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名将之子,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答案一目了然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 , 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 , 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 , 相关人物分别为关兴、张苞、孙桓 。 原文如下:


同为名将之子,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答案一目了然

同为名将之子 , 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 , 答案一目了然// //

二人拜辞先主 , 会合先锋 , 一同进兵 , 列成阵势 。 孙桓听知蜀兵大至 , 合寨多起 。 两阵对圆 , 桓领李异、谢旌立马于门旗之下 , 见蜀营中 , 拥出二员大将 , 皆银盔银铠 , 白马白旗:上首张苞挺丈八点钢矛 , 下首关兴横着大砍刀 。 苞大骂曰:“孙桓竖子!死在临时 , 尚敢抗拒天兵乎!”桓亦骂曰:“汝父已作无头之鬼;今汝又来讨死 , 好生不智!”张苞大怒 , 挺枪直取孙桓 。 桓背后谢旌 , 骤马来迎 。 两将战有三十余合 , 旌败走 , 苞乘胜赶来 。


同为名将之子,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答案一目了然

同为名将之子 , 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 , 答案一目了然// //

李异见谢旌败了 , 慌忙拍马轮蘸金斧接战 。 张苞与战二十余合 , 不分胜负 。 吴军中裨将谭雄 , 见张苞英勇 , 李异不能胜 , 却放一冷箭 , 正射中张苞所骑之马 。 那马负痛奔回本阵 , 未到门旗边 , 扑地便倒 , 将张苞掀在地上 。 李异急向前轮起大斧 , 望张苞脑袋便砍 。 忽一道红光闪处 , 李异头早落地 , 原来关兴见张苞马回 , 正待接应 , 忽见张苞马倒 , 李异赶来 , 兴大喝一声 , 劈李异于马下 , 救了张苞 。 乘势掩杀 , 孙桓大败 。 各自鸣金收军 。


同为名将之子,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答案一目了然

同为名将之子 , 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 , 答案一目了然// //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 , 夷陵之战打响后 , 蜀汉先锋吴班连战连捷 , 孙权派遣侄子孙桓率部来到宜都应战 。 关兴和张苞向刘备请命 , 迎战孙桓 。 在两军阵前 , 张苞与谢旌单挑三十多个回合将其击败 , 张苞又与李异交锋二十多个回合不分输赢 。 这时 , 吴军将领谭雄暗箭射中张苞战马 , 张苞被掀翻在地 , 李异立即抡起大斧砍向张苞 。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 关兴大吼一声 , 将李异斩于马下 。


同为名将之子,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答案一目了然

同为名将之子 , 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 , 答案一目了然// //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 , 是张苞与李异单挑二十多个回合后的结果 , 叫做“不分胜负” , 意为分不出谁胜谁负 。 形容双方水平、技术相当 。


同为名将之子,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答案一目了然

同为名将之子 , 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 , 答案一目了然// //

小说中描述的夷陵之战 , 是汉末三国期间爆发的一场真实战役 , 小说中提到的吴班和孙桓都参与了此次战役 。 《三国志?先主传》载:“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 , 军次秭归 。 ”《三国志?陆逊传》载:“初 , 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 , 为备所围 , 求救于逊 。 ”


同为名将之子,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答案一目了然

同为名将之子 , 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 , 答案一目了然// //

不过 , 这个情节中出现的关兴和张苞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却并未参加夷陵之战 。 据《三国志?关羽传》介绍:“(关羽)子兴嗣 。 兴字安国 , 少有令问 , 丞相诸葛亮深器异之 。 弱冠为侍中、中监军 , 数岁卒 。 ”《三国志?张苞传》则称:“(张飞)长子苞 , 早夭 。 ”由此可见 , 关兴与张苞二人不仅没有参与过夷陵之战 , 同时也并非参与后来的诸葛亮北伐之战 。 二人在小说中的所有故事都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 。


同为名将之子,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答案一目了然

同为名将之子 , 关兴与张苞的武艺孰高孰低 , 答案一目了然// //

至于小说作者为何要虚构关兴和张苞的事迹 , 原因主要有两个 。 一是为诸葛亮北伐之战拉几个帮手 , 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精彩 。 二是受到“虎父无犬子”的传统思想 。 在《三国演义》后半段 , 关兴和张苞成了关羽、张飞形象的延续 。 这里附带再谈一个武评爱好者感兴趣的问题:关兴与张苞谁的武艺更高呢?从小说的描述来看 , 张苞击败谢旌 , 战平李异 。 关兴则单挑击败孙桓 , 生擒谭雄 , 斩杀李异 。 从这一战绩来看 , 关兴的武艺更胜一筹 。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