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国家最大的官,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这或许就是命吧!

文明 , 是有史以来沉淀下来的 , 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 由于 , 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 , 产生了具有显而易见区别的各种文明 。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这或许就是命吧!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 , 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 , 这或许就是命吧!// //

其实 , 在世界上有很多种文明 , 但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是西方的文明 , 主要研究的是人与物的关系 , 因此 , 西方的科学技术理论比较发达;

第二类就是古印度的文明 , 主要研究的是人与神的关系 , 所以 , 印度出现了很多种崇拜神灵的宗教 , 比如:佛教就是一种让人通过修行成为神的教派;

还有一类文明就是中华文明 , 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中华文明所研究的对象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因此 , 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系比较发达 , 儒学就是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 。

而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 , 所以 , 中国人在政治上也就因此早熟了很多 , 比其他同时代的文明要走的更远一些 。 当然 , 这也并不都是优点 , 有些时候 , 这种早熟若是出现在了不该出现的地方 , 则会导致人才的浪费 , 甚至 , 会导致国家的一种极大损失 。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这或许就是命吧!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 , 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 , 这或许就是命吧!// //

北宋的时候 , 就有一个权力很大的官员 , 结果被一贬再贬 , 不再受朝廷重用 , 国家也因此遭受了很多隐性的损失 。 这个官员的名字叫做赵昌言 , 是宋朝初年的人 , 他的父亲是宋太宗的亲信之一 。 此人倒是没有多少才能 , 但是 , 比较老实忠厚 , 也因此 , 受到了宋太宗的格外关注 。

照理说 , 有了这一层关系 , 赵昌言的未来肯定是一片光明 。 相比于普通老百姓来说 , 赵昌言就算是不努力也是普通人难以追赶的 。 但是 , 这个赵昌言是比较努力和勤奋的 , 因为 , 宋朝的政策是“重文轻武” , 他的老爹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

所以 , 在教育上则比较倾向于让赵昌言好好学习文化课 , 最终 , 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 。 而且 , 赵昌言的父亲作为一个老实人 , 比较朴素 , 这对于赵昌言的影响也是不小 。 赵昌言也因此没有什么花花肠子 , 做起事情来比较喜欢直来直往 。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这或许就是命吧!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 , 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 , 这或许就是命吧!// //

并且 , 在军事方面 , 赵昌言也有着比较充足的知识储备 , 这当然也是受到了他老爹的影响了 。 之后 ,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的时候 , 赵昌言参加了科举考试 , 可以说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 。 果然 , 他的成绩也非常好 , 高中了进士第三名 。

之后 , 他完全听从朝廷的安排 , 到地方和中央任职了很多职务 。 凡是他做的事情 , 老百姓都受益了 , 可以说是很有建树 , 至于他的同僚们 , 就不高兴了 。 宋太宗也比较重视他 , 想任命其为宰相 , 毕竟 , 他老爹和宋太宗还是比较熟的 , 而且 , 赵昌言也很有才能 , 不用他用谁呢?

果然 , 机会很快就来了 。

北宋初年 , 内部的农民起义还是挺多的 , 军事人才比较珍贵 。 赵昌言本身很有文化 , 又懂得很多军事知识 , 这简直就是给他准备的表现机会 。 当时 , 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是王小波和李顺在四川的起义 , 宋太宗也按照惯例派了自己的亲信宦官王继恩亲自监军 。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这或许就是命吧!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 , 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 , 这或许就是命吧!// //

但是 , 这个宦官平时对于伺候好皇帝的事情很在行 , 行军打仗就不是他的优势了 。 宋军被起义军打的落花流水 , 成都眼看都要陷落了 , 这时候 , 宋太宗才慌了神 , 召集很多大臣来商量这件事情怎么处理 。 很多人都不懂军事 , 大都选择很中庸的老办法——招抚 。

此时 , 赵昌言认为这个时候就不能再招抚了 , 这样会给朝廷留下祸患的 。 而且 , 因为赵昌言比较懂得军事 , 在宋太宗面前秀了一把自己的军事谋略 , 最终 , 更是博得了宋太宗的信任 。 于是 , 宋太宗求胜心切 , 立即命令赵昌言为:川陕五十二州招安行营马步军都部署 。

并且 , 连那个太监监军王继恩也要听从赵昌言的安排 。 可以说 , 这个职务的权力很大 , 就像唐朝当年的节度使 , 如果 , 赵昌言愿意的话 , 他完全可以组建一个独立王国 。 刚开始 , 赵昌言是拒绝这样的职务的 , 他也觉得这个官职太大了 , 自己有点承受不起 。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这或许就是命吧!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 , 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 , 这或许就是命吧!// //

但是 , 宋太宗坚持让他做这个官 , 并赏赐了他很多东西 , 并催促他赶紧去 , 抓紧时间平定这次叛乱 。 于是 , 赵昌言也按照皇帝的命令走马上任了 , 刚走到陕西的时候 , 当地的一个官员就上书给宋太宗 , 说了一些他的各种担忧之处 , 也算是为大宋朝着想吧 。

他说:“陛下 , 您给赵昌言的权力太大了 , 如果赵昌言是一个正人君子还好说 , 但是 , 谁也不真正的熟悉他的为人 。 最重要的是 , 赵昌言没有后代 , 也就是说 , 在京城没有什么大的牵挂 , 这样的人 , 让他带着这么多的士兵不是很危险吗?万一反过来向朝廷发难不就糟糕了吗?”

这还不算 , 这个人还说道:“赵昌言鼻梁不直 , 颇有反相... ...”这不明摆着是子虚乌有嘛 。

这就是中国在政治上早熟的一个体现 , 再厉害的官员也怕被弹劾 , 即便这个官员很有能力 , 只要被弹劾 , 并且 , 皇帝也信了他的话 , 那么 , 这个官员的仕途基本就完蛋了 。 宋太宗看到上书后 , 后背也开始发凉 , 满朝文武当时竟然没有一个人指出这个漏洞 , 真是太令人气愤了 。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这或许就是命吧!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 , 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 , 这或许就是命吧!// //

之后 , 宋太宗连忙做了他自己认为的补救工作 , 便马上发了一道圣旨:让赵昌言立马卸任 , 暂且令他驻守凤翔(今陕西凤翔) , 同时 , 将军队交给了宋太宗身边另外的一个比较放心的宦官 。 等诏书追到时 , 赵昌言已经到了凤州 , 于是 , 便留在了候馆百余日回去了 。

经此一遭 , 赵昌言的仕途就一直不太顺利 , 这或许就是命吧!

最终 , 再大中祥符二年 , 赵昌言卒于家中 , 享年年65岁 。

历来有“宋无良将”的说法 , 其实 , 此言颇为荒谬 。 大宋从立国到灭亡 , 一直面临着北方强敌的威胁 , 战火之中 , 历练出良将无数 , 堪称帅才的不下数十人 。 然而 , 由于宋太祖是以武将出身夺取后周江山 , 赵家皇帝总担心别人会步其后尘 , 所以 , 后世的宋朝皇帝不惜矫枉过正 。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这或许就是命吧!

本是国家最大的官 , 却因鼻梁不直被一贬再贬 , 这或许就是命吧!// //

并且 , 宋太祖死后留下了太祖遗碑:不杀士大夫 , 自此 , 宋朝成为了一个言路广开的时代 , 言者无罪 。 但是 , 如此之下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 那就是 , 一些别有用心者 , 针对皇帝的猜忌心理 , 专门投其所好 , 极尽手段压制武臣 , 乃至于 , 这种压制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而不自知 。

参考资料:

【《宋史》、《孝义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