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文 | 雪玲珑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

番薯也叫地瓜 。 是贫苦年代的主要粮食替代品 。 可是今天我们要谈的番薯不是食物 , 而是人名 。 时代不同 , 早期的石码人给孩子取名很随意 。 经常能听到大人直呼小孩为乞丐 , 甚至是阿猪、阿狗 , 也有以食物给孩子命名的 , 如芋头、番薯等 。 在他们看来 , 孩子的名字越俗越容易带养 。 这些标记性的名字折射一个时代 , 然而 , 就有那么巧合 , 曾经在老石码叱咤风云的几个富商巨贾 ,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俗称叫“番薯” 。 也许 , “番薯”这个名字真的可以给人带来大富大贵 。 你看蓝番薯 , 钱番薯 , 徐番薯等等 , 这三番薯在老石码绝对是掷地有声!

我们先说蓝番薯 , 前辈们都知道 , 他就是曾经的富商 , 老石码人眼中的“土皇帝”蓝汝汉 。 蓝汝汉 , 又名蓝庭金 , 俗称蓝番薯(1869~1928) , 龙海港尾隆教人 。 曾经寄居在乌礁洲浒茂城内 。 早期在石码经营“民麟”土烟店 , 产品主要销往台湾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 为了创办佛堂 , 蓝汝汉特意从台湾引进日本和尚 , 辗转来到石码 。 蓝汝汉成立佛教教会并自任会长 。 民国4年(1915) , 开设茂川船务行和茂兴、茂顺、三闽鱼行 , 生意触及多个领域 , 包揽进出口贸易和水产市场 。 他独具慧眼 , 遍地生财 。 开设赌场、娼馆、鸦片馆 , 承包厘全局 , 包揽全镇17种苛捐杂税 。 俨然就是一个地方税务机构 。 不难看出 , 他是一个精明的商人 , 他有敏锐的嗅觉 , 善于抓住商机和市场 。 他四海结交 , 八面春风 。 蓝汝汉颇有些像孟尝君 , 他的交友没有三六九等的界限 , 生冷不忌 , 水陆俱陈 , 社交范围从日本人到地方军阀、官僚 , 乃至土豪劣绅、地痞流氓 。 他也豢养打手 。 他的权势在当时的石码真可谓一手遮天 。

后来 , 他还组建石码商会 , 并自任会长 。 当上商会会长后 , 蓝汝汉确实也为石码的发展做了一些实事 。 首先 , 对于老城区的分布和建设规划他是费尽心思的 。 他找来当时的一些专家 , 精心策划 , 借鉴国外的建筑风格和理念 , 对石码老城区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规划和改造 。 民国8~10年(1919) , 为了让拆迁顺利进行 , 蓝汝汉伙同军阀洪兆麟 , 借势强制拆迁 。 据说 , 他的拐杖一比划 , 就是一条街的建设规划 。 该拆的全拆 , 该建的全建 , 你只能照他的意思去办 。 慑于其威力 , 百姓有怨言也不敢吭声 。 不服也得服!当然 , 拆迁的同时 , 他也不忘搭上顺风车 , 在新行街大肆兴建自家的楼院 。 从那时候起 , 一座美轮美奂的石码古城诞生了 。 这个不足五平方公里的小镇 , 举目都是崭新的红砖骑楼 , 东方的红 , 南欧的灰 , 红砖、红瓦、红廊柱 , 既有南洋的格调 , 又有闽南的元素 , 这种中西合璧 , 绝无仅有的建筑风格 , 在石码形成了全城的规模和建筑体系 。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

因为暴富且独霸一方 , 蓝汝汉平时的一些所作所为曾经激起公愤 , 甚至引发群众反抗 。 北伐期间 , 当时的农会在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下 , 组织力量控告蓝汝汉 , 并清查蓝汝汉非法所得 , 闻到风声的蓝汝汉逃往鼓浪屿 。 结果只抓到其子蓝步青 , 当即押送往漳州驻军廖鸣欧团部 。 此举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和支持 , 但廖鸣欧私下接受蓝家贿赂 , 偷偷放走蓝步青 , 从而激起了更大的民愤 , 并酿成大规模的"倒蓝反廖"运动 。

蓝汝汉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 有人说他是恶霸 , 但也有人说他是绅士 。 特殊的时代 , 是非功过已成云烟 。 但是对于蓝汝汉给石码留下的市政建设 , 我们是心存感激的 。 独特的骑楼建筑体系 , 让石码小城增添了一份厚重 。 骑楼特有的长廊贯通成排 , 为我们出行提供了无限的便利 。 行人逛街时 , 既可躲避风雨烈日 , 又可一边悠闲散步 , 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 你不得不佩服他独到的眼光 , 在一百多年前 , 他就那么有规划地将二横二丛的主干道 , 把石码巧妙地区分为上码、中码和下码 。 街中有巷 , 巷中有埕 , 埕中有厝 。 整个排列错落有致 。 我们更佩服他非凡的远见 , 在早期的拆迁改造中 , 他已经超前地植入了下水道建设的理念 , 同时堆砌江堤驳岸、码头 , 一系列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 。 时至今日 , 全城依然还在使用他当年埋下的下水道 。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

与蓝番薯齐名并提的还有钱番薯 。 钱番薯真名钱甚德 , 生于1875年 , 卒于1951年 , 紫泥城内钱厝人 。 民国初期 , 在石码十六间自营“春发栈”纸箔作坊 。 民国27年 , 钱番薯瞄准厦门这个贸易黄金地段 , 在厦门设立纸箔工场 , 同时还创办了“振茂”进出口商行 。 经营纸箔出口业务 。 产品畅销南洋、香港、台湾等地 。 民国35(1946) , 在香港开设合盛行有限公司 , 经营纸箔、纱布等进出口业务 。 事业如日中天 。 发达显赫的他从来都不忘回报社会 。 钱番薯平素乐善好施 , 主要表现为“施药 , 施棺、施赈”等善举 。 并设立基金会 , 长期资助孤寡老人 。 钱家把慈善当成家风传承 。 1987年 , 钱番薯的儿子钱丰盛(俗名钱大猪) , 为帮助家乡的孤寡老人安享晚年 , 钱丰盛决定在石码创建社会福利院 。 他向当地民政局捐出一批价值30万的童装 , 后经民政局折价卖掉 , 折合人民币27万多 , (不够部分由政府承担)建造了龙海首家社会福利院 。 福利院占地5亩 , 最先收入27个孤寡老人 , 除负责这些孤寡老人的生活起居外 , 每月还给每位老人分发20元的生活费 , 让这些孤寡老人从此生活无忧 。 2016年 , 钱番薯的孙子从外地再次来到石码 , 专程前往福利院看望并资助这里的孤寡老人 。 几代人的慈善爱心接力被传为佳话 , 民众对钱家一直赞赏有加 , 同是番薯的钱甚德 , 赢得了一生的好口碑 。

叫番薯的人似乎都不简单 。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位商人 , 与他们相提并论 , 号称“石码三番薯”之一的是武艺高强的民间艺人徐莲蒲 , 人称徐番薯 。 徐番薯长相英俊 , 帅气 。 关于他的事迹也许我们这一代人都了解得很少 , 但我相信 , 原中国女排的主教练陈忠和大家一定不会陌生 。 陈忠和曾经这样说:" 在我中学时代以致进专业队之前 , 有两位德高望重的教练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 第一位教练就是徐番薯 , 他曾是中国第一代国手 , 其大轮臂扣球手法堪称国内一绝 。 ”陈导念念不忘的正是我们石码著名的“徐番薯”--徐莲蒲 。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龙海往事:石码镇的“三番薯”// //

徐番薯的一生有点传奇色彩 。 建国前他是石码民间一个年轻的武术馆长 , 也是远近闻名的拳头师 。 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排球教练柯登科 , 这个偶遇改变了他的一生 , 从此与排球结下了不解之缘 。 当时的排球还处于真空阶段 , 少有人练 。 改行入道的徐番薯勤学苦练 , 在扣球技术上融合了武术中的弹跳、发力和运气 , 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力量排球" 。 很快地他在排球界盛名远扬 。 他以"握拳式"的手法 , 扣出的球势大力沉 , 令人胆寒 。 新中国成立后 , 徐番薯一路从龙海队打到华东队 , 一直到国家队 。 他曾在国际比赛中 , 用扣球把对方拦网队员的手掌虎口砸裂 , "莲蒲师"的美名传遍国内外排球界 。 徐番薯为人低调 , 浑身上下没有一点"国手"的派头 。 身为教练的他 , 训练队员总有他独特的方式 。 他善于根据队员的特长 , 因人施教 , 从不千篇一律 。 中国排球发展至今 , 有他洒下的一份汗水 , 军功章里有他立下的一份功劳 。

番薯这个名字 , 貌似有点俗 , 但深得石码人喜爱 。 除了蓝番薯 , 钱番薯 , 徐番薯这些名人 , 老石码还有番薯埕 , 番薯小学 。 下笔至此 , 我想小石码是否该多个昵称 , 叫“番薯镇”如何.....(历史图片来源网络)

(本文源自“悦色书声”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