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

中新网拉萨3月24日电 题: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作者 张伟 赵延

时近4月 , 位于羌塘草原的西藏那曲市安多县措玛乡活龙夏日玛村仍是朔风劲吹 , 寒意透骨 。 “咴咴……”看到年近古稀的洛桑多吉走进马厩 , 老马“稀子”也喷着响鼻迎上前来 。 洛桑多吉笑盈盈地和它碰了碰头 , 便给自己的这位老伙计端上一盆煮得烂熟的青稞 。 这时 , 洛桑多吉的儿子次仁达杰也走过来 , 解下绑在“稀子”身上的毛毯 , 用马梳细细地为它去除散落的毛发 , 按摩马身 。


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

图为近日 , 次仁达杰手捧煮熟的青稞给“稀子”喂食 。 张伟 摄

“别看‘稀子’老得只剩半口牙了 , 在安多草原 , 它的名字可是家喻户晓 , 纪录片《第三极》里就专门提过它 , 这可是一匹冠军之马 。 ”提起“稀子”当年的辉煌 , 洛桑多吉话语中满是自豪 , “你看它头大胸宽 , 耳尖鼻阔 , 马蹄修长有力 , 千里马的风采不减当年 。 ”

说着 , 洛桑多吉把采访人员带进客厅 , 挨个介绍布满两面墙的奖状和照片 , “这些年来 , 在那曲市、安多县的赛马节上 , 我的儿子、孙子都骑着‘稀子’拿过奖 , 它赢得的奖励不仅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 更为整个家族带来了荣誉 。 ”

“十几年前把‘稀子’买回来时 , 我花了2万2千元(人民币 , 下同) , 当时我一眼认定它是一匹宝马 。 果不其然 , 买回来的当年 , ‘稀子’就赢下了3万多元的奖金 。 ”次仁达杰在一旁也不忘自夸一下相马技术 。

这些年次仁达杰辗转青海、新疆等地 , 陆陆续续买回了几匹赛马 , 都有不错的表现 。 不久前在拉萨举行的一场西藏自治区级的比赛中 , 次仁达杰家的赛马“南迦”又拿下了冠军 。 据悉 , 有意“南迦”的马商已把报价提到了60万元 。


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

图为“稀子”在各类赛马节上夺得的奖项 。 张伟 摄

次仁达杰说 , 即便是已经退役的“稀子” , 也有人报价20万元 , 但全家都是“爱马士” , 没有一个人同意卖掉“稀子” , 特别是次仁达杰的小儿子次仁秋英 。 当初他首次参加赛马就拿了第五名 , 当时的坐骑就是“稀子” 。 次仁达杰笑着说 , 次仁秋英已经放了话 , 要是家里人卖掉“稀子” , 他就从学校退学 , 现在祖孙三代一致决定要给这匹老马“养老送终” 。

那曲曾被称作“卓岱” , 意为“牧业部落” 。 逐水草而牧的历史 , 使马成了羌塘草原的良伴 。 那曲流传着许多古老的关于马的赞歌 , 如今英雄远逝 , 但史诗不绝 , 代代相传 。 说那曲人看重赛马节的程度超过藏历新年 , 一点也不为过 。 赛马节之前 , 方圆几百公里各乡各村的牧民们便带着帐篷 , 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 , 一路踏歌而来 。 用来比赛的马 , 平时更是会精心照顾 , 用最好的精粮喂养 , 不能干活 , 只能好好伺候着 。


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一门父子两“伯乐” 雪域高原有个“爱马士”之家// //

图为近日 , 洛桑多吉和自家的马在一起 。 张伟 摄

洛桑多吉从中看到了商机 , “在那曲 , 爱马的人虽不少 , 但是真正懂得养马、练马的却不多 。 ”他说 , 专业的做法是 , 在赛马节之前好几个月 , 参赛的马就要投入训练 。 起初每隔7天练跑一次 , 练跑后用凉水洗澡 , 以增强其抗寒能力 。 临近比赛时每天练跑两次 , 再沐浴一次 。 沐浴后用羊毛毡包裹全身保暖 , 同时喂精心调制的冰糖山羊奶 , 需要照顾得比婴儿还要精心 。 这一套流程十分严密 , 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 , 且费时费力 。

洛桑多吉打算利用自己在养马方面的专长 , 带领村里的贫困户成立一家养马合作社 , 专事替人养马和练马 。 在他看来 , 这样既可以提高村里牧民的收入 , 同时还能将自家调教赛马的技术发扬光大 , 是一举两得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