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今天 , 我们谈论一下京剧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 , 在京剧旦角艺术上的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问题 。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

京剧大师张君秋

张君秋先生在他将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 , 发展性的创造了很多新腔新板式 。 他不但在唱腔上突破很大 , 在创造新腔上 , 同样也是高人一头 , 成绩斐然 。 很多传统板式的唱腔 , 都有别于老腔 , 唱法新颖别致 , 即继承了传统 , 又有所突破 。 而且 , 所创新腔 , 毫不突兀 , 即新颖又别致 , 还不脱离传统又在规矩之内 , 我们听他的新编戏 , 几乎每段唱腔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他在对京剧旦角的唱腔继承和发展上 , 真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

张君秋演出传统戏《游龙戏凤》

对于唱的改革 , 张先生从传统戏就开始了 , 有些戏是他和王瑶卿先生那里学来的 。 另一些后来他在舞台上演出的“梅腔张唱”的戏 , 是和他的老师梅兰芳学的 。 张先生有一回就骄傲的和他的学生说:“梅先生亲自教了我六出梅派戏 , 《霸王别姬》的剑套子 , 也是梅先生手把手亲自教给我的” , 有人说了 , 才六出戏这么骄傲 , 殊不知 , 梅派弟子梅先生很少亲自教授 , 一是演出任务繁重没有时间 , 二是梅派弟子一般都是梅先生的弟子魏连芳教授 , 除了李世芳 , 张君秋 , 其他人还真没这个待遇 , 所以张先生谈起此事非常兴奋是有原因的 。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

张君秋演《霸王别姬》

张君秋和梅先生学过的梅派戏现有资料记载了五出 , 它们是:《霸王别姬》《生死恨》《宇宙锋》《奇双会》《凤还巢》 , 另一位京剧大师程砚秋 , 也传授他《朱痕记》 , 《红拂传》 , 《贺后骂殿》《金锁记》等程派剧目 。

张君秋继承发展了京剧旦角艺术 , 大致包括这几个方面:

其一 , 改旦角传统戏;流派戏为张派戏:比如:张君秋和他老师梅兰芳学的梅派戏:《霸王别姬》《生死恨》《凤还巢》等 , 他根据自己的特点 , 行腔吐字发声归韵完全是张派的特点 , 戏还是梅派戏 , 但是演法唱法已经完全变成张派剧目了 。

还比如他演的具有程派特色的剧目:《窦娥冤》《骂殿》《牧羊圈》《楚宫恨》等 , 虽然腔和那种跌宕起伏;虚实变化是从程先生那里学来的 , 但是他用他透亮的嗓音 , 响遏行云的音色来诠释程派的这些经典剧目 , 你会发现 , 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风格 , 这就是张先生的学贯传统 , 为我所用 。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

张君秋演出《汉明妃》

再比如尚派:《汉明妃》《御碑亭》这些戏里张先生从尚先生那里汲取营养 , 融会贯通 , 也为他创立张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其二 , 改传统老戏的唱词唱法成为张派戏:当然 , 这里说明一个问题 , 由于文化和对事情认识的问题 , 有的词他改的成功 , 有的还值得商榷 , 比如:《女起解》改“苏三离了洪洞县”为“低头离了洪洞县”比较合适 , 另一句“想当初在院中缠头似锦”改为“想当初在院中艰苦受尽” 。 这句有人就提出过异议 , 缠头似锦对仗罪衣罪裙 , 很工整 , 还有妓女在妓院也不都是受罪 , 那么艰苦受尽对罪衣罪裙 , 就比较勉强 , 而且对仗也没了 , 改后的唱词比原词略微逊色 。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

张君秋演出《女起解》

唱腔的改革就更多了 , 《春秋配》原来老戏的小姐是没有生病的 , 张先生改成小姐有病被逼迫出门 , 唱二黄慢板“出门来”改为“受逼迫”等 , 比较典型的还有 , 文献记载他早期改编的一些唱词 , 比如《大登殿》“花郎汉”的“郎”字拿腔绕着唱 , 有别于前人 , 他的这个改法也是得到了他老师王瑶卿先生的承认和肯定的 , 他也大受鼓舞 , 从那时起 , 张先生开始了他革新改革之路 , 在他的唱里 , 只要涉及到传统老戏的唱念 , 大部分几乎都有所改动 。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

张君秋演《苏武牧羊》

其三 , 创新戏新腔突破传统:张君秋中期 , 锐意改革京剧旦角的唱腔 , 编演了很多流传后世的张派佳作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剧目有:《望江亭》《秦香莲》《西厢记》《诗文会》《状元媒》《怜香伴》《秋瑾传》《赵氏孤儿》 。 这几出戏的唱对传统戏的突破最大 , 创造了好多新的板、腔以及重组,新的唱腔唱法是张派的立派之本 。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在继承创新中异军突起的(张君秋)派艺术// //

张君秋演出张派新编戏《望江亭》

最后谈一个怎么样学好张派的问题 。 有人问:张派好学吗?不好学 , 但是虽然这样 , 假如大家学习的路子走对了 , 也会事半功倍 。 所以 , 最后对学张派的朋友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 供大家参考 。

第一 , 先学老戏 , 先听张君秋本人 , 再听薛亚萍等传人 。 而且以学张先生的为主 , 其他传人只做参考 。 学老戏是打基础 , 并且 , 老戏同样能体现张派的唱法及特点 , (建议二黄学《二进宫》《三娘教子》西皮学《起解》《会审》)虽有人说张君秋的唱太张扬 , 但比起他的学生他算平和多了 。 薛亚萍的唱法技巧性太强 , 华丽;好听但更张扬 , 初学掌握不好易落毛病 。

第二 , 嗓音要有一定的基础 。 嗓子好是学张的一个基础 , 不然的话就很难唱到位和学的像 。

第三 , 尽量避免高音出尖音 , 嗓子有媚音 。 这样的嗓子建议学学荀派 , 张的唱高要宽亮 , 行腔没有媚音(特别甜嫩的那种声音)女子学最好避免尖媚音是学张的一个基本要求 。

(注:文章中配图多为老艺人资料性照片 , 有些照片像素偏低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