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闯关东时期,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

山东人闯关东时期 , 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要是都去了江浙该叫闯江南了 , 农本根本是啥 , 其实现代人已经忘掉了 。 农民根本是有土地 , 东北地广人稀 , 成群结队去那里可以活命 。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 , 步行挑着扁担 , 一边是家当一边是孩子 , 走走停停要饭吃 , 才到的关外 。 关外有了土地就有了粮食 , 可以繁衍生息 。


山东人闯关东时期,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

山东人闯关东时期 , 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 //

闯关东

去东北有的是地 , 去江浙有的是人 。 一个做地主 , 一个做长工 。 一个创业 , 一个打工 。 江浙世族大家多 , 去了活不下去 。 江浙人多地少 , 你过来能抢到耕地?就算战乱如太平天国 , 温州河南来的移民也只能居住在山岗等不是耕地的地方 , 东北地广人稀 , 土地肥沃 , 清代是统治者禁止开垦 , 人为的设置了障碍 , 一到清末 , 那自然纷涌而入 , 而且山东占地理之便 , 靠的本来就近不去是不是傻?

东北地广人稀 , 清朝国力不行控制不来禁封 , 大量北方人开始去东北讨生活 。 而此时的江南地少人多 , 哪还有外来人的份 。 太平天国江南重创 , 倒是吸引了一部分北方人比如河南人 , 但很少有闯关东的主力军河北人和山东人 。

在当时的东北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 再说还能淘到金所以很多人去东北 , 去江南能干嘛?要么苦力要么乞讨 , 但是东北就不一样了 , 当时的东北人是很少的 , 许多房子都是往地下挖半米或者一米在用土来做墙 , 当时的东北房子差不多都是这样 , 或者在山洞挖个洞就当家了 , 要是去江南拿啥盖房子 , 在当时的东北像鱼和野猪什么的都可以打来卖 , 还有貂皮 , 而去江南没本钱不会做生意 , 最终还是做苦力 , 当时逃难的不是没有人去江南 , 去东北有地 , 去江浙只能要饭 。


山东人闯关东时期,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

山东人闯关东时期 , 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 //

东北

另外 , 走陆路的出山海关是河北移民 , 走海路旅顺口登岸的是山东移民 , 山东河北人到东北没语言障碍 , 生活习惯相同 , 东北地多人少能活命 , 江浙情况相反 。 说白了 , 江浙人口多耕地少 , 语言不通 , 去了也只能要饭 。 东北人少耕地多 , 老乡也多语言通 , 当然选择东北 。

山东人民重农不重商 , 自古相信从土地里剖食 。 江浙商业化太浓 , 不符合山东人的性格 。 而生存条件恶劣的黑土地有大量待开发的土地 , 让失地山东人看到了勤劳致富的希望 。 棒打狍子飘舀鱼 , 野鸡飞到饭锅里 , 这是北大荒真实写照 , 上山野菜食用菌到处都是 , 那个年代到了北大荒靠双手就不会挨饿 , 所以有人到了那里给家乡带话 , 来了不挨饿有饭吃 , 由此甚至全族全村的迁移 , 老百姓就是为了活着 , 没有什么高大上的理由 。

说穿了闯关东根本没想那么多 , 只是找条活路 。 根本没考虑选择富庶或贫穷之地 。 富庶之地不是一定容易获取生存资料的 , 反而东北地广人稀 , 土地肥沃 , 大量的自然资源有待开发 。 更适合勤劳的山东人通过艰苦卓绝的劳动获得生存机会 , 在家乡但凡有条活路谁愿意背井离乡的闯关东呢 。

山东人闯关东时期 , 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综上所述 , 对比江浙这样的人口大省 , 东北地区可谓是真正的地广人稀 。 这意味着什么?大片无主的土地和无限的改变现在命运的机会 , 而且由于人口稀少 , 东北地区的竞争激烈度对比江浙这种高度富饶也高度阶级固化的地区要小的多 。 像山西走西口去内蒙也是如此 , 比如去河套平原 , 阴山南北都是被这么吸引过去的 , 而内蒙古除了少量的蒙古族牧民 , 基本上和东北一个样子 。 如此种种 , 其实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催生的必然成果 , 但这个成果对整个中国而言 , 如果不是清朝一意孤行 , 这个成果应该会更大 。


山东人闯关东时期,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

山东人闯关东时期 , 为何不去江浙而选择东北// //

东北

以上观点你有异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