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1959年前的一些茶人茶事

1951年 , 王奕森报名参加福州的劳动培训班 , 在劳动培训班学习八个月 , 1952年去福建省贸易公司报到 , 一共30多人去支援地方工作 , 王奕森分配到福鼎 。

王奕森那年22岁 , 到桐山茶叶收购参加工作 , 安排在福鼎著名茶师陈鼎善师傅手下当学徒 。 陈鼎善 , 福鼎白琳东阳山人 , 出生于1891年 , 从小跟随父亲制茶 , 对制茶和评茶有特殊的本领 , 20多岁就被当时合茂智茶行的老板袁子卿看中 , 年轻时曾跟随袁子卿到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等地 , 从事茶叶贸易 , 30多岁被袁子卿聘为合茂智茶行掌盘 , 掌盘相当于技术总监 , 负责茶行收购毛茶业务 , 评定茶样等级 , 审评茶样以及制作加工茶叶等 。

1930年 , 袁子卿创制“橘红”白琳工夫红茶 , 因其汤色呈现橘红色而得名 。 他采用福鼎大白茶原材料制作 , 改变原来用白琳菜茶芽头制作 , 制作时采摘芽叶要求早采、嫩采;初制工艺中 , 特别注意控制适度萎凋 , 以提高鲜爽度 , 并严格采取轻、重揉结合;发酵特别讲究温度、湿度、时间;烘焙要采用炭火双复焙的方法 , 后一次烘焙 , 要“文中慢焙” , 掌握火候 , 力求在透发毫香的基础上保持鲜爽特征 。 “橘红”代表白琳工夫高级茶的独特风格而闻名于世 , 1934年上海华茶公司专门派人到白琳收购 , 陈鼎善是制作“橘红”的首席制茶师 。


福鼎1959年前的一些茶人茶事

福鼎1959年前的一些茶人茶事// //

1957年王奕森在白琳茶厂

新中国建立后 , 刚成立的福鼎茶厂下辖4个茶叶收购站(简称茶站) , 分别是桐山、白琳、点头、巽城茶站 。 陈鼎善在桐山茶叶收购站工作 , 负责审评茶叶等级 。 王奕森说 , 陈鼎善是一级评茶师 , 是福鼎名气最大的师傅 , 陈鼎善在1952年福鼎县茶师评比中荣获冠军 , 次年在巽城茶师评比中获得亚军 。 当时 , 他的工资是全县最高的 , 月工资有300多元 , 是普通干部的6倍 。 在收购站工作与陈鼎善师傅学习的1年时间里 , 王奕森打心眼里佩服陈鼎善师傅高超的制茶、评茶技术和看茶的水平 , 同时也见识到了他的火爆脾气 。 陈鼎善向王奕森讲得最多的是“橘红”白琳工夫红茶 。 如何生产出高品质“橘红”白琳工夫红茶 , 也成为王奕森后来在白琳茶叶初制厂一直追求的目标 。

有一个故事让王奕森至今都难忘 。 他说 , 那时每天都有许多茶农送白琳工夫毛茶到桐山茶站收购 , 为了避嫌 , 采购站柜台很高 , 茶农与评茶师互相不能见面 , 茶农排队需要打流号 。 其中有一个很有势力的制茶师制作的毛茶 , 第一次送到陈鼎善的手中 , 经过评审为不合格产品 。 这位制茶师不服气 , 第二次又重新打流号把茶样送给陈鼎善审评 , 陈鼎善说:“这个茶样已经评审为不合格 , 怎么又送进来 , 退回!”制茶师第三次再把茶样送到陈鼎善跟前 , 他火了 , 把茶样从柜台甩出 , 并且破口大骂 。 制茶师回去叫了许多人围攻陈鼎善 , 使茶厂领导不得不考虑考虑调整陈鼎善的工作岗位 。


福鼎1959年前的一些茶人茶事

福鼎1959年前的一些茶人茶事// //

茶师陈鼎善

1953年 , 陈鼎善调到白琳茶叶收购站 , 王奕森调到白琳茶厂工作 , 茶站和茶厂距离很近 , 因此 , 每天王奕森又可以到陈鼎善的茶站学习 。 王奕森坦言 , 制茶懵懵懂懂之时 , 是陈鼎善师傅给他指导 , 让他在制茶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 。

陈鼎善1955年病逝 , 王奕森又师从福鼎另一位著名茶师吴观箫 。 吴观箫是民国时期双春隆茶行的掌盘 , 具有高超的制茶本领 , 在王奕森的心中 , 他只有陈鼎善和吴观箫这两个师傅 。

白琳茶厂建成后 , 王奕森与白琳茶厂的魏宝全等人开始全身心研制“橘红”白琳工夫红茶 。 福鼎大白茶茶树种植的面积有限 , 采摘量也比较少 , 原材料更多的是白琳菜茶(土茶) , 适制“橘红”的原材料比较缺乏 。 1957年以后 , 福鼎大白茶种植面积大了之后 , 特别是翁江茶场成立后 , 才解决原材料匮乏的局面 。


福鼎1959年前的一些茶人茶事

福鼎1959年前的一些茶人茶事// //

陈鼎善从新加坡带回的铁箱

制作红茶工艺经过揉捻与发酵 , 旧时揉捻都是靠手工 , 而且用脚揉 , 如何运用机械揉捻呢?王奕森在1957年参加湖北恩施茶叶现场会 , 看到水力揉捻机 , 就请教制作原理与机械设备 , 回到茶厂后不断琢磨和研制 , 终于研制成功 , 而且付之应用 。 同时吸引了闽东地区寿宁、周宁、福安等地茶叶技术人员参观学习 。

通过几年的努力 , 1958年 , 在红茶制作的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 , 进行室内萎凋冷发酵和炭火烘焙 , 使红茶质量有更大提高 , 实现产量与质量双丰收 。 福鼎茶厂选送的白琳工夫红茶荣获全国红茶质量优胜红旗奖 , 其中很大一部分红茶是白琳茶厂生产的 , 再经过拼配后进行送样 。

王奕森说 , 1958年 , 白琳工夫红茶名列祁门红茶与滇红之后第三名 , 在此之前 , 白琳工夫红茶排名在坦洋工夫和政和工夫之后 , 位列第七 。 白琳茶厂生产的红茶经福鼎茶厂精制后运往上海 , 经过苏联的茶叶专家审评后 , 全部作为出口苏联的茶叶 , 还成为苏联的国宾礼品茶 。 中苏断交后 , 红茶滞销 , 此乃后话 。

(王奕森 , 1931年生 , 福州人 。 1952年参加工作 , 1953年分配到福鼎茶厂白琳初制厂 , 从事茶叶制作、加工等 。 1962年开始白茶室内热风萎凋研究工作 , 1963年研制成功 , 改变白茶生产靠天吃饭的历史;1968年发明新工艺白茶 , 投放港澳市场 , 深受欢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