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牡丹,曾有一个传说!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关于牡丹 , 曾有一个传说!

洛阳牡丹甲天下 。 但好中还有好 , 奇中还有奇 。 最好最奇的 , 人称花王和花后 。


关于牡丹,曾有一个传说!

关于牡丹 , 曾有一个传说!// //


关于牡丹,曾有一个传说!

关于牡丹 , 曾有一个传说!// //

姚黄


关于牡丹,曾有一个传说!

关于牡丹 , 曾有一个传说!// //

魏紫


关于牡丹,曾有一个传说!

关于牡丹 , 曾有一个传说!// //


关于牡丹,曾有一个传说!

关于牡丹 , 曾有一个传说!// //

对花王和花后的来历 ,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 唐朝时候 , 牡丹山里住着一个死了爹娘的穷孩子 , 靠打柴为生 。 别人不知他的姓名 , 称他樵童 。 樵童生在牡丹山 , 长在牡丹山 , 从小酷爱牡丹 。 即便那焦骨牡丹砍下来不用晒 , 见火就着 , 他也没有伤过一枝 。   山坡上有个石人 , 据说是花神派来的护花仙翁 。 樵童自从打柴以来 , 上山下山 , 都要路过石人身边 。 上山时 , 他把干粮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挂 , 说:“石人哥 , 吃馍吧!”对面笑笑 , 打柴去啦;饿时 , 从石人脖子上取下袋子 , 笑着说:“你不吃 , 我吃啦!”便坐在石人身边吃起来 。 樵童没有亲人 , 见了石人也想亲热亲热 。 他常想:石人若会说话该多好 , 我也有个亲人啦!  樵童十七八岁时 , 一天 , 他打完一担子柴 , 担到石人跟前 , 照例要停下来歇歇脚 。 这时 , 只见从石人背后闪出一个年轻姑娘 。 樵童起身要走 , 那姑娘已坐在他的柴捆上 。 姑娘说她叫花女 , 孤苦一人 , 无家可归 , 愿与樵童结为百年伴侣 。 樵童一听连连摇头 , 说:“咱萍水相逢 , 一无媒 , 二无证 , 那可不行 。 ”花女说:“面前的石人为媒 , 脚下的牡丹山为证 , 不也行吗?”樵童说:“石人、牡丹山不会说话 , 哪能作媒证呢?”他话音刚落 , 石头开口说:“老弟 , 我就当媒人 , 你答应吧!”说着 , 手上现出一颗明晃晃的珠子 , “这是一件宝物 , 名叫‘二花长生珠’ , 拿去可作信物 。 ”樵童又惊又喜 , 看看那姑娘穿着虽破烂 , 长得却是天仙一般 , 笑着不出声 , 说话又好听 , 没有比她再可爱的人了 , 不禁羞得面红耳赤 , 低着头说:“石人哥说话啦 , 这是上天有意 , 咱就回家吧!”  他们拜过石人 , 取了二花长生珠要走 , 石人又开口说:“这颗宝珠 , 一来可作信物 , 二来你们夫妻轮换着 , 每天都要噙在口中一个时辰 。 但切记不能咽下去 , 如果一个人把它咽下 , 你们夫妻就会拆散 。 ”樵童觉得奇怪:“石人哥 , 这宝珠是信物 , 每天噙它干啥?”石人说:“一百年后再来问我吧!”说罢 , 再不答话了 。   春去冬来 , 花开花落 , 一百年过去了 。 大唐变成了大宋 。 樵童和花女都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 。 虽然年过百岁 , 但他们仍然身强力壮 。 樵童上山打柴 , 仍不减当年 。 樵童上山打柴 , 忽然想起当年石人说的话 。 他又把干粮袋子往石人手脖上一挂 , 问道:“石人哥 , 一百年过啦 , 我还不明白你说的那话的意思 , 你能不能再开开金口?”石头真的又开了口:“老弟 , 你生在牡丹山 , 长在牡丹山 , 牡丹山中数你最爱牡丹 。 那颗宝珠本是一丸仙丹 , 噙在口中慢慢消化 , 你可长久活在这牡丹山里呀!”“石人哥 , 我真不想离开这牡丹山 , 可现在头发都白啦 , 还能活多长多久呢?”石人问:“那仙丹还有多大?”“像粒绿豆那么大 。 ”“好啦 !”石人说 , “你已经被仙丹滋养百年 , 仙丹也快化完啦 。 现在可把那仙丹分成两半 , 你们二人各吃一半 。 能活多长多久 , 吃罢你就全明白啦!”  樵童回家用刀去分仙丹 , 比来比去 , 怕切不开 , 分不均匀 , 又怕滚跑了 , 不敢下刀 。 花女过来要过刀子 , 好像连看都没看 , 一刀下去 , 公公正正分为两半 。 他们各取一半 , 填到口中咽下 。   顷刻 , 樵童变成了仙童 , 花女复原为仙女 , 二人飘飘荡荡 , 升上了云天 。  原来 , 花女是牡丹山上的紫花仙子 。 他爱上酷爱牡丹又勤劳诚实的樵童 , 便带仙丹一颗 , 让护花仙翁作媒 , 与樵童结为夫妻 。 她宁愿在人间辛苦百年 , 决心超度樵童为牡丹仙童 。   樵童随花女飞去后 , 从空中飘下一黄一紫两方手帕 , 落在他们住过后屋门前面 , 立即化作牡丹两棵 , 一棵开黄花 , 一棵开紫花 , 花朵奇美 , 国色天香 , 整个洛阳城和牡丹山上 , 没有一棵能比得上的 。 两种花朵 , 黄花最美 , 人称花王;紫花稍次 , 人称花后 , 都说他们是樵童和花女的化身 。   后来 , 这两棵牡丹被姚家花园的花匠移到园中 。 姚家花园的掌柜和当过宰相的魏仁溥有故交 , 他把紫花赠给魏家 , 种在魏家花园里 。 因此 , 后人也称花王为姚黄 , 花后为魏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