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在中国古代社会,常见金属器物的使用除了冷兵器、厨具、劳动工具的制作,日常生活使用中,无论是其它实用器物,还是装饰、呈设器物都是以贵族为主体的消费品 。 而王公贵族为了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审美,制作过程往往不计工本 。 尤其是金银器上装饰上,往往从锻造到装饰加工,会涉及多种工艺 。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

鎏金是金属器物中使用最广的,它的特点是鎏金层极其薄,与原胎器物贴合紧密,看不出刻意装饰,尤其是通体鎏金的器物几乎与金器一模一样 ,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 。 这在装饰上能兼顾美观和有效降低成本 。 鎏金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遗址就出土过一把刀背带鎏金的铜刀 。 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装饰上,鎏金工艺已经较为成熟,到汉代技术水平就算十分高超了,而后在唐代大量用作银器的装饰 。 鎏金技术上在近代称之为“火镀金”,其实就是运用了古代的“泥金法”,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 。 具体方法上:首先将优质的黄金锤成薄薄的金叶,然后剪成丝后放入坩埚[gān guō]中加热烧红,按照一两黄金加七两水银的比例混合成金汞,俗称“金泥”,再将这些所谓的“金泥”涂抹在所需鎏金器物的表面,其后再用炭火烘烤器物,在热力的作用下,水银蒸发,金留存在了器物表面 。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文史|古代制作金银器方法// //

最后经过打磨,一件鎏金器就制作完成了 。 如果想要制作得更为考究逼真,就要加厚鎏金层,此时就需要把上面的流程再重复几次 。 鎏金除了我们提到的通体鎏金,还有一种局部鎏金,局部鎏金在唐代的银器中使用较多,当时称之为“金花银器”,它在工艺上又可以分为两种,唐代前期时流行刻花结束后再鎏金,而晚唐时则相反,大多先鎏金再刻花 。 与鎏金后器物能达到相近效果的还有贴金和包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