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他为何出此言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 , 早年诸葛亮并没有子嗣 , 从兄长那里过继过来了一个 。 晚年的诸葛亮老来得子 , 让他们夫妻二人非常高兴 。 随后诸葛瞻被刘禅带到了宫中 , 并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葛瞻 。 在蜀国后期诸葛瞻得到了重用 , 一直处于蜀国政治要员之位 。 但是绵竹一战诸葛瞻战死 , 死前他非常后悔有生之年没有除掉姜维 , 他为何口出此言呢?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
诸葛瞻和姜维两人之间其实没什么私怨 , 而是对于国家之间 , 双方的见解不同而已 。 姜维因为害怕黄皓的迫害而屯兵沓中 , 这其实已经是有分裂蜀汉的趋势了 。 诸葛瞻更想的是重树父亲诸葛亮的时代 , 内能安民 , 外能保境 , 而不是分裂国家 。 双方就这一点而产生了矛盾 。 姜维打仗不要命 , 虽然消耗了曹魏 , 但蜀汉也牺牲了不少 。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
从公元238年蒋琬掌权开始 , 姜维一共举行了十一次北伐 , 史称“九伐中原” 。 名头是够响了 , 可姜维不像诸葛亮一样稳扎稳打 , 而是长驱直入 , 以蜀汉士兵的血肉换取战略空间 。 特别是陇西和狄道两场大战 , 更是惨烈 。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
论对蜀汉的忠心 , 诸葛瞻和姜维都无可挑剔;但是论才能 , 诸葛瞻与姜维相差实在太远了 。 诸葛亮英明一世 , 但是诸葛瞻的确是一个庸才 。 反而是姜维 , 在诸葛亮死后 , 一手撑起了蜀汉的半边天空 。 姜维是蜀汉后期难能可贵的人才 , 但是姜维一直得不到蜀汉的信任 。 即便姜维忠心耿耿 , 即便军权在握 , 也从来没有进入蜀汉的权力核心 。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
姜维掌握的权力远远没有诸葛亮曾经的权力巨大 , 但是依然能够支撑蜀汉几十年 , 实为不易 。 论才能诸葛瞻和姜维比差的太远 , 诸葛亮晚年得子却无法给他很好的教育 。 在内政方面诸葛瞻并不懂得运筹帷幄 , 外交与实战方面 , 诸葛瞻也只局限于理论阶段 , 绵竹之战的自以为是就大大的暴露了他的短板 。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
而姜维身上最大的黑点就是北伐 , 你不得不承认姜维北伐确实损耗了蜀国的国力 , 这也是诸葛瞻乃至黄皓可以对姜维下手的一个点 , 最终在诸葛瞻略微自以为是的弹劾下 , 姜维只能选择交还部分兵权 , 去沓中避难 。 也正是由于兵力的分散 , 让邓艾有了偷渡阴平的机会 。 后期成都确实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大将 , 加上蜀势力一直在三国一直处于弱势 ,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
能坚持这么多年也不容易了 。 相比于蜀汉其他两个实力也有内部矛盾 , 比如曹魏士族在颁布九品中正制后就一直不愉快 , 吴国的孙权老不正经开始大肆折腾 , 但无论如何他们两家还有较为果敢的主子以及能独当一面的臣子 , 你蜀国在无人可用之际还能自己搞分裂 , 不灭你灭谁呢 。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
但是 , 姜维戎马几十年 , 军中大多数将帅都听从姜维号令 , 诸葛瞻在实际上根本管不了姜维 。 而诸葛瞻在成都 , 姜维常驻汉中 , 实际上也加深了两人的隔阂 。 而姜维数次北伐中原 , 又直接消耗了蜀汉的国力 , 引起朝中众臣的不满 。
诸葛瞻死前曾说:后悔没有在有生之年除掉姜维 , 他为何出此言// //
不过 , 姜维沓中屯田过失虽然巨大 , 但是蜀汉还没有达到非亡不可的程度 。 如果诸葛瞻能够守住绵竹 , 或者诸葛瞻能够打败邓艾 , 那么在姜维已经牵制了钟会的情况下 , 钟会的进攻也不大可能完全成功 , 蜀汉还有希望 , 而且还有很大的希望 。 可诸葛瞻自身能力太差 , 以蜀国的御林军居然打不过邓艾的疲惫之师 , 确实是一个值得人们思索的问题 。
- 他是四野三纵的政委,曾因升迁速度太快不得不请示,后授衔中将
- 太平天国灭亡时曾国藩造反的话,会有人追随他吗?
- 许世友曾在陈赓手下担任团长,陈赓说:你真是食大如牛啊!
- 三个料理人:鲤鱼,曾经的“淡水鱼王”,如今为啥不受待见了?
- 大明风华:朱棣死前为何召见杨士奇还说传位给汉王?这是两手准备
- 曾经的女星韩菁清:从交际花到姐弟恋,最后归宿是与梁实秋忘年恋
- 朱元璋曾是明教一员,一统天下后为何知恩图报,对明教大开杀戒?
- 清朝最严苛的丈夫与父亲曾国藩,差点被家人拉黑
- 在《水浒》中他是大奸臣,历史上的他并不坏,曾经当过苏轼的助手
- 世界上第一款靠谱的冲锋枪德国MP18,我国曾走私不少用于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