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向东渠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三访向东渠


三访向东渠

三访向东渠// //


三访向东渠

三访向东渠// //

曾奋战在向东渠建设一线的修渠工人们走进展馆 , 重拾往昔岁月 。 范伟鸿 摄

1973年 , 我有幸参与向东渠的三次采访 , 在云霄、东山两县走访了工程主要现场、组织指挥者、技术人员 , 尤其是一些贡献突出的基层干部和群众 , 加起来大约有三个多月时间 。

三次采访报道 , 都是由各家新闻单位分别牵头 , 加上本站(龙溪地区通联站)同事和两县报道组全力配合共同完成的 , 分别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福建日报》《福建文艺》(即福建文学)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数万字新闻、通讯、评论、图片等等 。 值得庆幸的是 , 三次的深入采访 , 本人都从头至尾参与了 , 因此也让我对整个工程有较全面的了解 。 可以说 , 每一次采访 , 我都会为两县数万军民共同创造的人间奇迹所感动 , 为这条飞越170余华里的人间天河穿山越壑、跨江过海、让滔滔的漳江水流进云霄、东山旱区的雄伟气势而骄傲自豪 。

这一宏大工程的投建 , 无疑是在龙海人民堵江救旱的“龙江精神”和河南建成震惊中外《红旗渠》的背景下发起的 , 可贵的是 , 它不是等着物资、设备、技术等条件都具备之后才动工的 , 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靠着千万双铁手干出来的 。 正是两县人民在当年各级党组织的全力支持和指挥下 , 在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前 , 坚持“自力更生 , 艰苦奋斗” , 团结协作 , 攻坚克难 , 完成了巨大工程 , 这就是向东创业精神 。

时光流逝 , 往事难忘 。 40多年过去了 , 云霄、东山两县人民创造的向东创业精神 , 并没有因时光的流逝而消失 , 而是像一坛陈年老酒仍在散发着醇香 , 激励着漳州人奋发追梦 。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县人民为改变现状相互支援、同心共建的团结协作精神 。 出于渴望改变长年苦旱的共同愿望 , 两县县委一开始就把共建向东渠作为奋斗目标 , 云霄县委提出“不把水送进东山 , 算不得解决云霄的水利问题” , 而东山县委则号令全县“跨出海岛与云霄人民一道同心共建向东渠” 。 为水进东山能自流灌溉 , 云霄县不计增加负担 , 多次改变施工线路 ,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在滚水坝上移三华里、水位提高6米之后 , 岱北大队几位老贫农发现按这样施工 , 水进东山后仍然需要抽水灌田 , 遂拔起施工桩号 , 向工程指挥部提出提高水位意见 , 促使县委再次决定把堵江位置大幅上移 , 将水位从6米提高到18米 , 秒流量由8立方扩大到14立方 。 东山人民心存感激 , 为减轻云霄人民负担 , 主动承担了在云霄境内兴建一座滚水坝、打通两个隧洞、开挖扩建30多公里长的渠道、架设近3000米渡槽以及大大小小建筑物170多处 。 高风亮节 , 你支我援 , 工程得以顺利建成 。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县人民凭一双铁手开山凿洞的苦干实干精神 。 向东渠施工地段多在高山峻岭之间 , 劈石凿洞需要各种技术、设备 , 可当年这些却是十分匮乏的 , 然而他们不等不靠 , 迎难而上 , 以民兵为主力攻坚破阵 。 为打开挡住水口的石狮山 , 云霄县油车大队民兵突击队攀悬崖、登石壁 , 把一根根木桩打进岩缝作为立脚点 , 用钢钎、铁锤、开山锄砸撬挖凿 , 历时数月搬走了34000多方土石 , 打通一条450多米的盘山渠道 。 东山县西埔公社民兵则在十二排岭发起一场白手打隧洞的战斗 。 工地上除了两台风钻机外 , 只有几十把铁锤和钢钎 , 100多个民兵中只有4人学过打石 , 更没人打过隧洞 , 他们毫不犹豫地投入战地练兵 , 边学边干 , 手脚负伤不下火线 , 没多久人人学会了打眼放炮 , 连续奋战五个多月打通了一条330多米长的隧洞 。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县人民自力更生攻克难关的敢创敢干精神 。 砌建渡槽是工程的关键 , 在缺乏材料、技术和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 , 他们以 “三结合”技改组为核心 , 加上现场“诸葛亮会” , 集思广益 , 土洋结合 , 在实践中突破了一个个难关 。 缺少钢筋水泥 , 就地取材用石头代替 , 两县数千军民开赴漳浦的梁山劈石运石;为提高墩槽质量 , 他们根据水车水廂构造原理 , 设计出一种轻型薄壁大流量的石渡槽 , 把实心墩变为空心墩 , 使石墩上轻下稳 , 石槽增加了过水量;吊装石料、渡槽需要各种吊装机械 , 可工地上只有几台钢丝绳土绞车 , 他们就研究出独木丁字架代替脚手架 , 让一座座槽墩立起来;用双铰夹合木拱架、叠合板三角人字形拱架取代满堂式拱架、自造31米高的龙门架将一节节七八吨重的钢筋水泥槽吊装到几十米高的槽墩上 。 智闯难关 , 土洋结合 , 让东海长龙成就飞天之梦 。

往事桩桩 , 难以细表 。 综观整个工程 , 不论大事小事 , 可以说都体现着两县人民共创的向东创业精神 。 这种精神 , 无论何时都难以消失 , 都会在人们心中闪光 , 对于今天建设富美新漳州的500万人民来说 , 更有一种特别的意义 。 高风亮节 , 合作共赢 , 自力更生 , 敢创敢干 , 艰苦奋斗 , 攻坚克难 , 这种种可贵的精神品格 , 不正是新时代漳州人所需要、应坚持的?虽说如今的条件与四十多年前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 然而两县人民那种强烈改变现状的愿望和追求美好梦想的精神 , 不正是当代漳州追梦人所必须学习和发扬的?(本文源自《闽南日报》 作者 庄进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