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

栏目主持:张弘

聚焦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

《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作者:(美)欧阳泰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1月

内容简介:中国是怎么在18、19世纪丢掉优势 , 让位于西方的?本书通过聚焦于火器战争 , 试图解释中西大分流这一问题 。 很多著作中一直广泛流传一种说法: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 但没有把它用于战争 , 也没有多少技术创新 , 所以火药技术裹足不前 。 黑火药传到西方后才被欧洲人开发应用 , 改变了世界军事格局 。 欧阳泰认为这是一个“文化迷信” , 实际上 , 早在火药技术传入西方几个世纪之前 , 中国就研究了火药的多种用途 , 有军用的 , 也有民用的 , 技术创新也未曾中断 , 明朝甚至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火药帝国” 。 1550—1700年 , 东西方在军事技术上实力相当 , 直到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初 , 中国处在一个战争数量下降的“平靖时期” , 而欧洲经历了一连串激烈的战争 , 中国和西方的军事模式才分道扬镳 , 出现“军事大分流” 。

欧阳泰不仅着眼于中国 , 而且有意把亚洲、欧洲的军事史也纳入讨论 , 不单追问为何中国被西方越落越远 , 还要追问为何西方和东亚分流改道 。 欧洲的军事发展并非一条简单的轨道 , 中西两方都互有影响 。 在任何情况下 , 军事现代化的动力都不该被狭隘地理解为西方化 。 世界史上的这一进程为火器时代的所有国家都留下了痕迹 。

欧阳泰: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平分秋色的时代还是让位于军事大分流(Great Military Divergence) , 1839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 , 英国军队多次痛击大清帝国 , 让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 。 是什么让中国落后至斯?一部分原因当然是英国的工业化 ,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过程 。 我们必须认识到 , 大清的军事发展已经停滞 。 为什么?缺少实战 。 到18世纪中期 , 清朝已经建立了中国历朝历代都没有完成过的功业:使中北亚的蒙古人和突厥人臣服 。 自其威加俄国 , 大清再无北方边患 。 海上国界亦是平靖 , 所以从1760年到1839年 , 几代国民没了严重的外来威胁 。 内患—叛乱和起义—依然存在 , 有的还相当严重 , 但比起中国的早先历史 , 这一时期可算是“免除”了战火 。 此时中国军队军纪松弛 , 军事革新缓慢 。

大清的平靖(Great Qing Peace)可以从图表1看出 , 该图显示的是1340年到1911年间中国和西欧发生战争的频率 。 把战争数据制成图表不太容易 , 需要万分小心 , 但一旦对照其他定性和定量的文献加以印证 , 这样的图表就能帮助我们观察到重要信息 。 第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就是 , 中国和欧洲1350年到1700年的战事样态是何其相似 。 虽然中国的战争数量在1368年和1644年这样的朝代更替中达到峰值 , 但1350年到1700年期间更为显著的特征是欧亚双方高频率的战争 。 1450年到1550年中国相对安宁 。

但是 , 整个18世纪和19世纪初 , 中西的样态就有显著的不同了:欧洲经历了一连串激烈的战争 , 而中国的战争数量下降并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 这是战争中的相对安宁—或者我们可以叫它“平靖时期” , 从18世纪中期一直持续到1839年 。 这一时期绝少战争 , 朝鲜和日本也经历了相同的情形 。 清史专家正确地指出 , 这一时期也发生过重大的武装冲突 , 1800年左右更是有一些格外严重的内乱 , 但对外战争几乎绝迹 。 数据显示 , 在平靖期间 , 就算是有武装叛乱 , 相较1200年以后的中国历史 , 也都不太常见 。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 , 虽然欧洲的18世纪要比17世纪有更长的和平时间 , 但18世纪的战争更加激烈 , 尤以18—19世纪之交震撼欧陆的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为最 。 那么也就无怪乎在平靖时期 , 中国的军事革新停滞不前 , 而欧洲突飞猛进 , 后者在大威力的新式火炮、火枪、军队组织结构和战术上都取得了进展 。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早期军事大分流发生之时 , 正好也是中国给西方人留下庞大落后、裹足不前印象的时候 。 查尔斯·狄更斯在参观了一艘中国舰船之后留有此说:“第一艘中国帆船就照此型而造 , 几千年过去了 , 最新下水的中国帆船依然如是 , 直有负千百年的时光 。 ”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

图表1欧洲和中国战争年表

实线表示中国 , 虚线表示欧洲 。 欲知本表详情、其所用数据及其佐证数据来源 , 以及使用方法 , 见附录2 。 数据来源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 《中国历代战争史》 , 卷二;以及杜普伊 , 《军事史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Military History) 。

中国沉稳而老旧 , 似乎给活力迸发、正进行现代化改造的西方以负面的形象 。 今天 , 一些学者仍在发表和一个半世纪前的狄更斯同样的争议言论 , 比如:“在唐宋(618—1279)的早熟之后 , (中国)再无积累性的创新 。 ”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 , 只有两个阶段发生了停滞:1450年到1550年是轻微的停滞 , 1760年到1839年是显著的停滞 。

更为重要的是 , 我们在解释这两段军事停滞的原因时必须小心谨慎 。 传统主义学者爱把停滞归罪于深层文化和制度上的特性 。 他们认为 , 中国为保守、封闭所苦 , 受文化自大心理和儒家之害 。 我们或许会认为 , 这种观点出自保守派的学者 , 他们多数信奉“多元文化主义会摧毁西方各国的独特性” , 实际上类似看法在军事史著作中大为流行 。 不过 , 我们在后文中就会看到 , 中华帝国的君主和官僚对火药和火器是非常着迷的 , 他们大力创造、改进和革新 , 其中就包括当时最著名的儒家学者 。 这些学者研究火器 , 测试武器 , 试验产品 , 尝试设计使用它们的战略、战法 , 并详细地记录了这一过程 。 一旦外国人—比如越南人、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 , 拥有了更有效的技术 , 中国人都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改进 , 且往往殚精竭虑 , 不计代价 。

中国历史上只有某些时段是不鼓励军事革新的 , 1760年到1839年的大清的平靖时期是个显例 。 在这一时期 , 儒家学者理所当然地把精力集中于非军事事务上 。 当1839年战争再次降临中国时(19世纪中叶的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 , 儒家又一次站在了军事革新的最前端 。 他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果比人们以为的更为卓著 。

确实 , 一个把全球国家视为战国的有趣观点是 , 系统地采用大为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的现代化 , 不是在19世纪突然降临东亚的 。 正如其他学者假设 , 那是一个长期的、深刻的过程 。 第一批火药武器是公元900年到1300年东亚诸国在战争中互相习得、演化出来的 。 它们流出了东亚—可能是被交战中的蒙古人和他们的盟军带走的—于1320年左右在欧洲生根 , 然后迅速开枝散叶 , 反过来出口回中国 。 明朝在16世纪早期起用了葡萄牙人的火炮(cannon) , 中期起用日本和葡萄牙的明火枪(arquebus) , 到了17世纪又起用先进的西方火炮(artillery) 。 一位学者称 , 使用这种火炮是中国的第一次“自强运动” 。 这种做法确实卓有成效 , 中国火炮技术在某些方面领先了欧洲火炮 。 火枪帮助中国军队击败了欧洲17世纪的两大帝国—荷兰和俄国 。 不独中国 , 从马拉喀什到江户 , 世界诸国采用新技术 , 革新新技术 , 互相传播着技艺 。

要求进一步现代化的观点启发了中国 , 他们终于在现代开始寻求现代化了 。 中国19世纪的自强运动总体上是被看作失败了的 , 但是实际上 , 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和日本是亚洲实行现代化改革最成功的两个国家 。 人们很容易把亚洲的现代化看作是“追赶” , 虽然他们正在缩小差距 , 但是欧洲人自己也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 所有国家都在追赶英国 , 并且随着变化愈烈 , 每个国家都拼命保持着和对手的实力对比 。 就是19世纪科技领域独步世界的大英帝国 , 也同样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 。

诚然 , 欧洲国家占得先机 , 但中国和日本的军事能力迅速赶了上来 。 日本的巨大成功显著地体现于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当中 。 它击败了中国 , 但它的胜利与其说得益于超卓地掌握了蒸汽动力、熟稔了枪炮和战舰的制造(中国人首先造出了蒸汽轮机 , 19世纪80年代造的战舰都比日本更加精良) , 倒不如说是归功于中国的政治瘫痪 。 晚清的中国古旧老朽 , 而日本活力高效 。 打败中国十年后 , 日本又击败了另一个生锈的帝国—沙皇俄国 。 日本舰队中还有十年前缴获的中国舰船 。

中国在现代的虚弱很显然不仅仅体现在1895年败给日本 , 而更体现在1850年之后近一个世纪无止无休的消耗战中 。 这些不应被视为现代化失败的症候 , 而是一个古老主题的最新变奏:改朝换代的震荡 。 这种震荡无一例外伴以高频、激烈的战争 , 内部的叛乱 , 外来的侵略 。 改朝换代同样也伴随着军事、技术和政治制度的革新 。

任何情况下 , 军事现代化的动力都不该被狭隘地理解为西方化 。 世界史上的这一进程为火药时代的所有国家留下了痕迹 , 不仅仅是欧亚大陆遥遥相望的东西两端 , 它们中间的部分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 虽然本书不会考察它们 。 我只想勾勒出一个二元框架 , 以期它为一部真正的全球军事史做出贡献 。

摘自《从丹药到枪炮》 , 作者欧阳泰为埃默里大学东亚系主任、教授

本期推荐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

《午夜北平》

作者:(英)保罗·法兰奇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1937年1月 , 在外人免入的北平使馆区里 , 外侨们紧张地等待着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 。 一个寒风刺骨的夜晚 , 一具支零破碎的尸体被遗弃在古老城楼的角楼之下 。 死者是不到二十岁的帕梅拉 , 著名汉学家、前英国驻华领事倭讷的女儿 。 当其极度血腥残忍的死亡细节被公之于众时 , 举城震惊 。 悲伤的父亲誓要揭露真相 , 哪怕是孤军奋战 。 然而 , 战争迫近 , 中英两国当局携手阻碍了调查推进 。 75年后 , 保罗·法兰奇用一批被人遗忘的文件 , 还原了案件的真相 , 揭露了凶手的身份 。 这是一部记录真实犯罪的经典之作 , 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 , 令人不忍释卷 。 同时 , 它也极具感召力地呈现了那个行将结束的时代 , 那片腐败堕落的“恶土” 。

点评:一段被遗忘的历史被讲述得跌宕起伏 , 微观史学研究生动细致 。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

《教堂经济学:宗教史上的竞争策略》

作者:赖建诚苏鹏元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利用厂商竞争理论 , 将教派间的竞争行为与策略 , 化作精彩的商业故事 。 几个世界级的大宗教瓜分今天世界宗教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 与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高度相似 , 这并非偶然 。 三千年前犹太教的经营策略 , 跟现代快餐店的加盟模式如出一辙 。 降低入教门槛相当于降低了宗教产品的“价格” , 是新兴教派的竞争利器 , 基督教同犹太教、新教同天主教的竞争都用到了此法 。 欧洲各地建造高耸入云的教堂 , 其实是教会掌控地方经济资源、创造就业机会的途径 。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国教地位、教会的婚姻管制、十字军东征、教会贩卖赎罪券 , 其实质都是在利用市场势力赚取超额利润 。 而那些严格的教义规范 , 与壁垒分明的他我之别 , 则是维持垄断地位的“必要之恶” 。

点评:对于人类社会的很多现象 , 经济学具有独特的解释力 。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

《南腔北调:在语言中重新发现中国》

作者:郑子宁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以共时的现代汉语方言为经 , 横观汉语方言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全景 , 发散式阐明了凝聚于其中的文化偏见;以历时的古代汉语嬗变为纬 , 纵览中国语言与传统的历史面貌 , 系统性揭示了遮蔽于其下的文化记忆 。 本书通过近50个故事 , 把汉语普通话、拼音、方言、古汉语、姓名、称谓、外语习得等几乎所有语言与文化的核心问题融会贯通 , 用具有内在统一性的连贯逻辑 , 在语言中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

点评:知识性、趣味性兼而有之 , 语言学与历史及当下生活关系的揭示深入浅出 。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

《修仙:古代中国的修行与社会记忆》

作者:(美)康儒博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求神问仙是中国中古时期宗教表达的重要形式 , 也为道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一直以来 , 中古时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绘成一群神秘、隐匿的人 。 而康儒博在这项开创性研究中的看法则大异其趣 。 康氏认为 , 仙并未脱离社会 , 仙仅仅是诸多社会角色中的一个宗教角色 , 且在这种映照之下得以成立 。 修仙者不是绝世的 , 他们要在社会环境中寻求治病救人、预测未来、述异志怪的能力 。 该书融合了多元的理论方法和坚实的中国古代文献 , 在此基础上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 。

点评:本书有力地证明 , 仙人并没有完全超脱于凡俗的社会 。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

《亚当·斯密:德性与情感》

作者:(英)詹姆斯·奥特森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斯密的生平 , 并考察了他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 , 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 , 对斯密得出的错误之见和立下的正确之论以及他的作品为何仍然值得阅读给出讨论意见 , 并作为全书的总结 。

点评:理解斯密的参考书 , 简洁、精要而不失独到之处 。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高见之书丨中国过去的军事样态// //

《古典政治哲学引论》

讲疏:施特劳斯 整理:扎科特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推荐指数:★★★☆

内容简介:施特劳斯于1965年冬季在芝加哥大学开设了“政治哲学引论”课 , 以《政治学》作为进入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引导 。 本稿是研讨课的录音整理稿 , 内容疏解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 而第十六讲则反思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思想之间的区别 。

点评:对列奥·斯特劳斯不必过分推崇 , 本书可作为学术研究参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