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相信!古井挖出3.6万册失传古籍,改写秦始皇形象!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是:无人相信!古井挖出3.6万册失传古籍 , 改写秦始皇形象!
说到秦始皇 , 不少人都是从历史书中得到认知 , 知道这是一位拥有巨大历史成就的“暴君” 。 历史上甚至是现代人之所以认为秦始皇是一暴君 , 是因为在《史记》等史书中都记载了秦始皇的“暴政” 。
事实上 , 人们说他是暴君 , 可他在位37年却从未枉杀一位将军大臣;荆轲向行刺 , 秦始皇虽怒火万分 , 可秦军攻打燕国却从未屠城;说秦始皇苛政猛于虎 , 他却允许犯人农忙放假40天;说秦始皇穷奢极欲修建阿房宫 , 然而实际上阿房宫从未修成 , 而且还是一个历史谜题;说秦始皇坑儒 , 其实那是400多个江湖术士 , 而且行骗在先;都说陈胜吴广因为迟到被砍头而揭竿起义 , 然而经过考证 , 当时迟到只是罚款 , 他一统六国从未杀任何一位王公大臣 , 自己却被六国贵族夷灭三族 。
无人相信!古井挖出3.6万册失传古籍 , 改写秦始皇形象!// //
这就是古一帝秦始皇 , 一个中国历史上站在至高点的帝王 ,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人可以超越 。 然而 , 自己的这些千秋大业却被史书误会了 。 直到本世纪初 , 湖南省的一个小镇上发现了一个秦代遗址 , 这个遗址便是里耶古城遗址 。 按理说秦朝的腹地在陕西一带 , 湖南一带的秦代遗址出土不了什么珍贵的历史文物 。 可经过考古挖掘后 , 这个遗址却被认为是与兵马俑齐名了秦代大型遗址 。
无人相信!古井挖出3.6万册失传古籍 , 改写秦始皇形象!// //
遗址的发现是因为当地泥水匠在挖泥巴做土胚时在1985年6月时无意间挖出了一些秦代时期的陶器 , 但并没有对其进行考古挖掘 。 直到2002年 , 当地要建设碗米坡水电站 , 为了不让历史遗址、历史文物沉入水中 , 考古家决定对古遗址进行抢救性挖掘 。 在长时间的考古挖掘中 , 考古家出土了不少的珍贵文物 , 甚至还挖出了秦代的古城遗址 。 但最令人感兴趣的还是在遗址中发现的3口古井 。
无人相信!古井挖出3.6万册失传古籍 , 改写秦始皇形象!// //
好奇的不仅是民众 , 考古家对这3口秦代古井也倍感兴趣 , 获得挖掘的批准后 , 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 然而这些文物的内容无一人敢相信 。 毕竟出土的这文物不是青铜不是玉器 , 更加不是陶器;而是战国秦汉时期的竹简 , 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一种失传古籍 。 这古籍足足有3.6万册 , 共计20万字 。 这20万字的失传古籍记载的都是秦代时期的一切政治活动 , 记事详细到月、日 , 十几年连续不断 。 大到平定他国 , 小到地方官的任免;而在此之前 , 中国古代正史中关于秦朝的记录不足千字 。 毫不夸张的讲 , 这是一部真真实实 , 完完全全的秦代史书 。
无人相信!古井挖出3.6万册失传古籍 , 改写秦始皇形象!// //
时至今日 , 这20万字没有被完全公开 , 已经公开的只有冰山一角 , 至于为何没有公开 , 无非有2的原因 。 一是古籍的解读没有到位 , 时机尚未成熟 , 还不适合公开发表 。 其二便是这20万字的竹简早已解读完毕 , 只不过其中的内容与正史相悖 , 不宜公开 。 甚至有学者推测 , 古籍中的内容或许改写历史 , 甚至彻底改写秦始皇形象 。 之所以怎么推测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 因为目前公开的竹简内容已经改写了某些秦代历史 , 如秦代的行政历史 , 突然就出现了史书尚未记载的“洞庭郡”以及令西方都震惊不已的“九九口诀” 。
无人相信!古井挖出3.6万册失传古籍 , 改写秦始皇形象!// //
试想一下 , 仅仅这些公开发表的部分竹简都可以改写如此之多历史 , 没有被公开发表的里耶秦简中到底还有多少关于秦朝、关于秦始皇的秘密 , 因此里耶古城及秦简被认为是继兵马俑以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 。 至于秦始皇为何被历史骂了上千年是因为他推行得法治天下 , 他的改革与儒生眼中成为了逆天而行 , “独尊儒术”后 , 儒家掌握思想大权 , 自然要向秦始皇破黑水 。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 , 对此有何建议欢迎大家点赞 , 留言 , 评论!
- 东方金字塔之称的青海都兰九层妖塔,因太诡异还有7层无人敢挖?
- 乌镇最后银匠:打制的银锁可以开启,现在忧伤六代传承却后继无人
- 为什么肯德基的配方,80多年都无人能破解?保密方法实在厉害!
- 华罗庚曾因支持奥数做检讨?我国至今无人获得菲尔兹奖的原因是?奥数问答
- 西蒙斯数据逐年下滑,76人为何依旧相信他?看他肌肉进化你就明白
- 6元一斤无人问津,以前的“淡水鱼王”,为何不受待见了?
- 非常奇怪 大山中的农家门上全是无人认识的洋码子
- 烤鸭卖不动,狗不理包子无人问津,老字号们为何集体“失宠”了?
- 为何三界无人能杀死孙悟空?也不看下降生他的那块石头上刻了啥
- 张恨水 : 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正宜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