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身相救上千群众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舍身相救上千群众
舍身相救上千群众// // |
新华社济南电 (采访人员 滕军伟)走进山东乳山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 , 迎面可见10名战士的雕像 , 他们手持长枪、身背大刀 , 眼神坚毅 , 诉说着党和军队以命相救、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的英雄壮举 。
1942年 , 敌后抗战处在最困难时期 , 日军对山东抗日根据地频繁“扫荡” 。 11月8日 , 冈村宁次亲抵烟台部署 , 不久出动日伪军20000人 , 以26艘舰艇、10架飞机配合 , 对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拉网合围式大“扫荡” , 妄图一举消灭胶东八路军主力和党政军机关 。 大“扫荡”历时40多天 , 马石山是一个重要的合围点 。
当时 , 胶东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只有1.4万人 , 从兵力、装备对比上明显处于劣势 。 马石山附近的党政军机关、兵工厂、医院和数千名群众 , 巧妙地突破包围圈 , 大部分突围出去 。 丧心病狂的日军便把魔爪伸向手无寸铁的群众 ,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马石山惨案” 。
11月23日傍晚 , 数千名群众和八路军数支小分队被围困于马石山区 。 日军在山下燃起层层火堆 , 密布岗哨 。 八路军胶东军区5旅13团7连6班10名战士 , 执行完任务路过马石山 , 看到群众身陷绝境 , 在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下 , 毅然决定留下来帮助群众突围 。
那天傍晚 , 班长王殿元先与部分群众研究突围路线 , 并安慰群众不要惊恐、听从指挥 。 经过侦察 , 他们决定利用敌人包围圈大、兵力较疏且敌明我暗、我军善于夜行等有利条件实行突围 。 深夜 , 王殿元和战士们把第一批群众分成两队 , 顺着山沟向预定突围的沟口转移 。 趁火堆旁的日伪军人困马乏 , 王殿元带领3名战士悄悄干掉哨兵 , 扑灭火堆 , 护送200多名群众顺利突围 。
第二次进入日寇包围圈 , 十勇士又找到海阳县100多名群众 。 当得知还有大批群众被困后 , 王殿元决定把9名战士分成3组 , 自己带一组战士 , 打通一处新的突破口 , 引导海阳县群众就近跳出包围圈;另两组战士收拢零散群众 , 把他们从突破口送出后 , 再次返回 , 继续解救被困群众 。
第三次闯入日寇包围圈后 , 东方天空已经发白 , 敌人发现异常后 , 立刻鸣枪赶来 。 一名战士不幸牺牲 , 王殿元、王文礼受了伤 , 敌人也被暂时打退 。 正准备撤离时 , 听说还有百姓被围困在西南山沟 , 王殿元带着8名战士毫不犹豫奔了过去 。 此时 , 山下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日伪军 , 四处不时响起枪炮声 。 战士们带领群众沿小山沟转移 , 突然与20多个鬼子迎面遭遇 , 战士们的子弹已所剩无几 , 身体也极度疲惫 , 但为了给群众争取更多的转移时间 , 几名战士仍端起刺刀向相反的方向吸引敌人火力 , 且战且退 , 最终登上了马石山峰顶 。
24日上午 , 他们依托几处天然岩石顽强战斗 , 打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 , 几名战士牺牲 。 最后 , 王殿元和两名战士抱在一起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 , 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名字:王殿元、赵亭茂、王文礼、李贵、杨德培、李武斋、宫子藩 , 还有三位战士没有留下姓名 。
1972年 , 乳山县在马石山主峰修建烈士陵园 , 建起“抗日烈士纪念堂” 。 2015年8月15日 , 威海马石山红色教育基地揭牌并正式对外开放 , 成为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的重要教学点 , 年接待参观团队600余批次、参观人员近20万人次 。 2015年 , “马石山十勇士”旗帜作为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第一个英模方队的旗帜 , 在天安门前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
作者:滕军伟
- 碧桂园天凝源著究竟怎么回事?听说上千人排队结果都没买到房!原因究竟为何?
- 喜爱收藏40多年,东莞一位大叔家有藏品上千件
- 他风流快活一生,娶了1个妻子九个小妾,死时尼姑、上千妓女送丧
- 淮安洪泽湖有一条上千年历史的大堤,现在堤坝上还可以开汽车
- 黄继光:英雄无畏,舍身堵枪眼
- 史上最善良的太监宣圣旨时,故意读错1字,救了上千人的命
- 这个皇帝被诸葛亮误会一生,被后人误会上千年
- 朱元璋饿晕在路上被老婆婆给了碗汤相救,称帝后是如何报答的?
- 董卓死前大喊6个字,被世人嘲笑上千年,如今却成为大学生口头禅
- 二战中鳄鱼曾吃掉上千日军?一个持续了七十年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