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


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


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


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泾阳安吴堡吴宓的故事// //

在泾阳安吴堡的墓园里 , 还安葬着一位国学大师级的人物 , 那就是吴宓 , 吴雨僧 。

吴宓何许人也?以前上大学时 , 在讲现代文学派别之争时似乎浅浅地知道有一个什么“学衡派”的与鲁迅有过过节 , 而学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便是吴宓 。 后来看的杂书多了 , 便逐渐认可了其国学大师的称谓 , 直到去年在书店偶尔翻到《吴宓评传》 , 忽然发现竟是陕西泾阳人 , 好不吃惊 。 我的老家居然还出了如此伟大的人物 , 虚荣心作祟 , 增添了探究之兴致 。

据查 , 吴宓 , 著名西洋文学家 , 字雨僧、雨生 , 笔名余生 , 1894年生 , 陕西省泾阳县安吴堡人 。 1917年赴美国留学 , 先攻读新闻学 , 后改读西洋文学 。 留美十年 , 对19世纪英国文学尤其是浪漫诗人作品的研究下过相当的功夫 。 1926年回国 , 先后受聘在国立东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文学院、西南联大等校任教授 , 讲授世界文学史等课程 , 并且常以希腊罗马文化 , 基督教文化、印度佛学整理及中国儒家学说这四大传统作比较印证 , 所以有人称之为“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 。 他与梅光迪等一起主编《学衡》杂志 , 被认为与新文化分庭抗礼 , 别成一派 , 即所谓“学衡派” 。 1941年被教育部聘为首批部聘教授 。 解放后在西南师范学院任教 。 虎落平阳 , 晚景甚为不佳 。 至"文革"到来 , 吴宓成为西南师院批斗的大罪人 , 以种种罪名蹲入"牛棚" , 到平梁劳改 , 受尽苦难 。 1971年右目失明 , 左目白内障严重 , 1977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 只好让其胞妹吴须曼领回陕西老家 , 1978年1月17日病逝老家 , 终年84岁 。 1981年1月17日 , 吴宓的骨灰 , 由吴须曼送至安吴堡 , 葬在白雪笼罩的嵯峨山下 。

吴宓在中国开创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的研究 , 他对《红楼梦》研究造诣精深 , 享誉中外 , 他终生从教 , 他的学生如王力、钱钟书、季羡林、李健吾、曹禺等名气之大则盖过其师 。

纵观吴宓一生 , 三秦大地给予他丰厚营养是显而易见的 。 秦地的传统、秦人的率真执拗的性格对他影响不可谓不深 。

上篇说道安吴堡吴氏庄园以经商和仕宦为主 , 其兴盛繁荣时分为东、南、西、北、中及西巷子六院 , 田地不多 , 却商业资本雄厚 , 特别是东院吴式义堂则由其大伯母“安吴寡妇”吴周氏管家 , 家业了得 。 其家族在清代为宦很多 , 捐班之官也不少 。 尤可贵处 , 这个家族重视赈济灾荒 , 修桥铺路 , 资助教育 , 形成了一个较为开明的家族传统 。 1911年武昌起义 , 东院经营的淮盐产业 , 悉归当时军政府支遣 。 吴宓之父吴建常协同乡党、资产阶级民主派在陕西的领袖人物于右任、吴亚辉等共事 , 民初曾任甘肃凉州副都统 , 后来又任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 , 这就说明吴宓早年生活在一个向资产阶级过渡的旧家族中 , 这个家族又同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有着密切联系和往来 , 它对吴宓的个性和追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吴宓家所在的西院吴崇厚堂 , 虽然算不上最富 , 但在泾阳和三原也有三家店铺 , 其房屋及地基 , 直到1950秋 , 吴宓嗣父死后 , 才被卖掉 。 故“尚有其它 , 皆在庚子前一一关门停业 。 吴家遂由富而贫 。 然犹有财力 , 可供全家游沪、杭一年 , 且能资助嗣父吴仲旗在1902年自费赴日本游学 。 ”1940年前后 , 吴家率先献纳与边区人民政府 。 后来土改时 , 被评定为“开明地主” 。

吴宓的祖父吴家骏 , 据《吴宓自编年谱》中介绍说他曾候选教谕 , 任华阴县学训导 , 虽是个秀才 , 但“性恬淡 , 喜饮酒 , 作画 , 赋诗 。 诗稿无存 。 有自画像横幅卷轴:在花园中 , 独坐石床上 , 垂须 , 整衣 , 意态悠闲 。 二小童在近旁扇炉火 , 煎水 , 烹茶” 。 同治初年 , 陕西回民叛乱 , 泾阳县城失陷 。 祖父携家眷避居嵯峨山中数年 。 闲暇之余开辟荒地 , 栽种桃、杏、梨、李、柿、桔等果树数百株 。 吴家以此为活 , 亦以艺植果树之术教当地农民 。 乱平之后 , 吴家回堡时 , 把所有的园地和果树无偿赠与农民 。 农民深为感激 , 戒其家人及子孙 , 每年果熟 , 必先摘取每种果之最佳者 , 奉送与安吴堡吴公 , 然后自己乃敢尝新 , 如此者数年 。

由于祖父死得早 , 祖母杨太夫人守节抚孤 , 忍辱负重 , 掌管家业数十年 。 祖母虽未读过书 , 不识字 , 但通达人情事理 , 性严而明 。 她治家 , 据说有三条家规:一、吴家不招待任何吸鸦片的宾客和亲友 , 她经常说:“一切丧德、败德之行事 , 皆由吸鸦片烟起 。 ”二、三姑六婆 , 尤其佛教之僧侣 , 道教之男女道士 , 绝对不许入我家门 。 三、然对乞丐 , 则多多施与 。 亦可以透露出这个家族的某些传统 。 在吴家故宅的大厅上 , 悬挂了一块木刻白底红字的楹联 , 文曰:“叙天伦之乐事: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著大学之明法:格物、致知、正心、修身 。 ”由此推知 , 吴宓家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封建家族 。

吴宓“文博古今、学贯中西” , 但很长一段时间“门前冷落车马稀” , 近年来却又重新引起世人的关注 , 其实更多的并非他的学问 , 而是关于他与毛彦文的爱情传说 。

我以为吴之性格乃至悲剧之形成与他生命中与几个女人的纠葛不无关系 。 吴宓幼时丧母 , 由祖母一手拉扯教育 , 对这一孙子疼爱有加 。 而前所说由于祖父死得早 , 祖母守节抚孤 , 忍辱负重 , 掌管家业数十年 , 加上大家族纷繁复杂的关系 , 吴宓有生父有嗣父 , 有生母又有嗣母 , 年幼的吴宓夹杂在其中 , 个中艰辛苦涩 , 对他任性、执拗性格的形成不无影响 。 颇为有趣的是 , 庚子国难 , 其大伯母吴周氏以“助纾国难”名义 , 向慈禧太后贡银十万两 。 而十多年后 , 吴宓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上用庚子赔款办的清华学校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 让世人对这一个地处西北偏远省份的青年人刮目相看 , 这其中有多少传奇在其中?等从哈佛大学学成归国 , 便与他生命中的另一个重要女人开始了爱情马拉松 , 这期间与其妻陈心一相识、结和 , 而其妻虽育有三个孩子 , 也无可避免地成为匆匆过客;冒天下之大不韪 , 费心尽力的追逐 , 明目张胆的表白 , 眼看着毛彦文没有退路 , 水到渠成 , 而喘口气的功夫 , 一生中的挚爱却又花落别家;解放后对新政权的热情与期盼让他舍弃了许多可以名利双收的可能而选择入蜀定居在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屈尊 , 然政治斗争的残酷使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满脑子理想浪漫爱情幻想的过来人终于在肉体上屈从于现实 , 然感情生活依旧浪漫 , 年近花甲的他依然迎娶了小他30余岁的病病歪歪的新娘 , 而全不管新娘嫁他的现实目的 。 一生的浪漫换得是晚年的凄苦 , 眼瞎、腿残、病魔缠身 , 无人照料 , 前妻及女儿们也因先前的芥蒂而划清界限甚至改名更性 。 最后还是兄妹之情将他迎回了故里泾阳安吴堡 , 落叶归根走完了他的生命里程 。 我想他死时一定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怨恨 , 因为在二十多年前他就表示过“生不如死” , 他绝对没有想到 , 死后十余年他的爱情伤痛被沸沸扬扬炒的天翻地覆 , 在台湾的毛彦文出版了《往事》 , 一句“书呆子单相思”算是对这件事的了断 , 21年后毛在台北去世享年102岁 。 而他的那个非著名的女儿又改回了原来的姓名 , 开始整理他留下的文集 。

“情痴”也罢 , 大师也罢 , 埋在这里的 , 都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 然而吴宓的真实、率真、执着与才气却留在了安吴堡的传奇中 , 让我痴痴迷迷 。 最后引一首1935年吴宓为毛彦文嫁熊希龄写的诗做本文的结局:

“渐能至理窥人天 ,

离合悲欢各有缘 。

侍女吹笙引凤去 ,

花开花落自年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