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金庸对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表达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 一种是把各种戏曲曲目引入小说 , 使武侠小说显得异彩纷呈 , 非常热闹 。 大大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 并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 《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四回“新妇素手裂红裳”就有十分生动地表现 。 这一回写到了蒙古皇帝大游皇城的盛大场面:

乐声又起 , 过来一对对吞刀吐火的杂耍、诸般西域秘技 , 只看得众百姓喝彩不迭……其后是一对对的傀儡戏、耍缸玩碟的杂戏 , 更后是骏马施拉的彩车 , 每辆上都有俊童美女扮饰的戏文 , 什么“唐三藏西天取经”、“唐明皇游月宫”、“李存孝打虎”、“刘关张三战吕布”、“张生月下会莺莺”等等 , 争奇斗艳 , 极尽精工……丝竹悠扬声中 , 一辆装扮着“刘知远白兔记”戏文的彩车过去……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

一出又一出的戏名让我们联想起一个有一个生动有趣、瑰丽多姿的故事 。 金庸对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表现不是大声疾呼口号式的 , 也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式的 , 而是把古代戏曲中的优秀内容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 , 让读者发自内心地感到中国古代的戏曲是十分美好的 , 值得后人去研究、去学习、去弘扬、去创新 。

以上内容主要是报戏名 , 写作的节奏是非常松弛的 , 也是相当简略的 。 对戏曲艺术的表达还没有进入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 且看金庸接下来是怎样运用自己手中的生花妙笔来实现戏曲与小说的完美结合的 。

为了配合故事的氛围 , 金庸首先是在声音上做文章 , 声音由原先的欢快变为古拙 。 表演的剧目也由轻松明快的“刘知远白兔记”变为肃穆庄重的“周公流放管蔡”和令人唏嘘感慨的“王莽假仁假义” 。 在彩车之后的布旗上还写着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 , 王莽谦恭下士时 。 若使当时便身死 , 千古忠佞有谁知 。 ”周公后来被证明是大圣人 , 可是当他流放管叔、蔡叔之时 , 人人都说他要图谋篡位;王莽后来被证明是大奸臣 , 但起初收买人心 , 礼贤下士 , 举世莫不歌颂他的功德 。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

试想一下 , 如果周公在流放管蔡时死了 , 王莽在篡夺汉室之先就去世了 。 那么谁是谁非 , 谁忠谁奸 , 千古之后又有谁知道呢?所以 , “周公流放管蔡”和“王莽假仁假义”这两出戏所讲的其实是一个道理 。 那就是 , 路遥知马力 , 日久见人心 。 对于一件事的真伪 , 一个人的好坏 , 我们是不能武断地去下结论的 , 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 人们才能看清事情的真才目 。

金庸在写前面许多戏曲的时候都是一笔带过 , 只提了一下名字 , 写得非常简略 , 那么金庸为什么把“周公流放管蔡”和“王莽假仁假义”这两出戏写得这么详细呢?原来 , 写这两出戏是为了给下面的一出戏做一个铺垫 , 下面这出戏的幕后导演是赵敏 。

拉这辆戏车的是两匹瘦马 , 完全没有前面戏车马匹的神骏 , 车子也是朴素无华 , 这种突兀的安排迅速吸引了百姓的目光 。 如此寒酸的马车上会是一出什么戏呢?车子走近之后 , 张无忌大吃一惊 , 原来车中一个大汉黄发垂肩、双目紧闭 , 盘膝坐在榻上 , 似足了金毛狮王谢逊 。 旁边一个青衣美貌少女 , 手捧茶碗 , 殷勤服侍 , 相貌虽不如周芷若之清丽绝俗 , 但衣饰打扮 , 和她当日在万安寺塔上时一般模样 。

张无忌和韩林儿此时己经确认车中的这出戏说的是金毛狮王与周芷若之间的故事 。 接着看下去 , 只见旦角(假周芷若)笑嘻嘻地绕到净角(假谢逊)背后 , 伸出两指 , 突然在假谢逊背上用力一戳 。 假谢逊“啊”的一声大叫 , 倒撞下榻 , 假周芷若伸足将他踏住 , 提剑欲杀 。 这出戏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前面会有“周公流放管蔡”和“王莽假仁假义”这两出戏 , 而且金庸特意把这两出戏写得较为详细 。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

前面有伏笔 , 后面有交代 , 前后照应 , 浑然一体 。 金庸通过这种“戏中戏”的叙述方式 , 让传统的戏曲与武侠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机的交融 , 相互的推进 。 使得整个故事显得跌宕起伏而又妙趣横生 。 窥一斑而知全豹 。 不难看出 , 金庸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中的所有优秀成分都是十分关注 , 积极地向中国古代的各种文学体裁 , 文学样式学习 。 并尽可能的把其中有趣的桥段 , 高超的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武侠小说之中 。 金庸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总体态度是:去其糟粕 , 取其精华 , 融会贯通 , 为我所用 。

金庸对于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第二种表达方式 , 就是把古代戏曲中的经典桥段、舞台表演的技巧等等 , 通过改头换面或者移花接木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去 。 金庸小说里有不少桥段的设计是和中国古代的戏曲如出一辙的 。

《射雕英雄传》的第二十四回“密室疗伤” , 写到陆冠英与尹志平在傻姑所居住的荒村野店中相遇 , 尹志平认为陆冠英离开归云庄与自己离开重阳宫的目的相同 , 都是为了寻找一个人 , 就对陆冠英讲:“陆兄此来所为何事 , 只怕与小弟不谋而合 。 咱俩各在地下书写一个人的名字 , 请程师妹瞧瞧是否相同 。 ”陆冠英尚未回答 , 程瑶迎笑道:“好啊 , 你们两人背向背的书写 。 ”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

尹志平和陆冠英各执一根柴梗 , 相互背着在地下划了几划 。 尹志平笑道:“程师妹 , 我们写的字是否相同?”程瑶迩看了两人在地下所划的痕迹 , 低声道:“尹师兄 , 你猜错啦 , 你们划的不同 。 ”尹志平“咦”了一声 , 站起身来 。 程瑶迩笑道:“你写的是‘黄药师’三字 , 他却是画了一枝桃花 。 ”

读过《射雕英雄传》的人都知道 , 黄药师居住的地方是桃花岛 , 武林中人也都称黄药师为“桃花岛岛主” , 而陆冠英的父亲陆乘风又是黄药师的徒弟 。 陆冠英因为不敢直书祖师爷的名讳 , 就借用一枝桃花来代替 。 因此 , 虽然尹志平和陆冠英两个人 , 一个是写的名字 , 一个是画的桃花 , 但是他们所指的却是同一个人 。

金庸营造这一喜剧场面的技巧 , 明显就是京剧《群英会》的表演手法 。 在以 《三国演义》为题材的戏曲中 , 有一出讲的是赤壁之战前夕 , 诸葛亮来到东吴大都督周瑜的营帐中 , 准备商讨抗曹大计 , 在正式的商讨开始之前 , 诸葛亮和周瑜各自先在自己的手上写下了自己的主张 , 等二人写好之后一加印证 , 只见各人手掌心上都是一个“火”字 , 发现对方的想法和自己的不谋而合 , 于是相视一笑 。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

胸中若无大格局 , 掌上怎有大手笔?我们阅读金庸的小说 , 经常会感叹金庸学识之渊博 , 眼界之开阔 , 心思之缜密 , 超出同侪甚多 , 不可以道里计 。 金庸在借鉴、学习古代戏曲的技法 , 并把诸多巧妙的技法运用到自己武侠小说的过程中是有所调整的 , 他并不是简单地移植 , 而是取其意而弃其形的 , 达到了一种“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境界 。

金庸不局限自己对于戏曲技法的学习 , 而是使之有所升华 。 如尹志平和陆冠英的例子 , 两人所要写人的都是黄药师 , 但是金庸考虑到了陆冠英的身份:他的父亲是黄药师的徒弟 。 所以在书写时就不能像尹志平那样直接书写黄药师的名讳 。 这就使我们看出 , 金庸在借用古代戏曲中的表达技巧时 , 非常注意这种技法与武侠小说的结合 , 充分考虑到了武侠小说的特殊性 , 以及武侠小说人物的特殊性 。

所以 , 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戏曲文化 , 要想使它在武侠小说中表现出来 , 也要进行改造、调整 , 使其不着痕迹的融入武侠小说 , 才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真正弘扬 , 也是对于传统戏曲技法的尊重 。 绝对不能生搬硬套 , 那样的话 , 只会适得其反 。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

金庸也许是非常喜欢戏曲里这种表达两个人或几个人心意相通 , 不谋而合的手法 , 所以在自己的小说中就写了又写 , 用了又用 。 《倚天屠龙记》的第十回“百岁寿宴摧肝肠” , 讲到了一个场景 , 就是少林派带领许多门派上武当山来挑衅 , 武当诸侠和他们讲不通道理 , 只好兵刃上分个高下 。 武当诸侠准备使用张三丰所创制的“真武七截阵” , 但是由于俞岱岩此时己经瘫痪在床 , 所以人手不够 。 必须另选一个人来递补上 。

这个时候宋远桥就说大家各自在掌心上写一个名字 , 写好之后 , 大家摊开手掌一看 , 发现宋远桥、俞莲舟、张松溪、张翠山、莫声谷写的都是一样的 。 当然金庸并不是照搬照抄古代戏曲的桥段 , 他是有所改造的 。 如武当七侠中的殷梨亭在看到大家手心的子时 , 脸上就红了 , 因为他在手心上写的是纪姑娘 , 就是纪晓芙 , 纪晓芙是他的未婚妻 。 金庸在这里既运用古代戏曲的技法写出武当诸侠的心心相印 , 兄弟之间的默契 , 也写出了殷梨亭微妙而细腻的心理 , 可说是神来之笔 , 达意传情 。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

《射雕英雄传》的第二十四回是“密室疗伤” 。 在这一回中 , 黄药师受了灵智上人的欺骗 , 误以为自己的女儿黄蓉葬身大海 , 所以迁怒于江南六怪 , 意欲将他们六位以及六家的满门良贱全部杀了 , 以解心头只恨 。 归云庄庄主陆乘风知道了这一节 , 就准备把这个消息告诉江南六怪 , 让他们先躲避一下 。 可是自己是黄药师的徒弟 , 这么做的话就是背叛师门 。 无可奈何之下 , 只得想了一个法子 , 趁着儿子陆冠英在自己身边 , 假装没看见他而对着苍天讲话 , 陆乘风洞察了父亲的心意 , 就独自赶去牛家村 , 希望找到郭靖 , 让他去求肯黄药师 , 以消饵这一场极有可能发生的血案 。

当陆冠英赶到牛家村时 , 无意中邂逅了程瑶迦和尹志平 。 想要把自己的这件心事透露给他们 , 可是如果直接开口对他们讲 , 则显得自己背叛师门 。 所以就依样葫芦画个瓢 , 学着自己的父亲 , 又使出了老套路 。 所不同的是 , 这次陆冠英是对着灶王爷的画像喃喃自语 , 这样程瑶迎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 而且还免去了自己背叛师门的罪想 , 可谓一举两得 。 细心的陆冠英在讲完自己要说的话时 , 还不忘了加一句:“我跟你说的话 , 到此为止 , 再也没有啦 。 ”程瑶迦嫣然一笑 , 心道:“你说完了 , 我给你去办就是 。 ”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弘扬传统:金庸把戏曲艺术巧妙融入武侠小说!// //

有评论家把陆乘风和陆冠英所使用的这种方法说成是戏曲舞台上非常有名的“背躬” 。 其实不尽然 , 所谓“背躬”就是旁白 , 多是说给观众听的 , 假设剧中人听不到 。 可是金庸在这里所描写的两段文字 , 第一部分中陆乘风对着苍天讲话 , 是故意让陆冠英听到的;第二部分陆冠英对着灶王爷讲话 , 程瑶迦也是听得清清楚楚的 , 这是和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评点本《射雕英雄传》中的评论不一致的 。 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是“背躬” 。

金庸所写的武侠小说和戏曲舞台的戏剧还是有表现上的差别的 。 金庸正是看到了两者的差别 , 所以对戏曲舞台上的表演技巧是有选择地借鉴的 。 使得这种戏曲中的表演技巧与小说中的人物心理描写水乳交融 , 浑然天成 。 既丰富了小说的表现形式 , 也升华了“背躬”这一戏曲舞台上的表演技巧 。

运营/默默【读史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