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讲规矩成为一种觉悟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让讲规矩成为一种觉悟

前不久回老家看到这样一幕 , 开渡船的堂伯父 , 硬要退回村里已出嫁妇人的过渡钱 , 并解释说 , “村里一直有规矩 , 过了正月出嫁女不用交渡钱 , 今天刚好二月初一” 。 尽管村里对收渡钱未出台明文规定 , 也没任何监督机制 。 然像堂伯父一样的一代代的船工 , 秉承“本村出嫁女只需正月付渡钱”的传统 , 让这条约定俗成的规矩传承至今 。 令笔者不得不佩服于风俗的魅力 , 更折服于“堂伯父”们的觉悟 。

何谓觉悟?笔者认为是无人处、私底下、独处时依然拾取本性、焕发本色 , 保持对规矩和纪律的敬畏 。 如《竹坡诗话》讲述 , 一李姓官员 , 正在烛灯下办理政务 , 仆人送来家书 。 他立即吹灭公家蜡烛 , 命人点燃自家蜡烛 。 “公烛无私光”看似呆板守旧 , 却是觉悟最好的诠释 , 内心深处刻印一根公私分明的线 , “不越雷池一步” , 孕育两袖清风 。 因此 , 党员干部也须养成讲规矩的觉悟 , 时刻拿好党规国法“戒尺”丈量言行 , 为思想操守修枝打杈 , 确保履职用权公道正派 。

觉悟旨在自律 。 自律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 , 而是善于锤炼的凝结 。 周恩来在45岁生日那天 , 为明心立志 , 在办公室写下《我的修养要则》 。 其中“第六条”提到 , “过集体生活 , 注意调研 , 遵守纪律” 。 观照其一生为政生涯可知 , 正源于对严以律己的坚守 , 才能屹立起共产党人不朽的精神丰碑 。 公开场合、群众面前 , 监督无处不在 , 往往能做到独善其身 。 然“八小时外”、私人空间 , 留下监督“旮旯” , 压实规矩执行标准、厘定纪律框架红线 , 就得靠自律激发觉悟、唤醒理性、笃定行止 。

觉悟贵在自警 。 俗话说 , “流水不腐 , 户枢不蠹” 。 警钟长鸣才能战战兢兢 , 敲敲打打方可如履薄冰 。 史书记载 , 清代叶存仁离任之际 , 下属为其践行 , 特意择夜间用小船运来金银珠宝 。 叶存仁坚不接纳 , 并写下一首诗回赠 , “月白风清夜半时 , 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 , 不畏人知畏己知” 。 以“畏己知”来“摆自己一道” , 从而醒醒自己、惕惕自我 , 作出正确抉择 。 党员干部拒腐蚀、永不沾、葆本色 , 也需运用“畏己知”的自警法 。 面对围猎诱惑和“糖衣炮弹” , 不停叩问“另一个自己” , 能不能伸手?会不会被捉?

觉悟重在自戒 。 南宋郑思肖在《自戒》一文中如此说道 , “有行之人 , 纲纪森然 , 动皆法度 , 不敢一豪越理犯分 , 恣其所行 , 虽贫乏不以为不足 , 无故与之犹不受 , 狂妄谋乎” 。 能自戒、有品行的人 , 不会践踏非法禁区 , 更不会无故接受无功之禄 。 “权力是把双刃剑” , 方向对则为民谋福、靶向错则为己谋私 。 党员干部涵养自戒 , 就是把稳用权的锚舵、安守制度的笼子 , 知对错、明是非、辨真伪 , 不会偏离权为民用的航线 , 更不会游弋在规矩纪律的笼子外围 。

觉悟赢在自尊 。 “自尊心是一个人灵魂中的伟大杠杠” , 自尊是一种崇高人格 , 能激发人追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 。 《元史 许衡传》云 , 酷暑时 , 许衡与众人经过一颗梨树下 , 众人争相摘梨子吃 , 唯有许衡淡定坐在树下 。 有人问他为何不摘 , 回答说 , “不是自己的却去占有 , 不可以” 。 又有人说 , “世道乱了 , 这颗梨树没有主人” 。 许衡反驳道 , “梨树无主 , 我心有主” 。 许衡的自尊蕴藏于对道德操守的执着 。 于党员干部而言 , 自尊是对信念信仰的坚定、对初心使命的不渝 , 如此秉持老实作风、践行党性理念 。

哲人说 , “有些底线是必须要坚守的 , 在原则那里 , 你失守的越多 , 人生就沦陷的越多” 。 党员干部葆有自律、自警、自戒、自尊 , 让讲规矩成为一种觉悟 , 那么廉洁堤坝一定不会失守 , 在原则和底线的“城堡”里 , 激荡清清爽爽、绿色生态的风气 , 久久为功、锐意坚挺走好忠诚干净担当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