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清代有一位官员叫徐继畬 , 本来位居朝廷大员之列 , 却因为写了一本《瀛环志略》的书 , 遭到了罢官免职的“待遇” 。 可奇怪的是 , 国外却因此对其评价极高 ,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 , 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 , 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 , 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

(本文所有图片 , 全部来自网络 , 感谢原作者 , 如侵犯您的权利 , 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 图片与内容无关 , 请勿对号入座)

提到晚清名臣 , 徐继畬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一位 , 他是晚清著名学者 , 还是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老臣 , 历任广西、福建巡抚 , 闽浙总督总理衙门大臣 , 还担任过第一任同文馆事务大臣 。 徐继畬的思想意识很超前 , 甚至曾经批判过圣人的“朱熹” ,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 , 他被称为“东方的伽利略” , 之所以会被冠以如此伟大的称号 , 正是因为他的一部著作——《瀛环志略》 。

《瀛环志略》全书共10卷 , 书中谈到了关于世界各地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以及政治制度 , 是清代历史上第一部打破了“华夷之论”的书籍 , 也从客观的角度诠释当时的世界形势 。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 , 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

维新派领导人康有为曾对此书大加褒奖 , 然而 , 书中的“叛逆”内容却让清廷的统治者坐不住了 。 书中所提倡的大多都是国外的先进的体制 , 包括君主立宪 , 公众选举等等 , 这对于实行君主专制的清廷统治者 , 无异于是一次重大的挑战 。

当时的清廷 , 内忧外患已经到了无可补救的地步 , 内有太平天国的起义 , 外有洋人的坚船利炮 , 在此用人之际 , 徐继畬“幸运”的保住了官职 。

道光三十年 , 徐继畬在处理神光寺事件时 , 因其处理方式与其他大臣产生了分歧 , 因此被人“旧事重提” , 用《瀛环志略》中的“叛逆之言”对其加以攻击 , 最终被削官罢职 , 降为了太仆寺少卿 。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 , 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 , 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 , 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

可即便如此 , 徐继畬依然有着不少的“粉丝” , 他们一直欣赏这位老学者的开明与孤傲 , 其中就有一位来自美国的传教士 , 此人便是丁韪良 。

丁韪良是1850年6月被派到中国传教的 , 他在宁波整整生活了10年 , 为了能更好的传播教义 , 丁韪良找了一位汉语老师名叫张斯贵 , 正是此人把《瀛环志略》与徐继畬介绍给了他 。

在拜读《瀛环志略》的过程中 , 丁韪良发现徐继畬对美国的历史以及政体着墨颇多 , 对美国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也做了很多的描写与评论 , 因而他决定制作一件纪念品带回去 。

丁韪良找到了一块上等的石碑 , 并将《瀛环志略》中关于华盛顿的评论文字刻于其上 。 这段文字这样写道:华盛顿 , 异人也 。 起事勇于胜广 , 割据雄于曹刘 , 既已提三尺剑 , 开疆万里 , 乃不僭位号 , 不传子孙 , 而创为推举之法 , 几于天下为公……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 , 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福建巡抚徐继畲因写“书”丢官 , 可他的书在国外却受到高度重视// //

他直到1853年回国时 , 将此汉字石碑赠送给美国华盛顿纪念馆 , 该石碑也被安放在华盛顿纪念塔200多英尺高度第10层的内壁上 。

时至今日 , 这块石碑依然在原处放置 , 不少去美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们 , 在来到华盛顿纪念塔时 , 都争先恐后的来此驻足 , 以瞻仰这块具有高度历史价值的重要石碑文物 。

1998年时 , 美国总统在我国访问期间 , 曾在北京大学进行过演讲 , 在演讲中 , 他还提到了这块石碑 , 并称“我十分感谢这份来自中国的礼物” , 同时也对徐继畬提出了高度的赞扬 , 并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晚清学者的仰慕之情 。 由此可见徐继畬的《瀛环志略》的确是一部世界性的伟大著作……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 , 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