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蓬礼俗
居 住
加蓬地处非洲中西部 , 面临大西洋 , 森林资源丰富 , 被誉为“绿金之国” 。 加蓬首都利伯维尔 , 是西非美丽城市 , 现代化高层建筑林立 , 西式别墅掩映在热带植物丛中 。
在乡下 , 百姓仍居住在传统房屋内 。 如芳族人的房屋 , 一般是就地取材 , 多以木桩做支架 , 木桩上编织树条 , 抹泥成墙;用棕榈叶、树皮或砖瓦、铁皮做房顶 。 以主房及数座家人房屋 , 组成一家小院 , 院中设锅灶 , 灶两侧各有一间通风小房 , 用来制作风干肉 。 再如俾格米人的房屋更为简陋 , 由于生活漂泊不定 , 经常搬家 , 他们一般是在林中用树枝、茅草搭个窝棚 , 以遮阳避雨 。 好在搭窝棚的建材取之不尽 , 不甚费时费力 , 搬家时弃之亦不足惜 。
礼 节
加蓬人热情好客 , 讲究礼节 。 城里人相见 , 多是握手问好 。 熟人打招呼的方式是点头躬身致意 。 老友久别重逢 , 常常互相拥抱、贴面 , 长时间地问候、寒暄 。 此外 , 当地还流行“碰头礼” , 即两人左右额角轻轻相互触碰 。
与人相见 , 城里人习惯称呼先生、女士、夫人、小姐 。 在农村 , 男子遇见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客人 , 爱称其为兄弟 , 而对年长的客人 , 则多称“爸爸”“妈妈” 。
饮 食
加蓬是非洲富裕国家 , 城里人的主食是面包、大米 , 乡下人则以木薯、芋头、芭蕉为主 。 副食有肉、禽、海产以及蔬菜、蘑菇等 。
法式餐饮在当地影响较大 , 常常用来招待外宾 , 而富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时也会端到国宴上 。 如鸡肉曼巴(食材有鸡肉、辣椒、大蒜、番茄、胡椒、秋葵、棕榈油以及味道浓郁的非洲黄油)、油炸青蛙腿、贡波树叶炖芋头汤以及棕榈果核汤等 。 此外 , 用野芒果仁做成的奥迪卡以及芳族人用肉末、葱头、辣椒制成的纳尼汤、芭蕉叶包肉等 , 都颇受人们欢迎 。
服 饰
一般来说 , 加蓬人无论男女 , 都比较喜爱色彩绚丽的服装 。 参加公务活动时 , 一般穿西式服装 。 在婚礼等礼仪场合 , 常见人们穿西式礼服、打领结 。 参加葬礼 , 穿黑色西装 , 女士不化妆 , 不戴饰品 。
平常日子 , 男子一般穿花衬衫 , 配长裤 。 穆斯林长袍在当地也很流行 。 妇女们喜爱连衣裙或套裙 , 其布料均为透气吸水性好的纯棉布 。
女士们特别重视头巾 , 一般会选色彩鲜艳的 。 缠头巾时 , 从前额缠起 , 顺两耳上方向后绕上几圈 , 再将巾角塞进去 , 也有人在脑后直接打一个结 。
加蓬男子通常蓄胡须 , 留短发 , 而女子则以长发为美 。 姑娘们从小就将头发扎成许多小辫 , 若头发短扎不住 , 便用细线与头发编在一起扎辫子 。 从发型可知女子的身份 , 姑娘、媳妇、已生育、未生育的 , 生双胞胎以及服丧守孝的 , 发型各不相同 。
加蓬妇女喜欢佩戴首饰 , 如项圈、耳坠、手镯和脚镯等 。 项圈很流行 , 过去多用熟铁或黄铜制成 , 现在则用金银、宝石制作 。
婚 俗
城市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后 , 到国家有关部门登记结婚 , 然后去教堂举行宗教仪式 , 这被称之为公证结婚 。 不举行仪式的结婚 , 被叫作秘密结婚 , 娶另一个妻子时 , 一般采取这种方式 。
加蓬的许多部族 , 实行一夫多妻制 , 娶第一个妻子由父母做主 , 娶第二个和以后的妻子 , 则由本人做主 。 娶妻送彩礼 , 价值高昂 , 因此换亲之事时有所闻 。 婚后女方若提出离婚 , 必须归还男方送的彩礼 。
俾格米人实行一夫一妻制 , 女子以嫁给猎手为荣 , 彩礼也特殊 , 为一张新弓、200个箭头、一杆矛、两块兽皮、一串玻璃珠子、两瓶涂箭用的毒液和两只铁锅 。
有些部族的传统习惯是 , 妻子去世后 , 丈夫续弦 , 必须娶其妻之姐妹 , 否则需将其子女送回外婆家抚养 。 也有些部族保留着兄弟同妻的习俗 。
禁 忌
加蓬人认为左手不洁 , 不用左手与人握手、送礼、传递食物 。 拍照时 , 不可随意对着人拍 。 参加婚礼时 , 忌穿黑、白色连衣裙 。 男子不可主动与年轻女子搭讪 。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2月23日 第 05 版)
- 先访文家市,再探耀邦故居
- 皇甫谧幼年迁居新安县故居地考
- 没本事凭啥坐五大元帅C位?斯大林想搞他,居然不忍心下手
- 皇甫谧幼年迁居的新安县为何会在今天河南义马?
- 红安记忆,顺访林彪故居
- 自驾梅州大埔百侯镇 膜拜客家民居中的金枝玉叶——肇庆堂
- 唐代的西域趣味与白居易的排外主义
- 叙诡笔记|清末民初,治牙疼居然真能挑出“牙虫儿”
- 玉溪名人故居愚公馆:藏身闹市的抗日将领故居
- 打下美军U2侦察机,受到毛主席接见,吴大胆为啥隐居乡村3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