这还不算完 , 之后朱元璋多次指责汤和贻误战机 , 吓得汤和连连磕头认错 , 这件事最终作罢 , 后来朱元璋还把常州那件事记载了下来 , 让汤和的家族世代铭记 。

从这也能看出 , 朱元璋是多么心胸狭窄 , 在这样的君王身边 , 随时都可能丢了性命 。

对于这个现实 , 汤和从未抱怨 , 对朱元璋心怀感恩 , 一如既往地效忠朝廷 , 也因为这件事 , 汤和见识到了朱元璋的性格 , 每次做事情都会仔细思量 , 力求不会出现问题 , 为了让朱元璋放心 , 汤和时不时就会在朱元璋面前认错 , 这种乖巧的行为让朱元璋逐渐放下了戒备 。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 , 唯独此人善终 , 活到70 , 死后还被封王// //

汤和始终信奉 , 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 迎合朱元璋的想法是生存下去的唯一法门 , 《明史》记载:“帝春秋浸高 , 天下无事 , 意不欲诸将久典兵 , 未有以发也 。 ” , 一片祥和之下 , 朱元璋却从未对臣子放下戒心 。

汤和心知肚明 , 与其丢了性命 , 不如趁着朱元璋还未动手的时候主动交出权力 , 就这样汤和成了第一个站出来请求朱元璋收回兵权的人 , 恳切的说道:“犬马齿长 , 不堪复任驱策 , 愿得归故乡 , 为容棺之墟 , 以待骸骨 。 ” 。

一番话感动了朱元璋 , 对于老战友朱元璋也不想做的太绝 , 命人在汤和老家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府邸 , 让汤和衣锦还乡 , 动身离京之前 , 朱元璋委托汤和帮忙处理沿海倭患 , 朱元璋不信任任何人 , 汤和或许是最好的人选了 , 让他为大明发挥最后一丝“余热” 。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 , 唯独此人善终 , 活到70 , 死后还被封王// //

汤和立刻动身前往沿海地区巡视 , 一番考察之后 , 汤和命人在沿海地区修建了60多座城池 , 明朝可以借助城池为屏障 , 抵抗倭寇进攻 , 一直到嘉靖年间 , 沿海地区一直饱受倭患侵袭 , 只有汤和建造的城池依旧坚固 , 防守工作做完之后 , 汤和返回朝廷 , 朱元璋非常高兴 , 准许汤和带着一家老小返回家乡 。

听当地官员说城池修的十分坚固 , 朱元璋赏赐了大量财宝作为汤和的养老金 , 下诏表彰汤和的贡献 , 至此汤和正式退休 , 远离权力争斗 , 每年都会返回一次面见皇帝 , 光荣回乡以后 , 汤和十分低调 , 从来不以功臣自居 , 也不向人夸耀自己与皇帝的关系 。

汤和命令家人恪守法治 , 善待周围邻居 , 不能让人抓到把柄 , 心思缜密的汤和明白 , 即便自己不在朝廷中了 , 朱元璋依旧会在自己身边安插许多眼线 , 这些人或许此时就在监视着自己的行为 , 汤和每一句话 , 或许朱元璋都清楚 。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 , 唯独此人善终 , 活到70 , 死后还被封王// //

退休以后 , 汤和整天游山玩水 , 颐享天年 , 从来不与官员交往 , 也不会谈论国家大事 , 自己就是一个与世无争的老百姓 , 对其他事情丝毫不感兴趣 , 一系列的举动让朱元璋放下了戒备 。

1390年 , 汤和按照惯例前往京城问候朱元璋 , 没想到旅途中突发疾病 , 不能说话了 , 朱元璋听到后 , 亲自前去探望 , 两个人相视无言 , 或许有一种外人无法猜透的默契吧 , 朱元璋让人送汤和回家修养 , 等到病情缓和之后 , 又把他接到了皇宫 , 设下宴席款待 。

相识几十年 , 朱元璋终于完全信任了汤和 , 两个人放下身份 , 以兄弟情分相处 , 1394年 , 汤和重病卧床 , 无法下床走路 , 朱元璋知道后十分想念 , 命令人从皇宫出发 , 接汤和进宫疗养 。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唯独此人善终,活到70,死后还被封王

死在朱元璋刀下功臣太多 , 唯独此人善终 , 活到70 , 死后还被封王// //

朱元璋紧紧握住汤和的手 , 两个人畅聊曾经的创业往事 , 此时的汤和早已经无法说话了 , 不过却能感受到朱元璋的深切感情 , 一个劲的磕头谢恩 , 看到汤和这个样子 , 朱元璋流下了眼泪 , 拿出一大笔钱安置汤和后人 。

洪武28年 , 70岁的汤和黯然长逝 , 成了为数不多得以善终的大臣 , 汤和死后 , 朱元璋追封其为东瓯王 , 御赐楹联:“千年不朽勋臣府 , 万古长青信国祠” 。

参考资料:

【《明史·汤和列传》、《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