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调釜烹扬州味

在华语字典中 , 猪从来不登大雅之堂 , 但是 ,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 猪永远都是人类需要和关心的事物 。 从“家”的文字结构就可以发现 , 拥有猪的人才可能有安定生活的基础 , 所以 , 猪是家庭富足的象征 。 扬州出土文物中有不少猪形器 , 这不仅见证了扬州的文明历史 , 更开启了扬州千年的美食文化 。

韦明铧

猪是扬州人最早豢养的家畜 , 出土文物多有证明 。 自1993年起 , 国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院、高邮文管会对六千年前的龙虬庄遗址进行多次考古发掘 , 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 , 是九只猪形陶罐 , 形态各异 , 憨态可掬 。 2011年 , 在扬州绿杨水泥厂附近发现一座汉代墓葬 , 出土了陶罐、陶鼎、陶灶 , 之前又出土陶制猪圈 。 2013年 , 在扬州西湖镇司徒村曹家庄发现两座隋墓 , 一号墓出土了隋炀帝墓志 , 二号墓被认定为隋炀帝萧后之墓 , 其中出土了陶制猪、牛、马俑 。 这些都表明 , 猪在古代扬州人生活中有重要的地位 。

满汉全席猪打头

根据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 , 在满汉全席最早的菜单中 , 猪肉是必不可少的 。 满汉全席的菜肴 , 共分五份 , 除了第五份是鲜果、水酒而外 , 第一二三四份均有猪肉——第一份 , 头号五簋碗十件 , 其中有海带猪肚丝羹、鱼肚煨火腿;第二份 , 二号五簋碗十件 , 其中有猪脑、风猪片子;第三份 , 细白羹碗十件 , 其中有猪肚、猪脑羹;第四份 , 毛血盘二十件 , 其中有小猪子、油炸猪羊肉、猪杂什、燎毛猪羊肉、白煮猪羊肉、白蒸小猪子 。 满汉全席全部一百零八道菜 , 猪肉制品占了十分之一 , 而满汉全席在清代扬州最为流行 。

满汉全席全部一百零八道菜 , 猪肉制品占了十分之一 , 而满汉全席在清代扬州最为流行 。

江郑堂与十样猪头

乾隆年间 , 扬州除了高档的满汉全席之外 , 还有若干普通家宴 。 如《扬州画舫录》卷十一所记扬州家庭菜肴:“烹饪之技 , 家庖最胜 。 如吴一山炒豆腐 , 田雁门走炸鸡 , 江郑堂十样猪头 , 汪南溪拌鲟鳇 , 施胖子梨丝炒肉 , 汪银山没骨鱼 , 江文密蛼螯饼 , 管大骨董汤、鮆鱼糊涂 , 孔讱庵螃蟹面 , 文思和尚豆腐 , 小山和尚马鞍桥 , 风味皆臻绝胜 。 ”其中 , “江郑堂十样猪头”曾引起各地烹饪界的兴趣 。 台湾人凌峰来大陆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时 , 曾到处寻找扬州的“十样猪头” , 但他找到的是烧猪头 , 而不是“十样猪头” 。

“十样猪头”的发明者江郑堂 , 就是作家二月河笔下的江一郎 。 江郑堂名江藩 , 字子屏 , 号郑堂 , 扬州人 , 清代学者 , 惠栋再传弟子 。 他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把经学分成汉学和宋学 , 又仿惠栋《周易述》的体例著成《周易述补》 。 他还善于词赋 , 曾作《河赋》 , 人争传录 。 像这样一个学者 , 想不到也是一个美食家 。 但是“十样猪头”的具体内容 , 依然不知其详 。 界内人说 , 猪头属于下水 , 上不了台面 , 自然也进不了菜谱 。 尽管如此 , 还是有好事者设计出猪头的十样做法 , 即:荷叶粉蒸猪头肉、红烧猪头肉、糖醋猪头肉、白切猪头肉、香辣猪首片、干贝烩口条、五香猪耳朵、香糟十里香、蒸烧明珠肉、酸辣天花汤 。 至于这是不是《扬州画舫录》中的“江郑堂十样猪头” , 就不得而知了 。

“烹饪之技 , 家庖最胜 。 如吴一山炒豆腐 , 田雁门走炸鸡 , 江郑堂十样猪头……风味皆臻绝胜 。 ”

《调鼎集》有《猪类菜》

在《扬州画舫录》之前成书的《调鼎集》 , 写到许多扬州菜中猪肉的用法 。 《调鼎集》的作者童岳荐 , 在《扬州画舫录》卷九有小传:“童岳荐 , 字砚北 , 绍兴人 , 精于盐筴 , 善谋划 , 多奇中 , 寓居埂子上 。 ” 《调鼎集》或名《童氏食规》《北砚食单》 , 内容极丰富 , 分为“铺设戏席部”“调和作料部”“特牲杂牲部”等等 。 在“铺设戏席部”中 , 特设《猪类菜》将近百种 , 值得注意的是有这样一段话 , 谈到猪的来源或品种:“猪肉以本乡出者为最佳 。 平日所喂米饭 , 名曰圈猪 , 易烂而味又美 。 次之泰兴猪 , 喂养豆饼 , 却无甚好味 。 不堪用者杨河猪 , 名曰西猪 , 出桃源县 , 糟坊所喂酒糟 , 肉硬 , 皮厚 , 无油而腥 , 煨之不烂 , 无味 , 其肠杂等有秽气 , 洗濯不能去 。 凡酒坊、罗磨坊养者 , 皆如此 。 更不堪者湖猪 , 亦名西猪 , 出山东 , 平日所吃草根 , 至晚喂食一次 , 皮厚而腥 , 无膘 , 其大小肠、肝、肺等多秽气 , 极力洗刮亦不能去 。 ”第一句话“猪肉以本乡出者为最佳”的“本乡” , 是指童岳荐的家乡绍兴呢 , 还是指童岳荐长期生活的扬州呢?我认为当以扬州为妥 。 因为童岳荐下文提到了泰兴 , 泰兴与扬州距离很近 , 才有比较之可能 。 如果“本乡”是指绍兴 , 在文义上便不可能从浙江一下子跳到扬州府属下的泰兴 。 昔日扬州养猪人家 , 多为圈养 , 极少散养 。 我的祖母和外婆都曾养过猪 , 我现在还记得猪圈的样子 。

与《扬州画舫录》同一时期写作的《随园食单》中 , 袁枚说:“猪用最多 , 可称"广大教主" 。 ”袁枚在书中推荐的“猪里肉”一菜 , 出自扬州:“猪里肉精而且嫩 , 人多不食 。 尝在扬州谢蕴山太守席上 , 食而甘之 。 云以里肉切片 , 用芡粉团成小把 , 入虾汤中 , 加香簟、紫菜清煨 , 一熟便起 。 ”谢蕴山即谢启昆 , 字良壁 , 号蕴山 , 江西南康人 , 乾隆进士 , 历官编修、主考、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 。 谢蕴山主政扬州时 , 袁枚是谢家座上客 , 两人常有诗词唱和 。 袁枚《到清江题河库观察谢蕴山先生种梅图》 , 写到谢府设宴之事:“我来袁浦试肴蒸 , 美膳家家记不清 。 怪底公家称独绝 , 雪中久已学调羹 。 ”从诗意看 , 谢蕴山是一位难得的官员中的美食家 , 连袁枚这样精于肴馔的文人 , 都惊叹谢家菜肴的味道特别 , 所谓“怪底公家称独绝” 。 袁枚甚至产生了程门立雪之心 , 也即“雪中久已学调羹” 。

“猪肉以本乡出者为最佳 。 平日所喂米饭 , 名曰圈猪 , 易烂而味又美 。 次之泰兴猪 , 喂养豆饼 , 却无甚好味……”

郭猫儿口技拟音杀猪卖肉“其子起 , 至猪圈中饲猪 , 则闻群猪争食声、食声 , 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 。 其子遂缚一猪 , 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剥声 , 历历不爽也 。 ”

扬州四乡都养猪 , 杀猪和猪叫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 。 从前扬州的口技艺人 , 最基本的本领就是学猪叫 。 明末清初著名扬州口技家郭惟秀 , 人称“郭猫儿” , 时人汪懋麟《郭猫儿传》写道:“郭猫儿者 , 扬州市人(市人 , 谓市井中人)也 , 名惟秀 。 少以诙谐谑浪闻市肆 , 善讴 , 尤善象生 。 ”《虞初续志》中有一篇《口技记》 , 对郭猫儿的口技表演写得情节生动 , 其中杀猪卖肉一节特别有趣:“扬州郭猫儿 , 善口技 , 其子精戏术 。 扬之当事缙绅 , 无不爱近之 。 庚申 , 余在扬州 , 一友挟猫儿同至寓 。 比晚酒酣 , 郭起 , 请奏薄技 。 于席右设围屏 , 不置灯烛 。 郭坐屏后 , 主客静听 。 ”郭猫儿表演的口技 , 有复杂的情节 , 先是听到父亲对儿子说:“天将明 , 可以宰猪矣 。 ”然后 , “其子起 , 至猪圈中饲猪 , 则闻群猪争食声、食声 , 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 。 其子遂缚一猪 , 猪被缚声、磨刀声、杀猪声、猪被杀声、出血声、燖剥声 , 历历不爽也 。 父谓子:"天已明 , 可卖矣 。 "少选 , 闻肉上案声 , 即闻有卖买数钱声 , 有买猪首者 , 有买腹脏者 , 有买肉者 , 正在纷纷争闹不已 。 剨然一声 , 四座俱寂 。 ”郭猫儿通过口技表演 , 把猪的争食声、挣扎声、喊叫声 , 猪被宰后的出血声、烫毛声、剥皮声 , 和卖肉时砧板上的剁肉声 , 顾客买猪头、猪内脏和猪肉的说话声 , 讨价还价声和双方数钱声 , 表现得丝毫不爽 。 而正在喧闹之际 , 突然“啪”的一声 , 四周立即安静下来 , 这就是郭猫儿的表演 。 到道光年间 , 扬州市井小说《风月梦》写扬州演出杂耍 , 说:“三人说唱了一回 , 退下 。 又换了一个人 , 手拿一柄纸扇 , 先学了些各色鹊鸟声音 , 并猪、鸭、狸猫、鸡鸣、犬吠 。 又学推小车、大车、牛车、骡车 , 轻重、上下各种声音 。 ”这时口技艺人表演的 , 首先还是猪叫声 。

可见 , 猪与扬州人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