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沐爱 民风民俗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川南沐爱 民风民俗
川南沐爱 民风民俗
沐爱镇内主要居住汉族、苗族两种民族 。 汉苗人民在婚姻、节庆、修建、丧葬和宗教信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
一、婚姻
(1)、汉族婚姻:解放前 , 很多家庭的父母都为子女订娃娃亲(几岁订亲) , 由媒人介绍 , 父母包办订亲 。 十多岁就结婚 , 穷人家的女孩子还当童养媳 。 解放后 , 共产党提倡男女平等 , 婚姻自由 。 但至上世纪90年代 , 还沿袭着民间风俗:媒人介绍 , 看人户(女方到男方家见面)、三回九转(开话、拿话、开庚、送期) 。 举行婚礼 , 婚礼分三天进行:第一天为花宵(含待媒) , 实亲要沾花送礼 , 并请狮子灯、坐堂吹、送匾、送花、锣鼓、锁呐来祝贺;第二天为正酒 , 新娘正式到男家 , 拜堂后入洞房 , 亲戚邻朋前来送礼祝贺;第三天为酬客(即谢媒 , 谢送亲的) 。
(2)、回车马: 汉族婚姻习俗 。 现还流行于农村 。 女子出嫁 , 送亲队伍和彩轿(车)到了男方家门口便停下来 , 但新娘不下轿(车) 。 此时 , 男方早已摆放好一张方桌子 , 放在大门右边 。 桌上放一块肘子、一升米 。 这些东西全用红纸条封住 , 桌下悬黄白纸钱 。 主持人燃香点烛 , 拜祝祭酒 , 一边作揖一边向彩轿撒米 , 意在驱邪 , 与此同时 , 口中念诵祝词:“吉日良辰 , 天地开张 , 新人已到 , 车马还乡 。 ”念毕 , 由男方请的接客妇女或姑娘将新娘牵下轿来 , 接进正房拜堂 。 该习俗城市现已不流行 。
(3)、牵新娘:当新娘来到男家门口时 , 刚下轿子(现在都为轿车) , 由命好的(多子多福)夫妻双方健在德高望重的妇女牵新娘到堂上拜堂 , 并牵进新房 。
(4)、铺房:是一种旧风俗 , 一直延续至今 。 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 , 是男家请“命好”、汉族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夫妻同在的妇女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 。 铺房讲究两点 , 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 , 至为讲究的是衣柜镜不能向床 。 二是铺房之人不能够是寡妇、无生育能力的妇女 。 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 。
(5)、苗族婚姻:苗族与汉族在婚礼上不同的是姑娘出嫁时送亲队伍庞大 , 几十人乃至上百人 , 在路上碰上一林甜竹时新娘要选准一棵好竹连根拔起 , 以笋包子的多少预测新娘的生育情况 。 婚礼后 , 男女新人要赌吃饭 , 以吃饭的多少而争吉祥 。
二、丧葬
在丧葬方面 , 土葬历史较长 。 很多人去世后在入葬前要请阴阳看地、订期 , 还要请道士做道场 。 做1至2天为“还过奠” , 7至9天为“三昼宵” , 杀猪摆酒席 。 子女及实亲要发长孝帕子包在头上 。 实亲来下祭(送肥猪) , 死者上山前二天为家奠、前一天为客奠 。 亲朋好友前来祭奠 , 孝子要跪地行礼 , 受礼人要及时扶起孝子 。 死者入葬后 , 灵房要供49天才烧 , 烧灵时要做道场 。 苗族烧灵时还要打死黄牛给众人吃 。
三、修房
修木头房子要吉日动工(挑屋基、木匠动工) , 还要看吉日排列子、上梁 。 头天下午 , 亲戚要来送梁、送匾、送花、狮子灯、锣鼓、锁呐来祝贺 。 梁上要挂很多写有“紫微高照”字样的红布 。 上梁的早上必定选吉日吉时 , 木匠掌墨师要掐叫鸡冠子血点梁 , 口里还要说四言八句祝贺 , 然后主家及送梁家相互争梁 , 看哪头先升到中柱碗口 。 上世纪90年代后 , 修建楼房的很多 , 人们就把打顶(或封顶)时作为上梁的日子来庆祝;有的则在搬进新家时庆祝 。
四、节日习俗
1、春节
(1)、办过年货:一般腊月就开始了 , 熬麻糖、打苕粉做粉条、推糯米粑面等 。
(2)、 杀过年猪:杀过年猪 , 农历腊月 , 看过好日子杀年猪 , 又叫“洗过年菜” 。 杀年猪要请手艺好的(刀法好)杀猪匠 。 杀过年猪的时不能够让头刀菜(猪血)洒在地上 。 有些老人还要点香蜡 , 烧钱纸 。 要请邻居、亲朋好友、或帮忙的吃年猪肉 。 还要砍一点(一块)二刀肉、宝肋肉送最亲的长辈(祖父、岳父、外公、母舅等类的长辈) 。
(3)、杀过年鸡:过年的前夕 ,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 , 宰鸡赶大集” 。 杀过年鸡在农历二十七或者二十九 , 有“杀七不杀八”之说 。 小孩子等着扯鸡毛扎毽子 。 杀过年鸡 , 也要烧香蜡纸钱 , 还要扯几匹鸡毛粘上鸡血贴在正堂屋的神壁左边那里 。
(4)、打扬尘、接送灶神: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砍根竹子把所有屋子里的天花板、楼梁上的扬尘扫掉 。 还要打扫各间屋子及周围明渠暗沟、敞坝 。 清洗各种器具 , 拆洗被褥窗帘 , 桌椅板凳 。 打扫完 , 将最黑的扬尘弄一点去倒在十字路口 , 要沿着路倒三小堆至六小堆 。
(5)过年敬祖、吃团年饭:农历腊月三十或者月小二十九日 , 人们习惯叫“大年三十” 。 每家每户都要把煮熟了的过年猪头、过年鸡、过年的一块上等肉三样放在一个盘里 , 猪头、鸡头朝上进行敬菩萨(老祖人) 。 敬天、土地神 , 敬灶神、猪神 , 并烧钱化纸 , 意味祈求平安吉祥 。 必须弄“九大碗”菜 , 鸡、鱼、肉、鸭等 。 “九大碗”摆在堂屋正中大方桌上 , 全家人洗干净脸、手 , 穿戴整齐 , 合家烧香敬祖 。 如果是几家亲房(伯爷叔子)同住一幢住房 , 那还要一起敬祖 , 敬祖时 , 放鞭炮 。
敬过祖后 , 就吃团年饭 。 吃团年饭 , 长辈坐上方 , 小辈坐下方或者左右 。 动筷子也是由长辈先动手夹菜 。 团年饭吃后 , 小的玩毽子(表示见子见孙) 。 晚上“守田坎”、喂果树、给果树缠红纸条 。 祈求来年庄稼更丰收 , 果树结更多果子 。
(6)、大年初一禁忌:早晨尽量不多说话 , 不能够说不吉利的话 , 特别不能够催叫别人起床 。 碗筷都要要轻轻拿放 , 以免打坏了 。 以忌讳说“还不起来”之类的话 。
(7)、初一早晨 , 抢园宝:将小钱(古时的铜硬币)或者现在的硬币包在猪儿粑里 , 一些粑里不放硬币 , 一些粑里包有硬币 , 看哪个得到的猪儿粑里有铜钱或者硬币得的多 , 说明那人今年财气旺 。 初一早晨 , 也要将猪儿粑先敬祖先 , 灶神 。 吃过早晨的猪儿粑 , 就去拜望祖先(坟墓) 。 中午 , 要吃青菜 , 表示一年都清爽、健康 。 初一至初三忌朝门外扫垃圾、向外倒水 。 一般都要等过了初三才倒垃圾 。
2、吃新 :谷子、玉米开始成熟了 , 就要选定好吉日良辰的日子 , 摘一两三个玉米、几吊黄熟的谷吊子 , 弄成米 , 撒在老米里一同蒸熟 , 先敬天地 , 叫吃新 。 这一习俗 , 是农村种庄稼人 , 祈求老天风调雨顺 , 能够丰收 。 上世纪90年代中间后 , 农村基本不再“吃新”了 。
3、清明 清明是纪念祖先的重大节日 。 家族大的 , 要把家族上的人聚在一起 , 带上香蜡纸钱、祭品去拜祖坟 。
4、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 端阳节是为了祭奠伟大诗人屈原而定 。 端阳节人们大多包粽子 , 炸麻花 , 家门前挂艾狗 , 有的娃娃戴香帕子 , 赶娃娃场 , 姑娘出嫁的要回娘家送节 , 送扇子 。
5、中秋节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 。 中秋节到来 , 人们要打糍粑 , 吃月饼 , 走亲戚 , 观月亮 。
五、各种灯会
从正月初一起 , 民间龙灯 , 狮子灯、车车灯、牛灯、幺姑灯相继出灯 。 沐爱人只有正月才耍龙灯 , 十五手灯闹元宵 。 龙灯所到之处 , 主任要点香蜡、烧纸钱、放鞭炮、送红包、挂红布接灯 , 正月十五晚上一般都要烧灯 , 标志灯会结束 。
除了龙灯 , 狮子灯活动也广泛 。 春节期间街上很多农家都要耍狮子 。 其余时间如工程建设竣工、农村修房子、结婚等也要耍狮子灯庆贺 , 主人在接待上要专门摆上酒和食品 , 供耍灯之人享用 , 除了吃的外还要放上红包 。
车车灯 , 又名彩莲船 , 划船的人男扮女装 , 莲枪队伍尾随其后 , 唱着调子 , 打着莲枪 , 一路摇行 。 过去的调子多为方言俚语 , 有的却很粗俗;随着时代的变迁 , 演唱者对曲词进行修改创作 , 推陈出新 , 更能体现时代色彩 。
牛灯 , 高寒边远地区的人们把它看成既可添加节日气氛 , 又能够祈求五谷丰登 , 六畜兴旺的神灯 。 特别是耕地离不开牛 , 解放前 , 农民很穷光 , 都盼望自己有头耕牛 , 到崇拜耕牛 , 直到视牛为神的地步 。 所以灯的模样按照牛造型 , 有精致的 , 有简易的 。 耍灯的配上“渔”、”樵”、“耕” , 敲锣打鼓、唱曲子伴奏 , 场面大、人群多的还吹锁呐 , 烘托热闹气氛 。 两人耍牛灯 , 要熟悉牛的动作、行为、脾气、习性 , 而且要模仿、表演 , 另一人为看牛匠 , 在“牛”旁边配合牛进行进行表演 。 牛灯的地位很高 , 所到之处 , 如遇到其他的灯种 , 都要让它先耍 , 各门上的贴子也要在其他灯种贴子的上面 。 耍灯时 , 各户主人要烧香蜡纸钱 , 放鞭炮、送红包 , 以示人们对牛王的敬重 。
注:此文为《筠连沐爱镇志》编辑之邀写 。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
- 雍正帝最钟爱的皇子:并非乾隆帝,他若不死,皇帝可能是他
- 鼠年说鼠3:老鼠为什么爱上灯台偷油喝?
- 《现代工人报社》社长张川耀看望远征军老兵韩灿如
- 一首《没有来世的爱》催人泪下,句句含泪!
- 一寸山河一寸心、十万青年十万军,铭记历史,关爱抗战老兵,我们一直在行动!
- 川赤芍如何育苗与养护
- 日媒:中国人为何爱“放鸽子”
- 李白一声“噫吁嚱”,原来是在喊“哦豁”?千年前古蜀语,和现在的四川话差别竟这么大
- 爱国者必背的8首古代史诗,诉说华夏光辉时刻,首首令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