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年毛泽东是如何“穷游”的?

导读 无字之天书!

正文>


看青年毛泽东是如何“穷游”的?

看青年毛泽东是如何“穷游”的?// //

  在寻找革命真理的过程中 , 毛泽东不只是注重对书本的研究 , 而且在研究书本知识的同时 , 非常注意向社会学习 , 向实践学习 。 他反对读死书 , 主张读活书 , 认为一个人不仅要读有字之书 , 还要读无字之书 。 他在《讲堂录》中有这样的记载:“农事不理 , 则不知稼穑之艰难 , 休其蚕织 , 则不知衣服之所自 。 闭门求学 , 其学无用 。 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 则汗漫九垓 , 遍游四宇尚己 。 ”

  到农村去进行社会调查 , 是毛泽东向社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 自从进入第一师范以来 , 他就常常利用课余和星期天 , 到附近的工农群众中进行访问 。 但是 , 并不以此为满足 。 他曾在古书上读过司马迁周览天下名山大川 , 开阔襟怀 , 增广见闻的事迹 。 又曾从一份旧《民报》上看到两个青年学生徒步旅行全中国 , 一直到达祖国西南打箭炉(今今四川康定)的报道 。 他从这些事中得到启示 , 也想进行一次旅行 , 借以接触更多的实际 , 熟悉社会 , 了解工农及社会各阶层的情况 , 学些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 , 同时 , 通过旅行 , 锻炼克服困难的能力 。

  一九一七年七月 , 学校放暑假了 , 同学们纷纷离校回家 。

  毛泽东也回韶山看望双亲 , 但他很快就返回长沙 , 邀请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老同学萧子升 , 利用暑假这段时间 , 一同到农村作调查 。

  一个晴朗的早晨 , 毛泽东来到楚怡学校 。 他穿着一件白色旧上衣 , 带着一把旧雨伞和一个布包 , 布包里有一套换洗衣服、毛巾、笔记本、毛笔和墨盒 。 他和萧子升从楚怡出发 , 过湘江后 , 换上草鞋 , 踏上了去宁乡的石板路 。

这次“长途旅行” , 他们有意识地不带一文钱 , 而采用“游学”的办法 。 “游学” , 本来是旧社会某些知识分子 , 用以寻师求学的一种方法 , 但是也有一些潦倒落魄的文人 , 没有出路 , 又不愿从事生产劳动 , 于是就以“游学”为名 , 到处流浪 , 靠给人家写字作对联糊口 , 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行乞行为 。 毛泽东给这种旧形式 , 注入了新的内容 , 运用它来进行农村调查 , 既新鲜 , 又很有意义 。 一路上遇到学校、商店、庙宇等 , 他们就写一副对联送去 , 人家给几个钱 , 就用来作为路上的费用 。 萧子升爱面子 , 只写不送 。 毛泽东则利用送对联的机会 , 广泛地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 , 调查当地的历史、地理、民情、风俗等情况 , 从中了解社会世态 , 熟悉风土习俗 , 获得新的知识 。

  七月的农村 , 骄阳似火 , 气候炎热 。 毛泽东走在农村的小路上 , 满目田野风光 , 心里只觉得既舒畅 , 又亲切 。 他每到一个地方 , 就和贫苦农民拉家常 , 或者一起劳动 。 开始时 , 农民们觉得很奇怪:看他的装束 , 不象当地的农民 , 听他谈吐 , 又丝毫不象旧日的“游学”先生 。 毛泽东那土生土长的农民语言 , 那温和平易的态度 , 那关心体贴农民疾苦的思想感情 , 很快就取得了贫苦农民的信赖 。 农民们对这两个远道而来的青年人非常喜爱 , 留他们吃饭 , 让他们住宿 , 打开长年压抑着的心扉 , 向他们倾吐苦水 , 诉说不平 。

  一天 , 毛泽东和萧子升来到宁乡杓子冲访问友人何叔衡 , 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 经何叔衡介绍 , 毛泽东到了一个农民的家里 。 夜 , 已经很深了 , 他还和那位农民围坐在一盏清淡的桐油灯下 , 促膝谈心 。 主人以忧郁的心情告诉毛泽东 , 他作贩田(即佃出) , 交的“三七租” , 不分白天黑夜卖力气 , 种出的谷子 , 七成交给了东家 , 自己终年劳累 , 却不得温饱 。 毛泽东听了这些诉说 , 英俊坚毅的脸上 , 充满着对农民的深厚同情和对地主的极大愤慨 。

  毛泽东来到宋家潭 , 在一所茅屋里 , 同一位老农和一位青年农民谈话 。 这两个农民上无片瓦 , 下无寸地 , 是当地受苦很深的两户佃农 。 毛泽东从他们眼前的生活 , 问到他们所受的痛苦:你们种谁的田?种了多少田?每年收多少谷?交了多少租?家里有多少人?生活怎么过法?东家的态度怎样?毛泽东的话 。 句句问到了农民的心坎上 。 两个农民先后诉说了自己苦难的家史和东家的狠毒 , 详细地回答了毛泽东提出的问题 。 毛泽东从这样的调查中 , 得到了对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感性认识 。

  在何家住了两晚 , 毛泽东和萧子升又继续上路了 。 临行时 , 何家好意地送钱给他们做路费 , 他们坚持不要 。 此后 , 毛泽东决意不再去拜访同学和朋友 , 因为不愿意再受到象何家那样优厚的待遇 。 在他看来 , 艰苦的环境 , 可以磨炼战胜困难的意志 。

  他们向着沩山走去 。 途中经过一座不知名的山 , 山坡上有棵古老的松树 , 两人在树下睡了一觉 , 起来又走 。 走了一段 , 发现路旁有户人家 , 看家的是个老头 , 他们就进屋去与老人拉家常 。 那个老人姓王 , 曾经在县衙里当过门房 , 以为他们是要饭的 , 问他们为什么出来要饭?毛泽东说 , 我们想旅行 , 想看看农村的情况 , 又没有钱 , 只好“游学” 。 老人说:要饭的人并不坏 , 他们往往是最正直、最老实的 。 只有那些当官的最不正直 , 我在衙门里当门房时看到 , 谁想打赢官司 , 就得送钱给县官 , 谁给的钱多 , 县官就帮谁说话 。 这就叫做“衙门八字开 , 有理无钱莫进来” 。 毛泽东听后愤怒地说 , 这是什么世道!对衙门官吏的恨 , 加深着他对人民的爱 , 面对人民的爱 , 又加深着他对官吏的恨 。 爱与恨交织在一起 , 使他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 告别老人后 , 他还在愤懑地想着这世上不公平的事情 。


看青年毛泽东是如何“穷游”的?

看青年毛泽东是如何“穷游”的?// //

不久 , 沩山隐约出现在面前 , 沩山曾是佛教史上的名山 , 山上有个很大的佛寺;里面住着很多和尚 。 毛泽东想了解佛教和佛教徒的生活 , 于是上了山 。 在佛寺里 , 他们听了方丈对于佛经的讲解 , 了解了佛教徒的生活 , 还和方丈讨论了老子、庄子的经典 。

  接着 , 他们不顾酷暑 , 跋山涉水 , 来到了安化 。 在安化县城参观了紫云山、东华阁、培英堂、孔庙、北宝塔等名胜古迹 , 毛泽东还兴致勃勃地在宝塔上挥笔题词 , 洢水拖兰 , 紫云反照 , 铜钟滴水 , 梅岭寒泉 。

  在调查途中 , 他们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 有时候口渴了 , 就在路旁喝几捧凉水 , 走累了 , 就到塘里洗洗澡 , 有时走到前不挨村 , 后不着店的地方 , 就在野外露宿 。 一次 , 他们沿着一条大河走去 , 河床很宽 , 但河水小 。 晚上 , 月亮出来了 , 照着他们的身影 , 乍看起来 , 好像有四个人在沙堤上行走、他们决定在沙滩上睡觉 。 大自然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 他们风趣地说:沙滩是床 , 蓝天是帐 , 月亮当灯 , 星星作伴 。 毛泽东还指着岸边一棵老树说 , 这就是我们的衣柜 。 说着 , 顺手把布包、雨伞挂在树枝上 。 睡觉没有枕头 , 他们又找了两块石头 , 石头太高 , 就把一半埋在沙地里 。 就这样 , 他们欣赏着山乡夏夜的自然风光 , 舒舒服服地入睡了 。

  向社会实践学习的强烈欲望 , 和自觉寻找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 , 驱使他们不断向前 。 接着 , 毛泽东同又调查了益阳、沅江两县的情况 。 在沅江时 , 正值湖区涨水 , 道路被淹 , 与外面的交通也断了 。 眼看暑假即将过去 , 他们便乘船返回长沙 。

  历时一个多月的农村调查 , 足迹遍及长沙、宁乡、安化、益阳 , 沅江五县的许多地方 , 行程达九百余里 。 在调查过程中 , 他们每天都接触一些新问题 , 获得一些新知识 。 回长沙的路上 , 当他们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时 , 毛泽东深有体会地说 , 这次调查 , 使我们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社会知识 , 对农村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而且锻炼了克服困难的能力 , 知道了困难不是不可以战胜的 。 我们的目的完全达到了 。

  这年冬天 , 毛泽东同又到浏阳县文家市铁炉冲一带去作调查 。 他住在友人陈绍休家里 , 广泛了解了这一带农村的情况 , 向农民宣传了反对封建、反对迷信的革命道理 。 他没有一点架子 , 和农民们一起挑水、种菜 。 针对这里有的农民没有栽果树的习惯 , 毛泽东指着山上的果树说:前辈人不栽树 , 你们哪有果子吃 , 他还亲手栽了几棵板栗树 , 并且意味深长地说;前人种树 , 后人吃果 。 附近的农民知道铁炉冲来了个很好的“毛先生” , 都高兴地来找他谈心 。 每天晚上 , 陈绍休家里挤满了贫苦的农民 。 在这普通的农舍里 , 毛泽东听到了贫苦农民的呼声 。

  通过调查 , 毛泽东进一步熟悉了社会 , 了解了农民 。 他感到“今之天下纷纷 , 就一面言 , 本为变革应有事情 。 ”应该用真理去教育群众 , “变换全国之思想” , 以便改造社会 。 因此 , 他在继续关心农民问题的同时 , 又不断接触工人群众 , 了解他们的疾苦和要求 , 启发他们的觉悟 。

  第一师范附近 , 有铜元局、黑铅炼厂、电灯公司等工厂 , 聚居着很多工人、人力车夫、蔬菜小贩和其他劳动者 。 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 没有机会受教育 , 绝大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 。 毛泽东看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 觉得应该赶快设法改变这种状况 。

  一九一七年下学期 , 毛泽东担任第一师范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 , 他以课余的主要精力 , 满腔热情地主办了一个工人夜学 。 夜学设在第一师范附近的国民学校内 。 关于夜学艰巨而光荣的经历 , 毛泽东精心办学的辛勤劳动 , 在当时的《夜学日志》和一九一八年编纂的《一师校志》里 , 都留下了珍贵的记载 。

  那是新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 。 有一天 , 毛泽东召集学友会负责人开会 , 研究、制订工作计划 。 在会上 , 毛泽东倡议主办工人夜学 , 并提出了四条理由:(一)我国现状社会之中坚 , 实为大多数失学之国民 , (二)欧美社会普及教育很有成效 , 我国国民虽然境遇不同 , 但人人应有受教育的机会;(三)可作为师范三、四年级学生实习的场所;(四)可借以打破社会与学校鸿沟分明、相隔相疑的局面 。 他认为 , “现时学校大弊 , 在与社会打成两橛 , 犹鸿沟之分东西 。 一入学校 , 俯视社会犹如登天;社会之于学校 , 亦视为一种神圣不可捉摸之物” 。 而通过办工人夜学 , 能加强学生与工农群众的联系 。 毛泽东还提出了这样一个理想 , 即将来要作到“社会之人 , 皆学校毕业之人 。 学校之局部 , 为一时之小学校;社会之全体 , 实为永久之大学校” 。 他在上面讲到的“大多数失学之国民” , 主要是指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广大工农群众 。 如果说 , 他在一九一五年读《明耻篇》写“何以报仇 , 在我学子”的时候 , 还认为拯救国家主要是依靠青年学生的话 , 那么现在他已经开始认识到工农群众是社会的中坚了 。

  毛泽东的提议 , 获得了学友会全体负责人的一致赞同 。

  主办工人夜学的倡议通过后 , 学友会立即采取行动 , 写了招生广告 , 张贴在来往行人最多的街道上 , 并函托警察分发 。 这个广告 , 通篇洋溢着真挚、深厚的阶级感情 , 用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 , 说出了工人们的心里话:

  “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什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的 , 讲了写不得 , 写了认不得 , 有数算不得 。 都是个人 , 照这样看起来 , 岂不是同木石一样 , 所以大家要求点知识 , 写得几个字 , 认得几个字 , 算得几笔数 , 方才是便益的 。 虽然如此 , 列位做工的人 , 又要劳动 , 又无人教授 。 如何能到这样真是不易得的事 。 现今有个最好的法子 , 就是我们第一师范办了一个夜学 。 这个夜学专为列位工人设的 , 从礼拜一起至礼拜五止 , 每夜上课两点钟 , 教的是写信、算帐 , 都是列位自己时刻要用的 。 讲义归我们发给 , 并不要钱 。 夜间上课又于列位工作并无妨碍 。 若是要来求学的 , 就赶快于一礼拜内到师范的号房报名 。 列位大家想想 ,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做?无非是念列位工人的苦楚 , 想列位个个写得算得 。 列位何不早来报个名 , 大家来听听讲 。 有说时势不好 , 恐怕犯了戒严的命令 , 此事我们可以担保 , 上学以后 , 每人发听讲牌一块 , 遇有军警查问 , 说是师范夜学学生就无妨了 。 若有为难之处 , 我替你做保 , 此层只管放心的 。 快快来报名 , 莫再担搁 , ”

  可是 , 广告贴出后 , 报名的寥寥无几 。 学友会又将招生广告用大张纸书写 , 张贴在显要处 。 -但报名的仍然不多 , 前后两次仅有九人报名 。 这个意外的情况 , 使大家感到很诧异 。 毛泽东召集有关的同学分析原因 , 认为:第一 , 工人夜学不要钱 , 请工人来读书 , 这是个新鲜事 , 不容易使人们相信;其次 , 仅仅把广告张贴在街上 , 是不会引起人们注意的 , 第三 , 要警察分发广告也不妥 , 他们是否分发已属疑问 , 即算发了 , 警察代表官厅 , 人民望而生畏 , 反而增添了疑惧 。 总之 , 不是工人不愿上学 , 而是对夜学不了解 。 原因找到之后 , 毛泽东组织一批同学 , 带着广告 , 深入到工人宿舍区和车间 , 边发边宣传 , 当面向工人解释广告内容 , 大受群众的欢迎 。 从铜元局周围 , 铁路两旁 , 到洪恩寺一带 , 左自大椿桥 , 右至社坛岭、天鹅塘等地 , 一共发了六百多张 。 广告像春风一样 , 吹暖了工人的心 , 他们奔走相告 , 都说:

  “读夜书去!”不到三日 , 报名的达到一百零二人 。 两天以后 , 又增至一百二十余人 , 经过毛泽东的精心筹备 , 工人夜学开学了!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九日晚 , 第一师范旁边的国民学校教室里 , 灯光明亮 , 气象一新 。 工人们兴高采烈地涌来 , 毛泽东和夜校教职员们亲切地把一批批衣衫褴褛的工人领进教室 。 为着教学的方便 , 夜校对工人的文化水平进行了摸底测验 。 测验的结果 , 有的能写清全部测验内容 , 有的能写出所住街道名称和自己的名字 , 有的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来 。 试卷评定后 , 毛泽东按照工人的文化程度分为甲乙两班 , 以便分班上课 。 接着 , 举行开学仪式 。 在开学仪式上 , 毛泽东带着喜悦的心情走上讲台 , 亲切地说:今夜开学了 , 分了班 , 你们就是这夜学的学生了 , 再过两天 , 到下礼拜一便要上课 。 接着 , 将《上课说明书》逐条逐句地向工人们详细解释:“每次上课 , 衣服听便 , 不必求好” , 每周上课三晚 , 每晚两点钟 , 七点起九点止;“每次上课须带笔墨” , “每人发听讲券一张”;……工人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着 , 感到格外亲切 。

  他们从阴暗的车间 , 来到这通明透亮的教室 , 就像由冰封雪冻的冬季 , 来到了温暖明媚的春天!

  根据工人的需要 , 夜学课程有国文、算术和常识三门 。 国文内容分认字、写字、短文、便条和写信 , 算术以珠算为主 , 稍加笔算 , 常识包括历史、地理、经济、物理等等 。 所有课程 , 都由夜学教员结合实际自编讲义 。 毛泽东讲授历史课 , 向工人们讲述“历代之大势及近年关系最巨之事迹” , 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反动统治的罪行 , 歌颂劳动人民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 以培养工人“历史的观念及爱国心” , 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 。

  为了使工人学习得更好 , 毛泽东经常利用课余时间 , 找工人谈心 , 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 结合实际 , 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 旧学校的教学方法 , 是教员“灌” , 学生“吞” , 教员贪多 , 学生“嚼不烂” , 一方照本宣科 , 一方死记呆背 。 毛泽东不满意这种方法 , 他比较注意采用启发式 , 工人们最爱听他讲课 。 他也很关心其他教员的教学 , 总是团结他们一道实践 , 不断总结经验 , 提高讲授水平 。 经过几天的实践 , 他在《夜学日志》上进行了初步的小结:“实验三日矣 , 觉国文似太多太深 。 太多宜减其分量 , 太深宣改用通俗语(介乎白话与文言之间) 。 常识分量亦嫌太多(指文字) , 宜少用文字 , 其讲义宜用白话 , 简单几句标明 , 初不发给 , 单用精神演讲 。 将终 , 取讲义略读一遍足矣 。 本日历史即改用此法 , 觉活泼得多 。 ”有一天 , 毛泽东听物理课教学 , 发现教员讲的过于枯燥 , 工人听不懂 , 大都低头闷坐 , 情绪低落 。 他感到 , 长此下去 , 不仅教员白费力:而且很可能由此使工人们感到厌倦 , 产生退学的思想 。 为了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 , 也帮助教员改进方法 , 课毕 , 毛泽东告诉工人们:

  物理一科 , 极有趣味 , 方才所讲 , 只是开始 。 将来如电灯之所以能发亮 , 轮船火车之所以能奔跑 , 其中的道理都要讲给大家听 。

  这些通俗易懂、循循善诱的话语 , 不仅引起了工人们求知的欲望 , 而且对那位教员改进教学方法 , 也是一个很大的启示 。 教员们都认为:“此亦足以引起追求的兴味 , 其法大可采也 。 ”

  “毛先生是我们的贴心人 , ”这是工人们异口同声的心里话 。


看青年毛泽东是如何“穷游”的?

看青年毛泽东是如何“穷游”的?// //

的确 , 毛泽东对工人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 , 许多细枝末节都想到了 。 课前 , 他常和一师的厨工一道 , 为夜学准备茶水 , 课间 , 找工人谈心 , 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 雨天 , 就告诉大家:“雨具自置椅下看管” , 发现教室灯光不足 , 就及时在《夜学日志》上注明 , “教室洋油灯四盏 , 有二盏不明 , 灯在四角 , 中间颇暗 , 应添一盏”;课毕 , 则细心地布置作业 。 有一次 , 他告诉工人们:“今后有未带笔墨的 , 下次要带来 。 学习纸带回去写好 , 下次带来定甲乙记分 。 ”

  当夜深人静、万籁无声的时候 , 他还在总结教学经验 , 填写《夜学日志》 。 毛泽东同对工人的关怀体贴 , 如同春雨一般 , 一点点 , 一滴滴 , 滋润着工人们的心田 。

  毛泽东善于以自己的热情 , 鼓励周围的人们 , 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 推动大家工作 。 尽管当时反动军阀傅良佐和谭浩明的军队 , 出入长沙 , 时局很不稳定 , 晚上经常戒严 , 给工人上学造成很大困难 , 但是 , 工人们仍然坚持学习 , 教员们继续坚持上课 。 一九一八年上学期 , 夜学继续开办 。 为了扩大社会影响 , 推动其他学校也办工人夜学 , 毛泽东还向湖南《通俗教育报》投稿 , 详细介绍主办工人夜学的情况和经验 。 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践 , 毛泽东对工人有了初步了解 , 同他们建立了真挚的感情 , 也取得了联系工人的一些经验 。 同时 , 把彻底改造旧社会的革命火种 , 撒到了工农群众这个“社会中坚”的浩荡队伍之中!

  (来源:《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 , 激流网整理录入 , 如有转载 , 请注明出处)