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变革到底的先行者

生平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 , 汉族 , 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 。 战国时期政治家 , 思想家 , 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 卫国国君的后裔 , 公孙氏 , 故称为卫鞅 , 后封于商 , 后人称之商鞅 。 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 , 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 孝公死后 , 被贵族诬害 , 车裂而死 。 在位执政十年 , 秦国大治 , 史称商鞅变法 。


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非"作法自毙" ,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 。

早年间商鞅专研以法治国 , 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 。 他见卫国势弱 , 就到魏国 , 求事于魏相国公叔痤 , 并做了公叔痤的家臣 。 公叔痤见他是个贤才 , 推举他为中庶子 , 一有大事 , 公叔痤总要与商鞅一起谋划 , 并总是成功 , 痤很器重他 , 欲引荐他做更大的官 。 只可惜痤不久得了重病 , 但痤还是告诉魏惠王"卫鞅虽然年轻 , 但他是当世奇才 , 他若做了相国 , 比我强十倍 。 你如果不用他 , 就把他杀了 , 千万不要让他出境 , 以免后患 。 "公叔痤又对商鞅说:"我先公后私 , 如果魏王不用你 , 你赶快逃走 , 我已建议杀你 。 "商鞅想 , 既然魏王不听痤的话用我 , 那他也不会听痤的话杀我 , 于是未离开魏国 。 果然 , 惠王认为商鞅没什么作为 , 未曾重要他 , 也未曾杀他 。


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非"作法自毙" ,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

投名秦国拉开了商鞅变法的序幕 。

公元前362年 , 秦孝公继位 。 当时黄河和肴山以东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 , 淮河、泗水之间有10多个小国 。 周王室势力衰微 , 诸侯间用武力相互征伐吞并 。 秦国地处偏僻的雍州 , 不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盟会 , 被诸侯们疏远 , 像夷狄一样对待 。 秦孝公继位后以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 , 在国内颁布了著名的求贤令 , 命国人大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

商鞅听说秦孝公四下招贤 , 欲收复秦之失地 , 于是便携带着李悝的《法经》来到秦国 , 求见秦孝公 , 向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 。 公元前359年封商鞅为左庶长 。


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非"作法自毙" ,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

秦孝公有进行变法之意 , 又害怕国人议论 , 犹豫不决 。 秦孝公召开朝会 , 商鞅劝秦孝公说:"行动犹豫不决 , 就不会搞出名堂 , 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 。 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 , 本来就会被世俗非议;有独到见解的人 , 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 。 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 , 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 。 "

商鞅还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 , 有利于国家发展就能不仿效过去的法度 。 商汤、周武王不沿袭过去的法度能够得天下 , 夏朝、商朝因遵循旧制而灭亡 。 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议 , 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 。 "秦孝公十分赞同商鞅的观点 。


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非"作法自毙" ,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

商鞅先后进行了二次变法 , 主要包括:

一是承认土地私有 , 允许自由买卖 。 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 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

二是奖励耕战 , 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 。 奖励耕织就是奖励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 , 以生产粮食布帛多少为标准 , 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 , 免去其本身的徭役 。 这就促进了小农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 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 。 奖励军功 , 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 , 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 。 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没有爵位 , 不能享受特权 。 这就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鼓舞将士勇敢战斗 , 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

三是普遍推行县制 , 由国君直接派官治理 , 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 , 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


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非"作法自毙" ,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

变法使得秦朝跻身战国七雄随之产生矛盾

商鞅变法的一个核心内容是集权 , 削弱原来宗室贵族的权力 , 强化王权 。 这种集权符合了秦王的利益 , 所以才得到秦孝公的全力支持 , 但却得罪了秦国宗室贵族集团 , 损害了一大批宗室贵族的利益 。

事实上 , 随着改革变法的不断深入 , 商鞅与宗室贵族集团已经成为一对非常尖锐的矛盾 。 只是这个矛盾在秦孝公健在时还至于不可调和 , 有秦孝公的斡旋 , 矛盾的双方还暂时表现为势均力敌 。 然而 , 秦孝公一死去 , 这个矛盾就必然发展转化为不可调和 。

在秦惠文王看来 , 商鞅必须死 。

由于新君秦惠文王的加入 , 力量更是在瞬间发生倾斜 。 商鞅曾经不看当年太子而今国君的面 , 对太子师傅用刑 , 这只是一个潜在原因 , 并不是主要原因 。


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非"作法自毙" ,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

商鞅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停的 , 对于新国君秦惠文王来说 , 杀死商鞅远比得罪贵族更为明智 。 商鞅对新秦王而言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 , 变法已经全面实施 , 改革已经走上了正轨 , 效果也十分明显 。 况且 , 商鞅是先王任用的老臣 , 新王杀他没有感情障碍 , 也不会有什么内疚感 , 而宗室贵族集团既势力强大又还有充分的利用价值 。

作法自毙

在秦惠文王于是派人捉拿商鞅时 。 商鞅逃亡至边关 , 欲宿客舍 , 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 , 见他未带任何凭证 , 便告诉他说"商君之法"(即商鞅之法)规定 , 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连坐"治罪的 。 商鞅感叹"制定的新法竟然遗害到了这种地步" , 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 。

商鞅想逃到魏国去避难 , 但魏国因他曾经背信攻破魏帅 , 并生擒公子昂 , 拒绝他入境 。 无奈 , 商鞅便潜回到他的封地商邑 , 立即组织邑兵北出击郑国(今陕西省华县) 。 秦国遂发兵讨之 , 商鞅兵败 , 被杀于郑国黾池(今河南渑池) 。 其尸身被带回咸阳 , 秦惠王又下令处以"车裂之刑" , 商鞅的家族人员也被杀害 。 商鞅虽死 , 他所推行的新法并没有被废除 , 而是一直影响着秦国乃至以后的秦朝 。


非"作法自毙"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非"作法自毙" , 商鞅 敢为人先将改革到底的先行者// //

由于古代独尊儒术的缘故 , 历史上对于商鞅使用暴力手段进行快速改革的商鞅的评价并不是很好 。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 , 太史公曰:"商君 , 其天资刻薄人也 。 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 , 挟持浮说 , 非其质矣 。 且所因由嬖臣 , 及得用 , 刑公子虔 , 欺魏将昂 , 不师赵良之言 , 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 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 , 与其人行事相类 。 卒受恶名於秦 , 有以也夫!"

后人又说:"卫鞅入秦 , 景监是因 。 王道不用 , 霸术见亲 。 政必改革 , 礼岂因循 。 既欺魏将 , 亦怨秦人 。 如何作法 , 逆旅不宾!但是也有人肯定商鞅 , 比如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 , 一言为重百金轻 。 今人未可非商鞅 , 商鞅能令政必行 。 这是在肯定商鞅的治国方略 。 " 而资治通鉴中说:"夫信者 , 人君之大宝也 。 国保于民 , 民保于信 。 非信无以使民 , 非民无以守国 。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 , 霸者不欺四邻 , 善为国者不欺其民 , 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 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 , 欺其百姓 , 甚者欺其兄弟 , 欺其父子 。 上不信下 , 下不信上 , 上下离心 , 以至于败 。 所利不能药其所伤 , 所获不能补其所亡 , 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 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 , 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 , 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 。 此四君者 , 道非粹白 , 而商君尤称刻薄 , 又处战攻之世 , 天下趋于诈力 , 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 , 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虽说商鞅刻薄 , 但也说明商鞅之诚信品质 。

在现代 , 尽管有少数不同声音 , 但大多数人承认商鞅是一个敢于触动旧势力、敢于改革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