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千年前的奢华酒杯,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新华社西安4月25日电(采访人员姜辰蓉)似牛似羊的缠丝玛瑙镶金酒器 , 穿越千年时光自唐朝而来 , 却带着浓郁的异域气息 。 盛产于西域的材质 , 常见于中西亚的器型 , 这件蕴含着丝路文化交融密码的瑰宝 , 就是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 它出自哪里?谁才是它的主人?什么样的美酒 , 才配得起身价不菲的它……重重迷雾不仅增添了它的神秘 , 更令许多学者追寻探究 。

唐镶金兽首玛瑙杯 , 1970年出土于陕西西安何家村 , 被列为我国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之一 。 这是迄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缠丝玛瑙雕刻制品 , 角状杯体由一整块极为罕见的红色缠丝玛瑙雕琢而成 , 整个杯体高6.5厘米 , 长15.6厘米 , 口径5.6厘米 。 玛瑙杯的玉石材料是罕见的以红色为主调 , 中间还有一层略呈红润乳白色夹心的缠丝玛瑙 。

雕刻师匠心独运 , 将玛瑙粗端雕琢成杯口 , 细端雕琢成兽首 。 兽首双眼圆睁 , 目视前方 。 两只兽角粗壮有力 , 连接着杯身两端 , 成为玛瑙杯的把手 。 兽嘴部分用黄金制成金帽塞子 , 卸下金帽 , 杯中琼浆即可自流泄出;兽的双唇闭合 , 两鼻鼓起 , 就连其唇上的毛孔、胡髭也刻画得细微精确 。 金色的兽嘴与整体暗红的玛瑙形成反差 , 弥补了玛瑙色泽偏暗的不足 , 巧妙的设计透露着强烈的艺术气息 。

据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杨效俊介绍 , 兽首玛瑙杯的材质“缠丝玛瑙” , 盛产于西域 , 即今玉门关以西的地区 。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西域的玛瑙制品流入中国的中原地区,很受当时上流社会的欢迎 。 唐代是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 , 西域玛瑙器皿继续以贡品等形式流入中国 。 与此同时 , 沿着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 。

专家们认为 , 镶金兽首玛瑙杯的造型 , 与起源于古希腊的酒具“来通”相似 , 当时的人们相信“来通”酒杯是圣物 , 用它注酒可防止中毒 , 如果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 , 则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 。

“"来通"还曾广泛流行于中亚、西亚地区 。 沿着丝绸之路"来通"不断东传 , 不同的民族、地区还融入自己的文化 , 制造出形态各异的"来通" 。 从兽首玛瑙杯浓烈的异域风格看 , 它并不是一件中国的传统器具 。 研究表明 , 它主要受到粟特系"来通"的影响 , 与古希腊直立性不同 , 它整个器型比较平缓、柔和 。 ”杨效俊说 。

玛瑙杯究竟出自何处?目前还是众说纷纭 。 有的说是来自西域的贡品;有的说玛瑙材料为西域进贡而来 , 但雕刻出自唐代工匠之手 , 为模仿异域风格的杰作……

玛瑙杯的主人是谁?现在也未能有确切的说法 。 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 有专家考证认为 , 这只镶金兽首玛瑙杯是邠王府中的财物 , 可能是在“安史之乱”时仓促埋下 , 而后来未能挖出 , 所以才保留到现代 。 有专家认为此杯属唐代尚书租庸使刘震 , 刘震的居所在何家村所在的“兴化坊”内 。

如此工艺精湛、身世传奇的玛瑙杯 , 应该盛取什么样的琼浆玉液呢?有可能就是唐朝流行的“葡萄美酒”了 。 早在汉代 , 葡萄与葡萄酒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 到了唐初 , 据《册府元龟》记载 , 唐人平定高昌(今吐鲁番)后 , 将高昌的马乳葡萄及其酿酒法引入长安 , 唐太宗亲自监制 , 仿西域酿出八种色泽的葡萄酒 。

不过 , 也有诗人认为 , 拥有“神仙颜值”的杯子 , 应该配更“酷”的饮品 。 明代学者黄省曾赞美玛瑙杯:“仙人将桂阙 , 携去饮流霞 。 ”果然 , 神秘又美丽的玛瑙杯 , 被仙人用来装天上的流霞 , 才是最相宜的 。

作者:姜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